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春夢 | 上頁 下頁
第一回 逢秋霖韓江陡漲 遭春旱潮眾大饑(1)


  話說劉伯溫先生預撰有詩一首,立有碑記。其詩雲:

  欲向乾坤定太平,須尋太古溯原因。
  自從盤古開天地,上有賢君下萬民。
  歷代江山千百主,屢朝興敗眾兵新。
  由治入亂亂入治,自興而敗敗而興。
  亙古亙今成敗局,歷朝歷代盛衰榮。
  三皇五帝夏商周,列國歸統及漢劉。
  有德從來征失德,無收專向治中收。
  西漢江山歸兩晉,二唐社稷二宋收。

  及換諸王南北主,複延五代至元傾。國運歸於宋太祖,一統雍熙值大明。興仁興讓文明見,至治太平稱終愁。元惡還居用元相,致使江山到底傾。二十二主相傳盡,元元還胡十八秋。經位低唐不及宋,二百八十缺三年。大明一旦歸夷主,一統山河屬大清。十八年終甲申死,相傳幼主至康寧。

  子輿氏有雲:「天地之生民者久,一治一亂,然治莫過於陶唐之世,亂莫過於明末之年。」

  話說明末清初,天降惡煞,降生人世,宇宙擾亂,黎庶遭殃,時有明朝崇禎君壬午科武舉人劉名權字進忠,系世居山東省濟南府曆城縣人氏。父親名和字文若,母親朱氏,胞弟劉清字進義,系文學。進忠娶妻王氏,產下二子,長子名賢字定玉,次子名明字定金。時因廣東潮州府,有參攝水師總兵官劉國柱,前授新泰侯,緣郝尚久在潮州叛反,敕廣東省平南王尚可喜奉旨起軍征剿。平定潮州之後,劉進忠隨平南王進京複旨。

  康熙主升殿坐武英殿,眾文武朝賀畢侍立兩班。殿頭官喝曰:「有事進前啟奏,無事捲簾退班。」

  平南王即將征討叛臣郝尚久之事奏明。康熙主聞奏龍顏大悅,即行旨台潮州總兵劉國柱進京擬罪。當時康親王令平南王當聖駕面前保舉:「劉進忠平寇有功,蒙我主加恩賞賜。」

  康熙主准奏,敕封劉進忠為潮總兵官,欽命鎮守潮州一派地方。

  劉進忠謝恩畢出,明日拜謝康親王、平南王兩藩,遂擇日奉旨赴任。

  戊申年正月出京,及四月孟夏到潮。全城文武眾官出城,迎接進忠帥府上任。

  斯時我潮米價,每斛約一錢之間,人民安樂百姓和暢,官民共享升平之世。誰知樂極悲生,至中秋八月偶逢秋霖,天降大雨,韓江洪水暴漲,過於浮橋三尺,田苗四處浸害,晚冬無收,米價漸漸高貴。及次年己酉歲孟仲季三春大旱,小麥無收,早田亢旱,布插不落,米貴如珠,外郡並無米粟客商到潮,其米價貴至每斛七錢銀之間,全城並各鄉村窮戶之家,餓死者不計其數。潮城眾官沒法可施,惟劉鎮見人民之慘悶坐愁,思想起一計,明日早晨命人請城中文武官員,齊至帥府商議。

  斯時惠潮嘉兵備道汪德平、兩廣分司彭錦文、潮州知府吳祥科、同知二府林飛鵬、通判三府嚴三春、海陽縣知縣顧仕存,海陽左堂陳覬榮、潮州府經歷廳童士起、捕廳典史劉書錦、潮鎮中軍遊擊李成功、城守都司張繼善,各營守備仝千總、把總等先至帥府。眾文官見劉鎮有請,亦室禮賓館中,轅門千總陳虞龍見眾文武官員到來,進入內堂稟知。

  劉鎮聽報,頂冠出大堂相見,入至內堂,序禮坐定,香茗一巡。劉鎮向眾文武言曰,「今日我奉旨同守潮州,意望共享升平之樂,誰知去歲淫雨連旬,致有洪水滔天浸害禾苗。今歲又亢旱,大小麥無收,早田插不落,以致米粟昂貴,窮戶遭餓而死者不計其數。我等為民父母,豈可坐視其亡乎?本帥請憲台同諸位到此,欲公議一良策,以救人民,未知列位如何高論?」

  汪道台同眾官言曰:「大人欲救萬民饑困之危,我等與大人合諸位,各申文書到廣東報知上司,上司移文到此,那時開倉賑濟,方是正理。」

  劉鎮曰:「救饑如救火,若待上司移文下來,貧民餓死者亡已多日矣!依本鎮愚見,請道憲與眾位同列尊號,具奏章進京達部,啟奏聖上,瞞過上司。若是本章起程就可移文各邑縣令開倉賑濟,以救各縣饑民。」

  各位答曰:「大人有命,卑職自該聽從。」

  劉鎮大喜,令從人取過文房四寶擺於案上,恭請汪道台序列名號。汪道合亦執筆先題,吳知府同眾文武官,一一依次書畢。劉鎮設宴相待,汪道台不肯,起身告退。

  劉鎮不敢留,送出大堂相別,各回本署。

  劉鎮送眾文武回衙後,即修奏章一道,飭令守備李有祥進京達部,奏上天子;再命修理文書頒行各邑縣令,開倉賑濟。

  各縣令見文書到來,奉命出示張掛賑各鄉,貧民聞此風聲,扶老攜幼紛至本縣領糧,路途之中殘死者不計其數。各縣主販濟,鄉村饑民約到三十餘天,倉穀告完,移文報知劉鎮。

  劉鎮得報甚是擔憂,又探知米價未平,外郡並無米船至潮,依舊受饑而死。再思一策,修本章一道,命守備林紹基領奏疏入京,奏知聖上。一面再行文書,飭各邑縣令,將縣庫銀與上戶之家,照時價糴谷賑濟饑民。眾縣官見劉鎮文書到來,依命而行,遂將庫銀糴穀,再示張掛賑濟窮民饑戶。約到一月之久,該庫銀亦即完盡,即申報劉鎮,內雲:「倉庫兩傾,」劉鎮得報,想見民情光景如前。

  劉鎮愁容滿面,恰似箭穿雁鼻、鉤搭魚腮一般,是日夜不能眠,方至雞鳴時候,忽思一計,明早命內堂官千總梁成龍,囑咐營中揀二個能幹頭目到來。

  梁遂選二人進內堂叩見劉鎮。問其姓名,一人姓翁名喜,系蓬洲所北門人,翁萬達五代玄孫,能曉水性,眾人起他個混名叫做千年獺;一人姓戴名德,系潮州府金山巷人,亦能駕水,異號人稱做海夜叉。劉鎮曰:「今賞你等酒肉,令你往各邑城鄉探訪上戶、長者家中存有餘谷者,許你前來報知,還有重賞。」

  他二人領命退出帥府,回至自己軍房。二人坐定斟酌,翁喜曰:「哥哥,我想各邑之中,還是揭陽米穀富足,我等明日前往揭邑城市鄉村,可這般這般探訪,自有定奪。」

  戴德曰:「兄弟說得有理。」

  一宿晚景,明早二人收拾行李,望揭陽一往,至晚投宿客舍,次日飯後,各扮乞丐之人,到鄉村求乞。入鄉分路,出鄉相邀,一鄉過了一鄉,來到曲溪鄉中,二人分開往各家求乞,閒話休題。

  只說千年獺翁喜往上戶之家求乞,不覺行到一座高大的宅子,入到裡面求乞。內中走出一個丫環,施他米飯。翁喜立在簷下,偷眼一看,只見花廳上有二老丈在那裡飲茶談話。

  翁喜坐於階下,有意細聽,丫環出來叫曰:「你這乞丐,好沒道理,我既有米飯施你,你為何不去?」

  翁喜曰:「姐姐,非是乞丐不去,我等來到此間,腹中有些微痛,容暫息片時即起身。」

  那丫環亦不睬他,進入裡面去了。翁喜聽著花廳那個老丈曰:「仁兄,你想去歲洪水滔天,浸害田苗,今春又亢旱,大小麥無收,禾稻播插不下,米粟高貴。窮戶人口餓死者,屍積如山;幸得皇天庇佑,我家餘存者約有一千余石。不知仁兄有幾多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