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史演義(陸士諤) | 上頁 下頁 |
第一二一回 安重根暗殺伊藤公 李完用手定合邦約(2) |
|
君臣上下,四十年來,哪一時,哪一刻,不把此事縈回在心曲裡?即自統監政治既建之後,也為了名實不相應之故,種種卻顧,不得騁志而行。日人心裡很是厭苦,很欲抉掉這一層藩籬。 幾位維新元老如山縣有朋、伊藤博文、井上馨等,為了此事,與時相桂太郎及其閣僚,不知密議了幾多回,終被國際道德橫相陰隔,沒法子周旋。從前日本人向韓國人講的話,向 中國人講的話,向俄人講的話,向世界萬國人講的話,總是扶持朝鮮獨立咧,保全他的領土咧,尊重他的主權……所以合併的事情,日人雖懷此志,簡直羞出諸口。 現在天幸發起的恰是韓人,可以避去此層困難,宛似一姓代興,法堯禪舜,必有先朝耆舊,手撰九錫文,勸晉表,為太平之點綴。照理日人自應歡天喜地,不知怎麼彼時,日本的輿論,倒反寂然。全國報紙,不過節錄一進會之請願書,有時敘述他們遊說各地的情形,為簡單之記事而已,從不一置論其可否。全國各報,都是如此。就是各處集會演說,亦從不曾提及過合併事的。好像這一件事情,於 日人毫不相關似的。 一到五月中,統監曾彌荒助忽然上書告病。日皇乃命陸軍大臣寺內正毅為統監,前遞信大臣山縣伊三郎為副統監。七月十五日,新統監寺內入漢城。日惟從事交際,優遊若無事,韓廷大臣亦惟循例酬醯而絕大的合邦問題,已於尊俎之間,暗暗解決了。 八月十六日,韓國首相李完用借慰唁東京洪水之名,特謁統監府,與寺內統監會晤,合併協約的內容,遂於此時議決。 這位李完用相國,當閔妃遭難時光,親奉韓皇人俄使館,跟日本為難,是著名的親俄黨。等到日本置設統監府後,倒大為伊藤統監所賞識,身為韓相,前後四年。寺內統監到任後,舉國堿知大變即在目前,完用的親友,都勸他避位,不犯著身當茲沖。完用夷然道:「我結怨於民已久,現在要避去賣國惡名,如何能夠?托庇日本,還可以苟全性命。」 寺內正毅在李完用簽定之後,立刻電告日本政府。十月八日,日本政府開臨時內閣會議。二十二日,開臨時樞密院會議,決議於二十五日公佈日韓合邦條約。韓政府忽以十月之二十八日,為韓皇即位滿四年之期,請開紀念祝賀,然後發表, 日人允准。到了這日,韓廷大宴群臣,熱鬧繁華,宛然升平景象。日本統監寺內也按照外臣儀注,隨班拜舞。紀念祝典舉行之次日,即發佈日韓兩國併合之條約。其文曰: 日本國皇帝陛下及韓國皇帝陛下,欲顧兩國間之特殊親密的關係,增進相互之幸福,永久確保東洋之平和。為達此目的,確信不如舉韓國併合於日本,爰兩國間決議締結併合條約。為此,日本國皇帝陛下,命統監子爵寺內正毅;韓國皇帝陛下,命總理大臣李完用,為全權委員,會同協定後,協定左之諸條: 第一條,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全部一切之統治權,完全永久讓與日本國皇帝陛下。 第二條,日本國皇帝陛下,受諾前條所揭之讓與,且承諾將韓國全然併合於日本帝國。 第三條,日本國皇帝陛下,約令韓國皇帝陛下,太皇帝陛下,皇太子殿下,並其後妃及其後裔,各各應於其地位,而事有相當之尊稱威嚴及名譽,且供給以充分保持之歲費。 第四條,日本國皇帝陛下,約對於前條以外之韓國皇族及其後裔,使各各享有相當之名譽及待遇,且供給以維持之必要之資金。 第五條,日本國皇帝陛下,對於有勳功之韓人,認為宜特表彰者,授以榮爵,且給以恩金。 第六條,日本國政府因前記併合之結果,全然擔荷韓國之施政,凡韓人遵守該地所施行之法規者,其身體及財產,充分保護之,且圖增進其福利。 第七條,日本國政府對於韓人之誠意忠實,以尊重新制度而有相當之資格者,在事情所得許之限界內,可登庸之,設為在韓國內之帝國官吏。 第八條,本條約經日本國皇帝陛下,及韓國皇帝陛下之裁可,自公佈之日施行之。 明治四十三年八月廿二日統監予爵寺內正毅 隆熙四年八月廿二日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 從此三千年古國,世界上就不復有他的影蹤了。時賢梁任公先生,有《朝鮮哀詞》二十四首: 時運有代謝,人天無限悲。 哀哀箕子祀,惻惻黍離詩。 授楚天方醉,存邢事盡疑。 蒼茫看浩劫,絕域淚空垂。 自昔四夷守,惟聞我人揚。 玄菟開漢郡,圭冕廓明疆。 高廟初膺錄,東藩首掎裳。 山川不改舊,懷古倍悽惶。 卅五年前事,掄攘啟禍門 釁鐘秦客賤,擁蓑漢公尊。 比戶無安堵,西鄰有責言。 誰令一星火,熠耀竟燎原。 王跡何年熄,人臣有外交。 樓蘭方貳漢,鄭伯不朝周。 歃血迎蕃使,攻心誤廟謀。 豈聞典屬國,空白責包茅。 上相能憂國,持籌亦苦辛。 護羌馳校尉,訊醜獻陪臣。 勢逼成爭鄭,謀疏失懸陳。 六州誰鑄錯,愁絕問蒼旻。 個嫠滔上國,亦怒命元戎。 嘶馬關山黑,翻鯨海水紅。 伐謀怯蜂蠆,養士付沙□。 痛絕肴函路,秦師不復東。 奇福無端至,天貽受命符。 夜郎能自大,帝號若為娛。 誓廟絲綸誥,交鄰玉帛圖。 千秋萬歲壽,朝野正歡虞。 古有殷憂啟,時危亦可乘。 豈無憂曲突,其奈鍛甘陵。 瓜蔓抄何酷,蝗蝻錄竟成。 非賢誰與立,流涕說亡征。 蟄龍騰陸起,燕雀處堂安。 恩澤傾丁傅,蕭牆鬩范欒。 爛羊名器賤,使鶴國防單。 刻骨誅求盡,民生亦苦艱。 梃擊何公案,娥眉泣馬嵬。 召戎有貴胄,靖難乏長才。 南內理荊棘,行人庇葛藟。 旄丘瑣尾子,早晚好歸來。 振海風將至,軒然乍起瀾。 有鴟嚇腐鼠,得虎衛窮山。 贏負成負注,笑啼兼二難。 息肩何日是,長夜正漫漫。 旅雁悲胡越,連雞鬥趙秦。 諸侯兵在壁,四海水揚塵。 地險崇趙盡,天驕受命新。 捧盤載書定,良會最酸辛。 干戈漸蘇息,俎尊轉頻繁。 得主通東道,勞師管北門。 指囷鄰誼事,守府主權尊。 微管吾安托,深深再造恩。 覆水誰能挽,王風已不雄。 軍容燒越甲,疆理易齊封。 持節皇華落,譏關夜士空。 多艱何足道,東涇太匆匆。 聞說葵丘會,聲容盛海涯。 由來興廢絕,應不汝疵瑕。 好事無皇戍,陳情負子家。 噬臍更安及,前事剩堪嗟。 已憐同縛虎,況複漏多魚。 否德傳於子,多凶疚在餘。 列戟移興慶,騰書懾石渠。 宮娥垂淚對,此別意何如。 甘載逋亡客,歸來馬角生。 急應求燭武,今始識真卿。 具位徒觀變,勤王不好名。 空聞宋謝朏,挾璽臥前楹。 三韓眾十兆,吾見兩男兒。 殉衛肝應納,椎秦氣不衰。 山河枯淚眼,風雨悶靈旗。 精衛千年恨,沉沉更語誰。 末劫興人妖,行屍愧鬼雄。 党爭牛李劇,容悅趙胡工。 賣國原無價,書名更策功。 覆巢安得卵,嗟爾可憐蟲。 地老天荒日,圖窮匕見時。 猿蟲消並盡,牛馬應何辭。 濤咽仁川水,雲埋太極旗。 只應舊時月,曾照漢宮儀。 乘傳降王去,傷離應黯然。 行津花自發,故國月長圓。 倖免牽機藥,遑論少府錢。 飛鳥啄大屋,留取後人憐。 昔有死社稷,今聞藥禍殃。 賜酺百戶酒,建極萬年觴。 公合名安樂,人疑別肺腸。 由來國自伐,不信有天亡。 弱肉宜強食,誰尤只自嗟。 幾人爭逐鹿,是處避欠蛇。 殷鑒何當遠,周行亦匪賒。 哀哀告我後,覆轍視前車。 稿餓還憂國,奇愁欲問天。 倉流觀物人,孤憤托詩篇。 夢斷潮空咽,神傷月悄然。 勞歌雜涕淚,今夕是何年? 欲知日韓合併之後,于中國有何影響,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