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史演義(陸士諤) | 上頁 下頁 |
第一一一回 李伯相北上議和 唐才常南中起事(1) |
|
話說瓦德西統帥,自得了曹夢蘭之後,政令寬大了好些,華官被釋出的,不知凡幾。忽報中國政府,已派慶親王弈劻,肅毅伯李鴻章,並為全權,劉坤一,張之洞,會同辦理。李鴻章已到大沽口了。原來拳亂劇烈時光,朝廷電召李伯相。到了六月裡,德使克林德被戕,大沽炮臺被洋兵攻陷,又召伯相為直隸總督。伯相都辭不至。總署電致各國駐使,向各國議和。 法國外部聲言:「匪首未誅,端王等尚在樞府,言和不易。如果罷斥了端王等,剿捕拳匪,當可介各國議和。」 德國外部聲稱:「使臣被害,清帝無一言引咎,豈能遽及和議?」 英國外部聲言:「駐華公使脫了險,當可複電。」 美國外部要求:「洋兵與華兵合救公使,可以開議。」 天津既陷,朝命李伯相為全權大臣。伯相到了上海,致電美國,情願保護到天津,請聯軍不要入京。美國回電,聲言公使不能通電,無可商之餘地。伯相電請政府,叫護各公使到天津。政府派了桂春、陳夔龍保護公使。各公使因沒有洋兵來護,不肯走。 聯軍破了京師,俄皇聲言使臣既然脫險,可以撤兵議和。美國也贊成此說。法奧德三國,卻竭力反對。朝旨促伯相入都議和,伯相因茲事體大,不肯獨立擔當,電請加派王大臣會議。於是派慶親王弈劻,並為全權,劉坤一、張之洞會同辦理。伯相就由上海起身,乘輪駛向大沽口來。 當下聯軍將帥得著此信,忙開特別議會,商量對付之策。 議定把伯相軟禁在兵艦裡頭,等開議時光,再行開釋。電告政府,各國政府都不肯答應。李伯相到了大沽,俄國提督派員來迎。美國提督也來拜謁,聲言奉了政府命令,以公使之禮相待。 伯相到塘沽俄營,談論甚洽。聯軍此時,正在攻打北塘。俄將派兵隊護送伯相到天津,住在海防公所裡。法國開出六款: 一、懲辦罪魁,由各國使臣指定; 二、禁軍械入;三、賠兵費暨諸損失; 四、西兵常駐北京保衛使館; 五、毀大沽炮臺; 六、京津要處,西兵屯守。 各國盡都贊成。閏八月初六,行在下旨,革去肇禍諸王大臣,各國始允議和。英德協定四款: 一、中國商埠皆得通商,他處擇開商埠,二國均得自由前往貿易; 二、保全中國疆土,不取尺寸; 三、如有援他故取中國土地者,英德兩國別商保全兩國之權利; 四、通告全國,請各國贊議。 各國也都贊成,於是議和綱領,方才定當。各國使臣索閱慶親王、李伯相的全權憑證,兩全權電請行在,頒發敕書。一面擬了約稿,送交袖領公使。 閏八月十四日,朝旨添派榮祿為議和大臣。各公使因榮祿曾遣董福祥攻打使館,拒不與議。李伯相忙叫榮祿不要來京。 慶親王名為全權,交涉事情,悉由伯相一個兒做主。他老人家片言不發,不過議成之後,照例簽名罷了。各國索辦罪魁,載漪、載勳、載瀾、剛毅、趙舒翹、毓賢等數十人,伯相屢與辯護,瓦德西道:「咱們所列的罪魁,都是第二等,為全中國的體面,第一等罪魁的名字,還沒有提出呢!現在既然不答應,咱們可要開出第一等的來了。」 德瓦西意思,是暗指著皇太后。 伯相無奈,只得電告行在。磋議了數月,定出大綱十二款: 一、德國公使克林德被害,派親王充專使謝罪,立碑於遇害地方; 二、懲辦罪魁,由各公使指出,被害城鎮,五年內不得考試; 三、日本書記被戕,須向日本謝罪; 四、各國墳瑩發掘之處,立碑雪恥; 五、軍火不得運入; 六、賠償各國人民損失; 七、駐兵保衛使館,中國人不得居界內; 八、毀大沽炮臺; 九、京師至滿道,擇要屯西兵; 十、人民肇亂罪其長官,不得藉端開脫; 十一、改通商條約; 十二、改總署及覲見禮節。 這一回的和議,一是釁由我啟,二是城下之盟,各國態度格外的強硬。李伯相與各國磋議,心力交瘁。偏偏行在政府,不諒苦衷,屢次傳電授意駁辯。伯相因樞臣不明敵情,徒亂人意,把傳來電報,隨閱隨毀掉,連幕僚都不及見呢。鄂督張之洞,也疊次傳電幹議。伯相笑道:「不意香濤作官數十年,還這麼的書生見識!」 彼時各國持議甚堅,李伯相積勞成病,卒至不起。瀕危之際,猶口授計劃,秩然不紊。各國聽得伯相逝世,都感愴不已,乃悉如伯相原議簽約。 議和大綱十二章: 一、派醇親王載灃,赴德充謝罪使。克林德牌坊,當即鳩工建造; 二、懲辦罪魁,端親王載漪、輔國公載瀾,斬監候,加恩貸死,戍新疆,永不釋回。莊親王載勳,尚書趙舒翹,左都禦史英年,均賜死。尚書剛毅,大學士李秉衡,身死奪官。巡撫毓賢,尚書啟秀,侍郎徐承煜,均正法。提督董福祥,革職。被害之尚書徐用儀、立山,侍郎許景澄,閣學聯元,太常寺卿袁昶,均複官昭雪; 三、派侍郎那桐赴日本謝罪; 四、被掘墳塋,撥帑立碑; 五、禁軍火入口二年; 六、償款四皆五十兆兩,年息四厘,分三十九年,本息清還。賠款由上海辦理,以關稅鹽政作保; 七、劃崇文門大街以西,正陽門城垛,歸使館管理,留兵保護; 八、大沽炮臺削平; 九、諸國駐防之處,為黃村、廊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塘沽、蘆台、唐山、灤州、昌黎、秦皇島、山海關; 十、有違約事,罪其長官; 十一、北河改善河道,各國派員興修,歲費四十六萬兩,一半由中國支付,中國派員會修; 十二、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班在六部之前。 十二章之後,又申明此約簽押之後,除留防使館兵隊,約期撤兵。各國使臣,會同全權,曉諭士民,交還北京。 此約既定,罪魁諸臣,無不喪魂落魄,吉少凶多。端王載漪,自以罪孽深重,計當被戮,奉著發配極邊之旨,大喜過望,忙問左右道:「大阿哥有罪沒有?」 左右回說:「沒有聽得什麼。」 載漪道:「這回不幹他事,他或者可以免禍呢!」 於是兼程趕到配所去,深怕西人續請正法。那大阿哥在西安,每日帶了太監,到戲院聽戲。他老子戍邊,他也毫無戚容。後來斥退出宮,跟隨家屬到了配所去。 趙舒翹已經革職留任,因各國恨憾不已,改為斬監候,囚在西安獄中。西安士民,聯合數百人,為舒翹請命。樞臣奏聞,太后命釋放回家,賜令自盡。軍機擬就旨意,呈給太后。恰因他事,擱置未發,停府數日。忽有人問:「趙舒翹事情,如何處置?太后怒道:「此事還未辦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