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一七一回 張禹設辭媚外戚 朱雲請劍斬佞臣(1) |
|
話說成帝因吏民上書多言王氏專政,心中疑惑,特尋一親信之人,向之動問。此人是誰,即張禹是也。張禹本是成帝師傅。成帝即位,即命張禹與王鳳同領尚書事。張禹見王鳳專權,心不自安,上書辭職,成帝不准,河平四年,遂代王商為相,在位六年。到了鴻嘉元年,張禹以老病乞骸骨,成帝慰留再三,然後准奏,賜安車駟馬黃金百斤,罷相就第,又加位特進,朔望朝見,禮如丞相。 張禹為人謹厚,家世以田為業,及身已富貴,多置田產,至四百頃,皆是肥美之地,其財產之富,也可想見。張禹既擁有大財,罷相之後,落得在家享福,平日服用奢華,自不消說,更兼他性知音樂,閒居無事,便就後堂畜起一班歌妓,終日吹彈歌唱,以為娛樂。 張禹平日所教弟子,學成出仕者,為數甚多,中有二人最為出名,一系淮陽人姓彭名宣,至大司空;一系沛郡姓戴名崇,官至少府。彭宣為人恭儉,舉動有法;戴崇為人和藹,多有智謀。二人品行不同,張禹看待二人也分兩樣。每遇彭宣到來問候,張禹在便坐接見,所有談論,不外經義,到了天晚,留他吃飯,飯菜雖有數品,葷味不過一件,杯酒相對,並無音樂;及至戴崇到了,便向張禹要求道:「先生應該置酒作樂,與弟子同樂一日。」 張禹見說,便帶領戴崇,直到後堂,大開筵宴,喚出歌童舞女,奏起絲竹管弦,師弟二人興高采烈,直飲到更深,戴崇方才告辭回去。彭宣卻從未曾到過後堂。後來二人彼此查知張禹看待不同,在戴崇自以為先生愛他,在彭宣亦自以為先生敬他,因此各自得意,也可見張禹能體貼人情了。 成帝素來敬重師傅,對於張禹,前後賞賜不下數千萬。張禹受成帝此種恩遇,也應心滿意足,誰知他年紀愈老,貪得之心愈甚。他自想生前固然快樂,也須預為死後打算,便欲尋得一塊好地,營造生墳,起蓋祠堂,為未來之受用。於是四出尋覓,只有平陵肥牛亭地最為中意,又與成帝所造延陵相離不遠,但此地乃是官家所有,不能用錢買得。張禹倚借身是師傅,便老著面皮,上書自向成帝乞取此地。 成帝見書,心想一塊小小之地,既為師傅所愛,何妨賜之,遂即批准。時曲陽侯王根為大司馬衛將軍輔政,聞知此事急進前阻止道:「此地正當平陵,每月寢廟衣冠出遊必經之道,張禹身為師傅,不知謙讓,妄行求索,且舊亭所在,移徙亦非所宜,應請另擇別地以賜張禹。」 成帝不聽。 說起王根雖是成帝母舅,又兼當國秉政,成帝敬重他卻遠不及張禹。只因王根前此興建園林土山漸台,儼如白虎殿。成帝見了,曾經大怒,意欲加罪,礙著太后情面,只得責備一場了事。今見王根諫阻將地賜與張禹,成帝暗想張禹卻不曾似汝那種驕奢僭上,便作是先帝衣冠出遊所經之道,豈有不許人造墓起屋之理,因此不肯依從,竟將此地賜與張禹,並命有司將肥牛亭移建它處。 王根見成帝寵愛張禹,不聽其言,心中愈加妒忌,便屢在成帝面前訴說張禹不好,成帝早已識破王根心事,腹中自語道:「汝王氏一門八侯,富貴窮極,便想占盡朝廷風光,連我一個師傅都不能容,我偏要格外優待,看他有何辦法。」 於是成帝每遇王根進言一次,其看待張禹,反比前加厚一次,弄得王根也就無可奈何。 張禹年老多病,每遇抱病,成帝必命其家人將起居情形隨時上聞,有時成帝親自駕臨張禹私第,問候病情。張禹病重,臥在床上,成帝來到床前,向之下拜。張禹在床上叩頭謝恩,成帝用言撫慰,問其所欲。張禹被問便對道:「老臣生有四男一女,平日愛女尤甚于男,如今女兒遠嫁為張掖太守蕭咸之妻,病中不勝父女之情,意欲與之親近。」 成帝聞言,立即下詔調蕭咸為弘農太守,使他女兒得隨時到京見父。 一日,成帝又來看候張禹,適值張禹最小之子在旁侍病,張禹偶然望見,便又提起一宗心事。原來張禹所生四子,三子皆已得官,只有小子尚未出仕。張禹意思欲趁成帝在此,替他小子求官,但又自覺不便啟口,只得頻頻舉目看他小子。成帝見此情形,知得張禹暗中示意,立就床下拜張禹小子為黃門郎給事中,張禹方才歡喜。 讀者試想,天子敬重師傅,到了成帝,也算極點,張禹遭遇也算好到極點了。 張禹雖然家居,成帝每值國家大政,必與張禹商議。此次吏民上書,多言災變由王氏專政所致,成帝見書也頗相信,但想起王氏諸人不過奢侈,尚無大惡,未便將他貶退,因此心中懷疑,欲請張禹代為決斷,遂命排齊車駕,親到張禹之家。張禹聞報,急忙出外迎接。成帝下車,步行入內,揀了一間靜室,屏退左右,獨與張禹二人商議此亭。成帝將吏民所上之書,交與張禹閱看。張禹逐一看畢,也知道眾人指斥王氏,不為無見。 又轉念現有太后在上,做王氏諸人靠山,我便贊成眾人之言,勸主上將他貶退,但恐事未必成,徒與王氏結怨,我今年紀已老,子孫弱小,況因請求墓地已為王根所忌,若再有礙他言語,必至遭其陷害,不如趁主上來問,替他成全幾句,使他聞知,自然感我,我身家也得保全,豈不是好? 張禹想定主意,便對成帝道:「災變之事,深遠難見,陛下宜修政事,以善應之,自可轉禍為福。如今新學小生,亂道誤人,不宜信用。」 成帝素來信愛張禹,聽了此言,從此放心,不疑王氏。不久此語傳到王氏諸人耳中,俱各歡喜,都來親近張禹。讀者須知,成帝如此倚任張禹,張禹理應盡忠竭力,報效國家,方合臣節。且成帝此問,關係何等重大。若使張禹力勸成帝抑制王氏,則漢家社稷,便可長保,王莽又何從篡位? 乃因一念之私,但顧自己利害,不管國家興亡。況當日君臣密議,王氏何從得知,豈非張禹有意漏泄,賣此人情,此等患得患失小人,比起權奸巨憝,更為可恨。成帝尚自不知,十分信任,因此旁邊惱了一位直臣,便向成帝上書,自請求見。讀者欲知此位直臣是誰?原來即是朱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