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一三〇回 上官桀謀逆伏誅 燕王旦懼罪自殺


  話說上官桀父子欲害霍光,密與桑弘羊商議,欲趁此時遣人通知劉旦,上書告發霍光過失。又恐往返需時,遂決議自替劉旦擬成一書,專待霍光出外休沐之日,遣人奏聞。料想昭帝年幼無知,見書不辨真假。上官桀既替霍光判決政務,便好將書發交有司查辦。桑弘羊自任聯絡朝中公卿,共將霍光捕執。

  眾人議定之後,上官桀將書寫好,等候機會。過了幾日,恰值霍光歸家休息,上官桀便遣親信心腹之人,持書詣闕告發。書中說道:「臣聞大將軍霍光校閱羽林郎官,沿途自稱警蹕,並令太官先往置備飲食。又說是中郎將蘇武奉使匈奴,被留二十年,及歸但為典屬國;而大將軍長史楊敞並無功勞,反得為搜粟都尉,又擅調幕府校尉。似此專權任意,疑有異心。臣旦願歸還符璽,入宮宿衛,密察奸臣舉動,以防發生變故。」

  昭帝見書,反復看了數遍,覺得情節可疑,便擱置一旁。上官桀欲請將書發下,昭帝知是誣陷,愈加不肯。

  到了次日早晨,霍光入宮,方知其事,心中恐懼,遂坐在殿前西閣畫室,不敢入內。此室中畫有古帝王像,故名畫室。

  昭帝坐在殿上,久候霍光不見到來,只有左將軍上官桀在旁侍立。昭帝問上官桀道:「大將軍現在何處?」

  上官桀對道:「大將軍因燕王告發其罪,所以不敢擅入。」

  昭帝乃下詔召大將軍霍光。霍光聞詔入內,對著昭帝免冠叩首謝罪。昭帝神色如常,便對霍光道:「將軍可即戴冠,朕知此書是假,將軍無罪。」

  霍光見說心中始安,因問道:「陛下何以知其假?」

  昭帝道:「將軍自往廣明校閱羽林郎官,並調校尉,至今未及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且將軍即欲謀反,無須校尉。」

  霍光聽了也就恍然大悟。左右近侍及尚書等見昭帝年雖幼小,辨事精明,俱覺驚異。左將軍上官桀被昭帝說出破綻,嚇得汗流浹背,只得強自支持。此時元始六年,昭帝年方十四歲也。

  昭帝既料燕王所上之書是假,便命捕拿上書之人。上書人果然逃走。有司尋覓不得,回奏昭帝。昭帝愈覺其假,因此大怒,通飭各地官吏嚴密查緝,務獲究辦。上官桀見了十分憂慮,惟恐上書人一旦被獲,究出是他主謀,其罪不校遂乘間向昭帝說道:「此等小事,不必窮究。」

  昭帝不聽。上官桀只得將上書人藏匿一處,囑其切勿出面,以此未被官吏破獲。上官桀因此計害不倒霍光,便又想得一離間方法,使自己親信之人,時在昭帝前訴說霍光之短。誰知昭帝聞言,便發怒道:「大將軍乃是忠臣,先帝所托,使之輔佐朕躬,敢有妄加譭謗者,即行辦罪。」

  由此上官桀等不敢再言。

  原來昭帝自見假書之後,覺得上官桀不足倚任,遂親信霍光,疏遠上官桀。上官桀自思所謀屢次不成,反弄得霍光地位日固,自己恩寵日衰,心中愈覺不甘。遂與其子上官安密議,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舉行篡奪之事,先殺霍光,廢昭帝,再誘燕王入京誅之,然後自立為帝。

  上官桀父子計議既定,又料蓋長公主、桑弘羊未必許他篡位,於是瞞住二人,但說是廢去昭帝,迎立燕王,蓋長公主及桑弘羊不知上官桀心事,遂皆依允。旁有親信之人,聞知此事,私對上官安說道:「似此舉動,將置皇后於何地?」

  上官安答道:「古語有雲『逐鹿者不顧兔』,言不能因小失大也。況依賴皇后,始得尊貴。一旦主人改變心腸,雖欲求為平民,亦不可得。此乃百世一時之事,不可錯過。」

  其人無言而退。上官桀乃與眾人打算下手方法,末後議得一策,使長公主置酒邀請霍光,俟其到來,伏兵殺之。又遣人通知燕王劉旦,令其早作預備,等候此間起事,得有信息,速即起身來京。燕王劉旦一向欲謀為帝,自與上官桀私相交結,屢次派遣幸臣壽西、長孫縱之等十餘人,齎持金銀珍寶以及好馬,分贈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原想買得諸人之心,作為內應,以便乘機篡奪帝位。如今接到上官桀來書,說是迎他為帝,不禁大喜,遂寫成回書,許立上官桀為王。一面連結郡國豪傑千余人為其聲援,又恐消息遲緩,乃命設置驛馬,以便往來通信。

  燕王劉旦一心安排為帝,遂將此事備細告知燕相平,問其意見。平對道:「大王前與劉澤結謀,事尚未成,便被發覺。

  皆由劉澤素性自大,喜輕慢人,以致失敗。平聞左將軍為人輕佻,車騎將軍年少驕傲,臣恐其複為劉澤,不能成事。更恐其事成之後,反叛大王,未可輕信。」

  劉旦聽了大不謂然,且言我乃先帝長子,天下所信,何慮他人反叛,相平遂不敢再言。

  過了一時,劉旦對群臣說道:「近得蓋長公主來信,中言欲舉大事,所慮者獨有二人,即大將軍霍光與右將軍王莽。今右將軍已死,丞相又病,看來此事必成,不久便有使者前來召我。」

  遂分付群臣各自收拾行裝,準備起程。

  劉旦正在高興,誰知宮中一連發生許多災異。一日天降大雨,眾人皆見有一道長虹下垂宮中,吸飲井水,頃刻之間,井水都盡。後宮永巷之中,群豬忽然發狂,闖出豬圈,突入廚房,直奔灶上,將灶破壞,灶上有鍋六七個,都被群豬銜出,放在殿前。又見一群烏鵲在宮中池上爭鬥,群烏鬥敗,紛紛墜入池中而死。更有一鼠立在王宮端門之中,旋轉跳舞。近侍報知劉旦。劉旦親自來看,那鼠見了多人,並不懼怕,猶自跳舞不休。

  劉旦心疑鬼神為祟,便命官吏排下酒肴祭奠,並無效驗。那鼠一直跳舞至一日一夜,方始力盡倒地而死。又一日殿門忽自關閉,數人盡力推之不開。城上無故發火,眾官聞信齊集,指揮兵役,奮勇撲滅,已將城門燒盡。又有大風一陣,卷地而來,吹得天地昏暗,耳邊但聞呼呼作響,勢如千軍萬馬,所過之處樹木皆折,或竟連根拔出,宮城上城樓全座皆被吹倒。天上又墜下一顆流星,聲震遠近。種種怪異,層見疊出,宮中自後姬以下人人震恐。劉旦因此受驚得病,於是遣人四出祈禱鬼神。

  時有賓客呂廣等善觀天文,入見劉旦說道:「本年九十月間,當有兵馬圍城,又漢廷當有大臣被戮而死。」

  劉旦聽了,愈加憂懼,對呂廣道:「謀事不成,妖異屢現。兵氣將至,如何是好?」

  劉旦此時頗有悔心,但已勢成騎虎,只得聽之而已。

  果然不久長安忽有急報到來,說是密謀敗露,同謀諸人皆死。劉旦聞信大驚失色,急向來人查問詳情,來人備細說知。

  原來蓋長公主謀請霍光飲酒,乘間殺之,事尚未行,卻有前充稻田使者燕倉之子,現為公主舍人,聞知此事,私告其父燕倉。

  燕倉見事關重大,不能隱瞞,因想起大司農楊敞,是霍光心腹之人,便來告知楊敞。說起楊敞,乃華陰人,本在大將軍幕府當差,霍光愛其謹厚,用為軍司馬,漸升大將軍長史,未幾擢為搜粟都尉,至是官至大司農。楊敞為人無甚才能,又兼庸懦畏事,偏是霍光看得中意,將他提拔。

  上官桀旁觀不服,所以前替燕王上書,曾將楊敞與蘇武比較,說他無功取得高位。當日楊敞聞得燕倉之語,驚恐異常,自己不敢出頭告發,託病告假回家,請到諫大夫杜延年告知此事。杜延年即杜周之子,聞言立即報與霍光。霍光密告昭帝,不動聲色,遣人分頭捕拿。

  丞相征事任宮親斬上官桀,丞相少史王壽引誘上官安入到府門殺之,桑弘羊亦被擒伏誅,蓋長公主聞信自殺。劉旦所遣心腹使者孫縱之等,聞風逃走,朝廷傷下各地官吏嚴密拿捕。此事發覺,正在昭帝元鳳元年秋九月,呂廣之言居然應驗。

  劉旦見事已至此,急召相平說道:「吾謀已敗,不如即行起兵。」

  相平答道:「左將軍已死,百姓皆知此事,今若起兵,人心不服,反招禍亂。」

  劉旦聞說十分憂悶,遂命設宴萬載宮,大會賓客群臣及後宮姬妾,列坐飲酒。劉旦飲到中間,自作一歌。其詞道:

  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嗚。
  橫術何廣兮,固知國中之無人。

  劉旦歌罷。旁有華容夫人離席起舞,口中歌道:

  發紛紛兮填渠,骨籍籍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
  徘徊兩渠間兮,君子將安居!

  華容夫人歌聲淒側,座中聞者,莫不泣下。忽報朝廷有赦令到來,劉旦心中稍慰,尚冀免死。及至左右將赦令傳進,劉旦看了一過,頓然失望,歎息說道:「原來但赦吏民,並不赦我。」

  遂罷酒入內,會集後姬諸人於明光殿,分付數語,便欲拔劍自殺。左右連忙勸道:「朝廷素來寬大,或者但削土地,不至於死,何妨稍為忍耐。」

  一班後姬見劉旦尋死,大眾啼啼哭哭,上前攔阻,劉旦方才止住。過了數日,昭帝遺使到燕,賜與燕王璽書。書中說道:

  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藩屏社稷。先日諸呂陰謀大逆,劉氏不絕若發,賴絳侯等誅討賊亂,尊立孝文,以安宗廟,非以中外有人,表裡相應故耶?樊酈曹灌攜劍推鋒,從高皇帝墾災除害,耘鋤海內,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賞不過封侯。今宗室子孫,曾無暴衣露冠之勞,裂地而王之,分財而賜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今王骨肉至親,敵吾一體。乃與他姓異族,謀害社稷,親其所疏,疏其所親,有悖逆之心,無忠愛之義。如使古人有知,當何面目複奉齋酎見高祖之廟乎?

  劉旦讀罷璽書,自知不免,遂將符璽交付近待收管,用綬帶自縊而死。後宮後姬隨劉旦自殺者二十餘人。昭帝賜劉旦諡為刺王,赦燕王太子建及蓋長公主子文信並為庶人。上官皇后因年幼不曾預聞此事,且系霍光外孫女,故得不廢。又下詔封杜延年、燕倉、任宮、王壽皆為列侯。

  楊敞身為九卿,聞知逆謀,不即告發,以此不得受封。當日蘇武素與上官桀、桑弘羊交好,燕王曾上書爭其封賞太保此次上官桀謀逆,蘇武之子蘇元也曾預謀。事發之後,有司窮究党與,蘇元因此被誅。廷尉王平遂奏請逮捕蘇武。霍光念蘇武盡忠全節,且並未知其子同謀,乃置之不問,但將蘇武免官。霍光見朝中並無舊人,遂告知昭帝,拜張安世為右將軍兼光祿勳,幫同自己處理政事。

  又以杜延年為太僕,王欣為御史大夫。未知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