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二回 高祖自將擊陳豨 呂後設計殺韓信


  話說漢十一年冬十一月,高祖駐紮邯鄲,諸路兵馬,陸續到齊,正擬進攻陳豨。先探得陳豨遣部將張春,東渡黃河,進攻聊城。陳豨自與曼丘臣,屯兵襄國,又遣將侯敞,領兵萬餘人,往來接應。王黃率馬兵駐在曲逆,韓王信亦領胡騎,現居參合。高祖聞報,乃遣將軍郭蒙,領兵前往齊國,會合齊相曹參,共擊張春,命太尉周勃,領兵由太原進攻代郡,命樊噲領兵往擊襄國,命灌嬰領兵進攻曲逆。堵將奉命而去。

  高祖自領酈商、夏侯嬰等,引兵前進。到得東垣,卻遇趙利據城固守不降。高祖指揮諸將攻城,城上士卒,對著高祖謾駡。高祖大怒,下令急攻,一直攻了月餘,城中食盡,方始出降。高祖入城,命收捕前次謾駡之人,盡行斬首,不罵者免其一死,因將東垣改名真定。

  此時郭蒙已會合曹參,將張春擊敗。周勃攻破馬邑,進至樓煩。樊噲亦擊破陳豨、曼丘臣兵,降了清河常山等縣。灌嬰兵到曲逆,與王黃、侯敞交戰一場,大敗敵兵,陣斬侯敞,王黃逃去。高祖遂統四路得勝軍隊,長驅進攻,所過城邑,陳豨部將多被金錢收買,陸續來降。王黃及曼丘臣,亦皆被其部下將士生擒來獻,陳豨兵敗勢窮,投奔匈奴,惟有韓王信帶領胡騎,尚在參合。

  高祖令將軍柴武率兵攻之。柴武先遣人致書韓王信,勸其歸降。韓王信不聽,柴武遂進兵攻破參合,擒殺韓王信。十一—年春正月,高祖平定太原,遣周勃、樊噲領兵往定雲中、雁門、代郡、上穀之地,二將奉命去了。高祖因見代地隔在場山之北,迫近匈奴,趙國在場山之南,不便兼管,遂立子恒為代王,建都中都,將代郡、雁門劃歸代國。

  高祖回到洛陽,恰遇呂後計殺韓信,遣人來報。卻說韓信自被高祖擒縛,降為淮陰侯,心想自己戰功甚高,滿以為據地稱王,傳與子孫。不料高祖畏忌其才,竟奪其國,難免心中怨恨,居常鬱鬱不樂。又因自己一向為王,周勃、灌嬰等,皆居其下,如今降為列侯,每遇朝會時,竟與諸人同班,心尤不甘,遂常稱病不朝。

  一日偶然出門,到得樊噲家中。樊噲嘗為韓信屬將,知其天性高傲,遂親出門前拜接,延入坐談。每有言語,皆自稱臣,仍稱韓信為大王,因說道:「大王今日乃肯枉顧臣家,臣實不勝欣幸。」

  韓信坐了片刻辭去,樊噲又到門前拜送。韓信被樊噲如此奉承,心中甚是喜悅,竟似自己仍在楚國為王一般,及至出得門來,方始省悟,不覺自笑道:「我乃與樊噲等為伍。」

  又一日高祖無事,與韓信評論諸將才能,各有高下。高祖因問道:「如我能領幾多軍隊?」

  韓信答道:「陛下不過能領十萬之兵。」

  高祖問道:「如君能領幾多?」

  韓信答道:「臣多多益善。」

  高祖聽了笑道:「既然多多益善,何故為我所擒?」

  韓信道:「陛下雖然不善禦兵,卻善禦將,此臣所以為陛下所擒。況陛下種種舉動,直是天授,非由人力所能。」

  高祖聽了,方始無言。

  及至此次陳豨造反,高祖自領兵隊擊之,諸將皆隨軍征進,獨韓信稱病,不肯從行。過了月餘,忽有韓信舍人欒說,因事得罪韓信。韓信將他拘執,意欲殺之。欒說心中憂懼,因知韓信素為朝廷所忌,不如趁此時陳豨作亂,說他通同謀反,朝廷定然相信,辦他罪名,如此我不但可免一死,且可博得富貴。

  欒說想定,於是秘密寫成一書,暗地遣人交與其弟,使他將書出來告發。書中說是,數年前陳豨奉命為代相,來向淮陰侯韓信告辭。韓信延入相見,屏退左右,執著陳豨之手,與之同步中庭。良久,韓信仰天歎道:「汝是吾之知心,吾今欲以一言奉告。」

  陳豨答道:「願聽將軍命令。」

  韓信因說道:「足下所守代地,乃天下精兵所聚之處,職任甚屬重要。主上平日,雖然十分寵信足下,但是若有人來言足下謀反,初次雖未必相信,到得二次,主上未免生疑,若到三次,主上定然發怒,親自領兵征討。此時關中空虛,吾為足下從中起事,便可取得天下。」

  陳豨素來知得韓信本領,聞了此言,相信不疑,即答道:「謹如尊命。」

  此外二人又說了許多言語,陳豨起身告別。韓信送出門外,再三叮囑,方始分手。如今陳豨果然造反,主上親征,韓信記得前言,故意稱病,不肯相從,卻暗遣人前往陳豨處通信,囑其盡力抵敵,當即從中相助。韓信打發使人去了,便與自己親信家臣密謀,欲乘夜間,詐作詔書,盡赦許多沒官罪徒奴隸,給以兵器,親自帶領,襲攻呂後、太子,各事都已佈置清楚,專待陳豨回信,便行起事。以上情節,都是欒說捏造,末後又假說他因知得此事,特行諫阻,致觸韓信之怒,身被拘囚,故遣弟代為上書等語。

  呂後得書,心中憂慮。只因平日畏忌韓信,此時也不問他謀反真假,便想設法除之。於是遣人召到蕭何,秘密定計。到了次日,忽報有使者由軍中到來,說是高祖已定趙地,陳豨被獲斬首,列侯群臣聞信,皆到宮中賀喜。蕭何卻親往韓信家中,假作問病,就便告知此事,因勸韓信道:「足下雖病,何妨勉強入宮道賀?」

  韓信本無甚病,又卻不過蕭何情面,只得隨同入宮。呂後早已伏下武士等候,一見韓信進來,便命武士拿下捆起,說他陰謀造反,立時就長樂宮鐘室中斬之。韓信臨刑歎道:「吾悔不聽蒯徹之言,致為兒女子所欺,豈非天命。」

  說罷引頸受戮。

  原來呂後與蕭何計議,欲就宮中擒殺韓信以免費力。但高祖現不在宮,無故召之,韓信必不肯來。或反引其疑心,激出變故,蕭何因設此計,令人假作使者,來說陳豨已滅,自己去騙令入賀。韓信不知,竟中其計,死得真是冤枉。

  讀者試思韓信貧困之時,得遇漂母,給以飯食,倖免饑餓。如今到了末路,偏為呂後所殺。生死皆出於女子,亦是一奇。蕭何起先追回韓信,薦為大將,此時不替他表白,卻反算計害他,恩仇同出於一人,亦事之不可解者。清人謝啟昆有詩為韓信不平,詩曰:

  鞅鞅羞同噲為伍,多多未讓帝論兵。
  當時英傑遭猜忌,自古王侯戒盛盈。
  豈料娥姁難恕死,不如漂母尚哀生。
  我從胯下橋邊過,淮水潺潺作怨聲。

  呂後既殺韓信,又下令滅其三族,一面遣人報知高祖。高祖正在洛陽,聞得韓信已死,問知始末情形,心中且喜且憐。

  只因除了畏忌之人,可免後患,自然歡喜;又明知韓信無辜遭戮,所以生憐。高祖忽然又想到蕭何身上,即命使者齎詔回京,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又遣來都尉一員,領兵五百人,為相國護衛。使者到了長安,宣讀詔書,蕭何以為高祖因他計除韓信,故特加此封賞,心中甚是歡喜。在朝文武百官,聞此消息,都來相府道賀,蕭何一一接待。等到眾人去後,卻又有一人前來求見,蕭何請入,其人一見蕭何,便開口說道:「吾今特來吊君,君之禍不遠矣。」

  蕭何聞言大驚,不知來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