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代三百年豔史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一回 交俄將陰助亡國人 控英婦姑錄離婚史(2)


  但是,這班學生大都年輕貌俊,往往同彼邦女子,發生戀愛。便是嚴重取締,這種秘密的勾當,究竟官廳防範所不及。只苦於彼邦女子,容易受留學生的欺騙,無論始亂終棄,聲名弄得稀糟;即使海誓山盟,相攜回國,也有富貴易妻的行動。逼得這方面萬不得已,只好束裝歸去,反說他有意離婚。

  英國有個留學生李方,同英女拍爾利結縭已久。起初是感情極好,互相慕悅,在甘別立地方,聯成姻眷。到得遄返以後,還向英使署請求移轉國籍,歸隸廣東。不知這樣愛弛情遷,使英女無可駐足,趁著英女歸寧的時候,竟用大理寺推事名義,遣報赴順天府府尹衙門,提出「離婚」二字。這不是胡鬧嗎?

  那李方的原呈道:

  具呈大理院推事李方,遣報家人李興,為呈請諮行事:
  竊職系廣東長樂縣人,自幼留學英國,於光緒二十五年,在甘別立與英國人拍爾利結婚。三十一年畢業回國,遂將拍爾利帶回。

  現因拍爾利不守婦道,複於三十四年一人回英國,至今不歸,並來信言伊不返,實系彼此情願離異。為此理合取具同鄉京官印結,並拍爾利親筆來信,一併呈請尹堂大人查核。照例諮行外務部,轉諮英公使館辦理。伏乞准予施行,實為德便。府尹接到這項呈文,是破題兒第一遭,從來不曾辦過。便向幕府商議,還是准與不准,諮與不諮?

  有的說:「這種片面的話,只靠著一封郵信,並且信內只言不返,不言願離,我們何苦為了他去惹起交涉?應該不准。」

  有的說:「這李推事,自己娶外婦,離外婦,與官廳什麼相干?從前並不在順天府註冊,如今倒要順天府出諮,照此辦下去,順天府著實管不了。應該不准。」

  有的說:「留學生出洋,不曾讀書,先要結婚;既然結婚,又想離婚。外國女子自來自去,盡可聽其自然,把娶外國婦人的,做個殷鑒,也是好的。應該不准。」

  有的說:「他既要外務部轉諮英使,盡可叫他逕呈外務部。應該不管。」

  有的說:「他帶這英女來國,在那處移轉國籍,該在那處請求離婚,應該不管。」

  府尹道:「諸尹的說話都有見識。我也抵樁不准。況且這項呈文,實在混同得很,不守婦道,也須有個確據。言伊不返,如何便認離異?留學生下筆,真正異常率易。」

  幕友道:「這李方還是推事,算懂法律的。呈文格式,才能不錯,不然糊裡糊塗,滿嘴別字,這才可笑呢。」

  記得有個留學翰林,致書把何秋輦中丞,「輦」字寫做「輩」字,又有一個「宄」字認做「究」字。有人謔以一聯道:

  輦輩同車,夫夫競作非非想;
  宄究異穴,九九先從八八推。

  還有個最荒謬的,講《詩經》上有「有女懷春」,痛斥孔子不刪淫詞。因為廣東地方,將男子生殖器叫做春,才有此語,不更是廣東人笑話嗎?府尹也不禁拊掌,將李方的呈文,批駁幾句,不允照諮。

  李方居然來見府尹,糾纏不清。府尹問他不守婦道的證據?他說奢侈靡費,並指不出十分劣跡。問他不返是不返,離異是離異,不能並作一談。他說:「不返同離異一般。他不好說離異,所以說不返。」

  府尹笑道:「新法令我沒有老兄熟,老兄有印結,有附件,只要我一紙空文,我亦何必阻掯?外務部諮不諮英使,我卻不管了。」

  李方再三稱謝。

  諮文到得外務部,他又東求西懇,勉強諮行英國使署。英使看是離婚重案,按照英女信上住址,電致本國,令行該管官廳,傳該婦拍爾利訊問,李方呈請離婚,是否同意。並將李方原呈,譯與觀看。柏爾利大不謂然,縷述李方如何薄幸,如何貳心,並不贊成離婚這事。並聲明信中「不返」二字,系指李方不與和好之前而言,不得作為離異證據。若果李方悔悟,他仍須到中國同居。

  外務部接准來諮,仍複順天府署查照。府尹送達李方。李方還嘵嘵置辯。其實李方別有所眷,因礙著英女,未能如願。

  難得英女回國,他便仗著官勢,先發制人。誰知有了這道裂痕,英女哪裡肯歇?結婚的時候,甘別立官廳註冊的。回籍的時候,廣東官廳註冊的。一面在中國官廳控訴,一面在英國官廳控訴,拍爾利還要質問不守婦道的確證,因此便成了交涉。李方不能到英國聽審,翻來覆去,事情越弄越僵,大理院當然將李方解職。李方無法可使,只能托人向拍爾利婉商,津貼大宗養贍費,返與不返,聽其自由,將離婚話頭,停頓不談。兩面就此銷案。

  拍爾利固然安靜了,李方即丟了官,又破了財,京裡的同鄉,還傳頌他這段離婚史,真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京裡哪能夠站得住?急急乘輪船趕到上海。

  那上海廣東幫的紳商,正在開會館,發傳單,上稟帖,驅逐淫伶李春來。李方自然附上名字,不到幾時,李春來果然會審,公廨提去。那到廨控訴春來的,先後卻有數起。會審官逐案訊鞫,勘得春來實屬數罪併發,判令拘押西牢。廣東的紳商推倒春來,算是出一口惡氣。那春來到了西牢以後,逐日總有個中年婦人,濃妝豔裹,前往探望。牢裡的上上下下,眾口一詞,叫他做黃太太。黃太太見了春來,說道:「儂誠命薄,致苦了我黃天霸。」

  春來也同聲一歎。這黃太太究竟是誰呢?廣東紳商,為什麼這樣起勁呢?正是:懲凶先許隨鷹逐,求牡依然學雉鳴。

  欲知後事,且聽下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