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南史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八卷 魏連蕭詧取江陵 齊納淵明圖建業(1) |
|
話說岳陽王詧,聞武陵被殺,諸子皆餓死獄中,歎曰:「高祖子孫盡矣,唯我尚在,彼豈能容我乎?」 因乞援于魏,而身自入朝。告丞相泰國:「荊州所恃,不過僧辯、霸先,今鎮守南方,精兵猛將,皆隸其麾下,國內空虛。且繹自僭號以來,性更猜忌,專行殺戮,人心不附。大國若遣一旅之眾,直指江陵,僕率襄陽步騎會之則反掌可克。大國可以拓土開疆,僕亦得紓己難,唯公鑒之。」 泰猶未許,乃遣使聘梁,以覘虛實。會齊亦有使至,帝接魏使,不及齊使,且請 舊圖,定疆境,辭頗不遜。使歸告泰,泰曰:「古人有言,天之所棄,誰能興之,其蕭繹之謂乎!」 乃遣常山公於謹、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楊忠,將兵五萬入寇。臨發,泰問謹曰:「為蕭繹之計若何?」 謹曰:「耀兵漢、沔,席捲渡江,直 丹陽,上策也;移郭內民居,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軍,中策也;苦難于移動, 守羅郭,下策也。」 泰曰:「揣繹定出何策?」 謹曰:「下策。」 泰曰:「何故?」 謹曰:「蕭氏保 江東,綿歷數紀,屬中原多故,未逞外略。又以我有齊氏之患,必力不能分。 且繹懦而無謀,多疑少斷,愚民難與慮始,皆戀邑居。所以知其定出下策。」 泰曰:「善。」 卻說武甯太守宗均,聞魏師動,飛報入朝。帝召群臣議之。 胡僧佑、黃羅漢皆曰:「二國通好,未有嫌隙,必無此理。」 乃複遣傳中王深使魏。琛至石梵,未見魏軍,馳書報黃羅漢曰:「吾至石梵,境上帖然,前言皆兒戲耳。」 散騎郎庾季才言於帝曰:「去年八月丙申,月犯中星,今月丙戍,赤氣幹北斗。心為大王,丙主楚分,臣恐建子之月,有大兵入江陵。陛下直留重臣鎮江陵,整旆還都,以避其難。假令魏虜侵蹙,止失荊、湘,在於社稷,猶得無慮。無貪目前之安,而上違天意也。」 帝素曉天文,亦知楚地有災,歎曰:「禍福在天,避之何益?」 丙寅,忽報魏軍至樊鄧,岳陽王率師助之,帝始大懼。命內外戒嚴,征王僧辯為大都督、荊州刺史,又征王琳于廣州,使引兵入援。 先是琳本兵家子,其姊妹皆入王宮。琳少傳帝左右,有勇略,帝以為將。能傾身下士,所得賞賜,不以入家,麾下萬人,多江、淮群盜。從王僧辯平侯景,功居第一。帝使鎮湘州,既而疑其部眾強盛,又得眾心,欲使居遠,乃遷為廣州刺史。 琳私謂主書李膺曰:「琳小人也,蒙官家拔擢至此。今天下未定,遷琳嶺南,如有不虞,安得琳力?窮揆官意,不過疑琳。琳分望有限,豈與官家爭為帝乎?卿日在帝側,何不一言於上,以琳為雍州刺史,鎮武寧。琳自放兵作田,為國禦捍。」 膺然其言而弗敢啟。至是帝聞魏師將至,乃征琳為湘州刺史。 陸法和朝夕登郢州城樓,北望而歎,乃引兵入漢口,將赴江陵。帝以郢州重地,不可無兵把守,乃使人止之曰:「此處自能破賊,但鎮郢州,不須動也。」 法和還州,堊其城門,著衰絰,坐葦席終日,乃脫之。十一月甲戌,帝大閱于津陽門外,步騎交集,行陣方列,忽大風暴雨,從北而來,旗幡皆折,軍士不能存立,遂乘輕輦還宮,群臣皆冒雨各散。是夜,帝登鳳凰閣,徒倚歎息曰:「客星人翼軫,今必敗矣。」連呼「奈何」者三,嬪禦皆泣。 癸未,魏軍濟漢,宇文護率精騎五千,先 江津以斷東路,進拔武甯,執太守宗均。是日,帝自乘馬出城,行柵插木,周圍六十餘裡,以胡僧佑都督城東諸軍事,尚書張綰為之副。王褒都督城西諸軍事,侍郎元景亮為之副,王公以下,各有所守。命太子巡行城樓,今居人助運木石。 其時魏軍去江陵四十裡,將到柵下。帝集群臣議出兵,忽報柵內失火,急令救之,已延燒數千餘家,焚城樓二十五所。帝乃自巡城上,臨所焚樓處望之,但見魏師濟江,千帆翔集,乘風直進,舟行如駛,歎曰:「長江天險,彼穩渡中流若此耶?」四顧欷歔。 是夜遂止宮外,宿民家,裂帛為書,趣王僧辯曰:「吾忍死待公,可以至矣。」 於謹進兵城下,築長圍守之,由是中外信命始絕。胡僧佑請出蕩長圍,帝許之,乃引精騎三千,開門出擊。于謹伏兵營內,俟其至,弓弩併發,軍不得進。楊忠從旁橫擊之,大敗走還。帝益懼,集群臣于長沙寺問計。朱買臣按劍進曰:「今日惟斬宗凜、黃羅漢,可以謝天下。」 帝曰:「曩實吾意,宗、黃何罪?」 二人退人眾中。 卻說王琳聞詔,晝夜進軍行至長沙,前有敵兵阻路,乃遣長史裴政,從間道赴江陵報信。政至百里洲,為魏人所獲。岳陽王呼而謂之曰:「我武皇帝之孫也,不可為爾君乎?若從我計,貴及子孫;如曰不然,腰領分矣。」 政詭曰:「唯命。」 詧鎖之至城下,使謂曰:「王僧辯聞荊州被圍,已自為帝。王琳孤弱,不復能至,城中人無與俱死。」 政不從,反告城上曰:「援兵大至,各思自勉。吾以間使被執,情願碎身報國,不敢附逆。」 監者擊其口,政曰:「吾頭可斷,吾口不可改。」 詧命殺之,參軍蔡大業趨前曰:「此民望也,殺之則荊州不可下矣。」 乃釋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