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南史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卷 劉寄奴滅寇立功 王孝伯稱兵受戮(2) |
|
於是一時豪暴之徒,有吳郡陸環,吳興邱尪,臨海周胄,永嘉張永,以及東陽、新安等處亂民,皆結黨聚眾,殺長吏以應恩。三吳八郡,皆為賊 。朝廷大恐,命牢之進討。於是牢之帥領精騎,轉鬥而前,擊斬賊將許允之等,所向皆克,直渡錢塘,謀複山陰等處。牢之謂裕曰:「賊徒尚盛,未審虛實如何,卿可潛往探之。」 裕即領命,率數十騎以往。哪知孫恩聞官軍將至,遣大將姚盛,統領步騎五千,前來迎敵。裕正行之次,忽見賊兵漫山塞野而來。眾懼欲退,裕曰:「賊眾我寡,今走,彼以勁騎追擊,吾眾立盡,不如戰也。與其走而死,毋寧戰而死。」 遂奮大刀,直前進擊,眾從之,殺賊數百。賊初疑西來遊騎,見敵必走,懈不設備,及見來將勇猛,姚盛揮眾共擊,裕從騎皆死,獨挺身迎戰。俄而馬蹶,墜於岸下。賊眾臨岸,以長槍刺之,裕大喊一聲,一躍而上,賦人馬皆驚,退下數步,裕趨前,複砍殺數十人。姚盛大怒,喝令眾將,四面圍住,莫教放走。裕全無畏怯,抵死相拒。勢正危急,忽有一支軍馬,大呼殺入,勇銳無比。賊兵紛紛四散,斬獲無數,裕始得脫重圍。及視來將,乃劉敬宣也。裕曰:「非弟來援,吾命休矣。」 敬宣曰:「弟在軍,怪兄久不返,故引兵來尋,見前面塵頭起處,有喊殺之聲,知有賊兵猖獗,兄必被困,急急趕來,果見兄奮大刀獨戰數千人。兄之勇,雖關張不及。今賊已敗去,兄且歸營少休。」 裕曰:「賊膽已落,速往擊之,破竹之勢,不可失也。」 敬宣從之。遂進兵,賊見裕至,無不畏懼,於是連戰皆捷,遂複山陰。牢之得報大喜。 話分兩頭,孫恩初破會稽,八郡響應、謂其屬曰:「天下無複事矣,當與諸君朝服至建康。」 既而聞牢之兵至,頗有懼心,但曰:「我割浙江以東,亦不失作句踐也。」 及牢之兵過錢塘,擊滅諸賊,漸複郡縣,恩大懼,曰:「孤不羞走,今且避之。」 遂驅男女二十余萬口東走,複入海島,自是疆土悉複。 人皆謂牢之宜鎮會稽,而晉朝首重門第,乃詔以謝琰為會稽內史,鎮守浙東,牢之複還江北。 原來謝琰素無將略,朝廷以資望遷擢,使開方面。到任後,日與賓客飲酒賦詩,謂賊不復來,全無防禦。諸將鹹諫曰:「賊近在海浦,伺人形便,宜修武事,潛為之備。前凝之以疏防失守,願勿複然。」 琰怒曰:「荷堅之眾百萬,尚送死淮南,孫恩小賊,敗逃入海,何能複出!若其果來,是天欲殺之也。」 於是談詠如故。 哪知恩在海島,息兵一年,仍複入寇, 余姚,破上虞,進及邢浦,殺得官軍大敗,長驅直至會稽。琰方食,聞報,投箸而起曰:「要當滅此而後食。」 跨馬出戰,兵敗,為賊所殺。 會稽複陷。牢之聞之,星夜來救,與賊戰於城下,大破之,賊始退走。乃以大軍屯上虞,使劉裕戍句章。句章城牆卑下,戰士不盈數百,為賊出入要路,屢被攻圍,守城者朝不保夕。裕至,率眾固守。賊來犯,輒敗之。恩知城不可拔,乃舍之北去,由海鹽進兵,裕尾而追之,築城於海鹽故治。賊將姚盛來攻,裕開城出戰,謂盛曰:「汝識我乎?敢來送死耶?」 盛見裕,心已怯,強鬥數合,手足慌亂,裕大喝一聲,斬之馬下。賊眾皆潰。恩聞盛死,大怒,悉起大隊來攻。裕選敢死士三百人,脫甲胄,執短刀,鼓噪而出,勁捷若飛,賊不能禦,又大敗。明日複來索戰,裕不出。至夜掩旗息鼓,若已遁者。明晨開門,使贏疾數人立城上,賊見之,遙問:「劉裕何在?」 曰:「夜已走矣。」 賊聞裕走,爭入城,裕猝起奮擊,賊大駭,皆棄甲拋戈而走。乘勢追擊,斬獲無數。恩知裕不可克,乃改計引兵向滬讀。裕複棄城追之,海鹽令鮑陋,遣其子嗣之,帥吳兵一千,請為前驅。裕曰:「賊鋒甚銳,吳人不習戰,若前驅失利,必敗我軍,可在後為聲勢。」 嗣之不服,恃勇先進。裕知其必敗,乃多伏旗鼓於左右。前驅既交,諸伏皆起,舉旗鳴鼓,聲震山谷,賊以為四面有兵,遂退,故得不敗。嗣之益自喜,率軍追之。裕止之不及,全軍盡沒。後陣喪氣,亦大敗,裕走。賊追之急,裕忽停騎,令左右脫死人衣,以示閒暇。賊見當走反止,疑猶有伏,不敢逼,裕乃徐收散卒,結陣而還。 卻說賊將盧循,謂恩曰:「自吾起兵海隅,朝廷專以浙東為事,強兵猛將,悉聚於此,建康必虛,不若罄吾全力,溯長江而進,直搗京師,傾其根本,諸路自服。若專在此用兵,時得時失,非長計也。」 恩從之,斂兵出海口,悉起其眾,合戰士十余萬,樓船千餘艘,浮海溯江,奄至丹徒,建康大震。牢之聞之,乃使裕自海鹽入援,身率大軍繼進。時裕兵不滿千人,倍道兼行,盡皆勞疲。及至丹徒,賊方率眾登蒜山,揚旗鼓噪,居民惶惶,皆荷擔而立。裕欲擊之,人以為眾寡不敵,必無克理。 裕怒氣如雷,身先士卒,上山奮擊。眾皆鼓勇而進,呼聲震地,無不一當百。賊大潰,投岸赴水,死者彌滿江口。恩狼狽還船,遂不攻丹徒,整兵直向建康。牢之至,見裕已勝,大喜,謂裕曰:「今雖勝之,而賊勢甚強,彼船高大,吾戰艦小,不能禦之,奈何?」 裕曰:「樓船非風不進,近日風靜,未能即至建康。君以重兵拒之於前,吾以舟師尾之於後,以火攻之,無憂不克也。」 牢之從其計,馳至石頭,嚴兵以待。裕裝火船廿隻,親自押後,乘夜風便,一齊點著,徑向樓船沖去。賊見火至,方欲撲滅,樓船已被燒著。風烈火猛、當之者皆焦頭爛額,於是不依隊伍,四路亂竄。牢之望見火起,送出舟師擊之。前後夾攻,賊眾大敗。是役也,賊喪師徒數萬,樓船幾盡,登陸者又被官軍隨處截擊。恩左右皆盡,所存殘兵,不及十之一二,遂自使口遠竄入海,三吳乃寧。牢之上裕功,詔以裕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仍參牢之軍事。裕是時方受命於朝,今且按下。 且說道子世子元顯,年十六,性聰警,頗涉文義,志氣果銳,常以朝廷受制外藩,必成後患,屢勸其父早為之計。道子乃拜元顯驃騎將軍,以其衛府甲士,及徐州文武隸之,使參國政。元顯既當大任,以譙王尚之,及其弟休之為心腹,張法順為謀主,以司馬王愉為江州刺史,兼督豫州四郡,用為形援。時庚楷領豫州,聞之不樂,上疏言: 江州內地,而西府北帶寇戎,不應割其四郡,使愉分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