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演義 > 歷代興衰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十回 李老子釋迦氏說法談經(3) |
|
乃囚於冷宮。日夜宮娥、父母苦勸,不聽,反出語激父。父大怒,立命必力斬訖回報。土神忙奏玉帝,賜以紅光罩體,刀砍刀斷,槍刺槍截。乃賜紅羅絞死。時有一虎跳入法場,負善而去。莊王曰:「不孝兒,當得惡報。」不知天使猛虎負善入于黑松林中,正所以完善之正果也。善一時昏暈,真靈杳杳,不知去向。忽一童子,手執幡幡,請曰:「閻君有命迓公主,聞公主大慈惠,十王恭候于步天橋。」善如命行。只見鬼門關上,牛首跪門,夜叉秉燭,鐵頭掃地,諸王于橋上蓋綿,紫雲布地,玉輦相迎,歌女側立。善謝之曰:「妾有何德,敢辱寵招。」諸王曰:「聞大慈悲,願侍經筵。」善曰:「阿彌,善哉,善哉!」 不意一誦,而天花亂墜,地擁金蓮,鐵獄銅枷,盡為齏粉,凡諸造孽者,皆脫離地獄,八千餘部之地獄盡空。諸判官奏曰:「從來賞善罰惡,非地獄無以待凶人。今大慈悲說法,而地獄頹矣。似此久留,則鐵無堅獄,天帝聞之,必有罪責矣。」急請邀返陽間。諸王乃車送于孟婆亭而別,命獄卒引至黑松林還魂。善醒曰:「吾已升天界矣。奈何複至此乎?」沉吟芳草,不知去向。 已而釋迦如來,駕雲和南而揖,因戲之曰:「草廬中堪並坐,吾與汝並坐片時,以聊生也。」善曰:「奈何以披毛之語瀆我耶?」釋迦曰:「願帶往香山可乎?」善不答。釋迦曰:「吾戲汝耳,汝心堅矣。吾非別者,乃佛祖釋迦是也。特來示汝去處。」善稽首稱謝曰:「何處?」釋迦曰:「越國南海中間普陀岩是汝去處。吾代呼地龍,化一座蓮台,渡洋而過。」於是白虎為之銜木,龍王為之擁土,四部天王為之柱石。善坐普陀岩,九載功成。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壺中甘露以救萬民。 上帝封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左善才,右龍女,一家骨肉,俱升天界。父妙莊王為善勝仙官,母伯牙氏為勸善菩薩。大姊妙清為大善文殊菩薩,青獅騎坐;次姊妙音為大善普賢菩薩,白象騎坐。 又,陝西肅州之外,千五百里曰哈密,哈密之外曰土魯番。 土魯番城西百里有靈山,相傳辟支佛,嘗領兵十萬,修行於此。 其十八尊者,乃其下領兵大將;五百尊者,乃其下領兵官也。 皆成羅漢,涅盤於此。近山有石,青黑,紛若毛髮者,乃羅漢發。是十萬羅漢削髮處。有石成堆,似玉,紋理明析,顏色光潤,狀若人骨者,乃羅漢骨。是十萬羅漢涅盤處。群山悉五色,砂石光焰灼人,峻壑窮崖,天巧奇絕。其餘諸佛、諸菩薩、諸羅漢、禪師,不勝載。今西藏西域中,代有活佛一人,系佛祖轉世,每年八九十歲而死,隨死隨生。其生也,即有道術,能知前世及過去未來事。亦近女色,受有緣者之供養。至今數千年如一日,與孔子之世襲于曲阜,張氏之世襲於貴溪無異。此之謂三教也。 其入中國,自漢明帝夢金人,身長丈餘,外有日光,飛空而至。於是遣蔡愔、張騫、秦景、王遵等十二人往天竺,寫取心經、大悲咒等四十二章。及沙門摩騰竺法蘭以來,帝令藏經蘭台石室,起白馬寺於雍門外,以處摩騰,由是化流中國。其後,晉僧西遊,唐僧取經,得心經寫本,所謂佛母心經也。其餘經懺,多出於後人所附會。晉謝靈運,宋蘇東坡,甚好於此,每托佛意造經,猶今之文章也。佛家千言萬語,總不越於收放心三字。蓋放心收,自能明心見性,而成正覺,所謂即心是佛,見性成佛也。夫佛者,覺也;菩薩者,覺有情也;南無者,皈依也;阿彌者,無量壽也。蓋性靈亙萬古而常存,常常念之,則能自覺其性靈,得無量壽,身雖壞而性靈不壞也。故學佛者,必以習靜養神,參悟性靈為主。性靈即元神,即魂也。人能習靜養神,參悟本來面目,則能自覺其神魂。既能自覺其神魂,漸漸使魂離身,由黍米大,漸養至與身等,則身外有身,能神遊萬里之外,出定入定而道成。若朝夕勤修,參拜土木神像,誦經禮懺,皮毛事耳,何益之有?故學佛者,但當求佛於我,不當求佛於佛也。夫佛教與儒教,同源而異流。儒教以孔子為主,而孟子繼之;道教以老子為主,而張道陵繼之;佛教以釋迦如來為主,而觀世音繼之。三教皆起于周室東遷之後,可見極亂固莫如東周,而極盛亦莫如東周也。周室東遷,及相傳事蹟,因講五霸三教,尚未說明,下回便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