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演義 > 歷代興衰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回 李老子釋迦氏說法談經(2)


  其祖渭,禮部侍郎。父讓,海州刺史。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因號純陽子。初,母就蓐時,異香滿堂,天樂浮空,一白鶴自天而下,飛入帳中不見。生而金形木質,道骨仙豐,鶴頂龜背,虎體龍腮,鳳眼朝天,雙胥入鬢,頸修顴露,額闊身圓,鼻樑聳直,面色白黃,左眉角一黑子,足下紋起如龜。

  少聰明,日記萬言,矢口成文。身長八尺二寸。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天遁劍法。唐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時年六十四歲。游長安酒肆,見一道士,青巾白袍,相與吟詩,談論至洽。

  道士曰:「吾雲房先生也,居終南鶴嶺,子能從吾遊乎?」洞賓未應。雲房因與同憩肆中,雲房自為執炊。洞賓忽就枕昏睡,夢以舉子赴京,狀元及第。始自郎署,擢台諫翰苑秘閣,及諸清要,無不備曆,兩娶富貴家女,生子婚嫁蚤畢,孫曾振振,簪笏滿門,如此幾四十年。又獨相十年,權勢熏炙。偶被重罪,籍沒家貲,分散妻孥,流於嶺表,一身孑然,窮苦憔悴,立馬風雪中。方興浩歎,恍然夢覺,炊尚未熟。雲房笑吟曰:「黃粱尚未熟,一夢到華胥。」洞賓驚曰:「先生知我夢耶?」雲房曰:「子適來之夢,升沉萬態,榮悴千端,五十年間,一瞬息耳。」洞賓感悟,遂拜雲房,求度世之術。雲房凡十試洞賓,洞賓不為動。雲房授以黃白之術。洞賓曰:「所作金銀有變乎?」

  雲房曰:「三千年後,複還本質耳?」洞賓曰:「誤三千年後人,吾不為也。」雲房笑曰:「子推心如此,三千功行,即在此矣!」

  悉傳以上真秘訣。洞賓既得雲房之道,兼火龍真人天遁劍法,始游江淮,試靈劍,除蛟害,隱顯變化,四百餘年。常游湘潭、岳、鄂及兩浙間,時時濟度人。其餘諸仙頗多,不能盡述。

  又中國川陝雲南之西曰西藏,西藏之外曰西域。西域大秦、天竺等國,凶頑暴虐,創為銼、燒、舂、磨等刑。老子憫其人類將盡,因至其地,用手一指,其銼、燒、舂、磨等具或斷或折,俱無所施。因教國王以仁慈,遂開化於西域,號古先生。

  其後大茅草王老而無子,傳位大臣,出家學道,得成正果。弟子以籠盛屍,懸樹上,獵人射之,滴血於地,出二甘蔗。日炙,出一男一女。即善生與妃,後為甘蔗王。甘蔗王斥四子於雪山北,以德化人,成大國。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山川震動,五色光貫太微。太史蘇田奏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後,聲教及此。」時天竺迦維衛國,淨飯王妃摩耶氏,夢天降金人,遂有孕。是日生太子于右脅,姓剎利,名悉達多。

  初生時,放大光慧光呀,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捧住雙足,東西南北,各行七步,分開玉指,指上天下地,作獅子吼聲,曰:「天上地下,東西南北,惟我為尊。」至周昭王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是夜子時,有一天人名曰淨居,於窗牖中叉手曰:「太子出家時至,可去矣!」太子聞言,心生歡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行。又至象頭山,日食麻麥,參悟性靈,經一十六年而道成。入水火,貫金石,乘虛不墜,觸實不礙,千變萬化,不可窮極。

  既而于鹿野苑中,論道說法,又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以燈喻法。住世四十九年,于周穆王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天地震動,西方有白虹十二道,連夜不滅。太史扈多曰:「西方有大聖人死,衰相現耳。」遂圓寂於拘屍那城。既圓寂後,複從棺起,為母說法。既返,金光直透,忽空中化三昧火,將棺自焚。是為世尊,又號如來,化為金身丈六,圓光七尺,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根長廣而繞於耳,眉間有白毫,其毫中空,右旋,宛轉如玻璃筒。

  釋迦傳一祖摩訶迦葉,迦葉傳二祖阿難,至菩提達摩,凡二十八傳,是為西天二十八祖。達摩于梁武帝普通元年,自西土泛海至金陵,與武帝語,師知幾不契,遂去梁。折蘆渡江,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九年,形入石中,拭之益顯。

  達摩以法寶袈裟授意可曰:「如來以正法眼藏付迦葉,輾轉至我,今以付汝。吾滅度後二百年,衣缽無傳。」自初祖達摩始至中國,以缽盂、錫杖、袈裟傳二祖慧可,慧可傳三祖僧璨,僧璨傳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宏忍,宏忍傳六祖慧能。是為中原六祖。慧能姓盧。初,五祖欲傳衣缽,令寺僧各述一偈。上座神秀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令染塵埃。」

  時慧能在堆坊杵臼之間,夜書於秀偈旁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用拂塵埃。」五祖來觀,心契其語,法嗣遂定,傳以衣缽。池州使君問曰:「會中五百僧不付衣缽,為恁付與盧行者?」五祖曰:「雖五百人,四百九十九人會佛法,惟盧行者不會佛法。他則悟道,謂之過量人,方傳得衣缽。」六祖于韶州曹溪說法,乃置衣缽而不傳。於是言佛法者,群推道場教主觀世音矣。

  觀世音乃鷲嶺孤竹國祗樹園施動長者第三子施善化身,托生於北闕國中,今併入日本國。父妙莊王,姓婆,名伽,母伯牙氏。初,妙莊王無嗣,祝于其國西嶽香山寺。天帝以其父好殺,奪其嗣而與之女。長曰妙清,次曰妙音,三曰妙善。生時,異香滿室,霞光遍座。幼而聰敏,便欲了人間事。至九歲,力阻父命,誓不成姻。後因長、次二女招二郎,父乃強妙善畢偶。

  妙善不從,乃禁於後園中。善守淨彌篤,再舍入汝州龍樹縣白雀寺為尼,暗命僧頭夷優寺勸化之。百計不從,無奈善何,乃厄以苦行。妙善朝汲水,暮聽經,晨焚掃,晝柴炊,毫無難色。

  誠感上天,使三千八百天龍持護,伽藍掃地,東海龍王掃塵,六丁上香,游奕點燭,伽雀進茶,飛猿進菜,白虎銜柴,飛走毛牆滋化,八洞神仙獻果,夜夜風雷喧嚇,鬼神走動。眾僧懼,而覆命于妙莊王。莊王遣五城兵馬忽必力,驅兵圍寺焚之,而妙善口叩靈山世尊,齒齧玉指,噴血成紅雨,滅火救寺,五百僧鹹無恙。忽必力再火再息,三火三息,無奈,奏聞莊王。莊王怒,命必力捆押妙善入法場,陰以母旨救之。蓋深愛三女之慈順,欲其完聚成婚,以攝國政也。豈意妙善色不變而志愈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