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故宮外史 | 上頁 下頁
第一百十一回 寇總管撞死深宮 珍貴妃再囚永巷(1)


  卻說當時六君子都綁著坐在囚車上。林旭、康廣仁面不改色,現出沉穆的樣子。楊深秀、楊銳低首無言。劉光第口誦大悲咒,喃喃念佛。惟有譚嗣同在一路之上,侃侃而談。說西太后辱國喪權,寵用李蓮英,榮祿那一班賊,竟敢囚禁皇上,真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願天下人民,激發天良,保護國家,維持光緒皇帝。一路上的人,見譚嗣同那樣的忠肝義膽浩氣淩雲,差不多同文天祥到柴市行刑一樣,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替他暗中流淚的。就是那班後黨的人,也都肅然敬起。囚車行至宣武門,譚嗣同慷慨悲歌吟道:「我自橫刀向天笑,旁人何用妄驚疑。」

  更有許多人,高聲叫喊,稱他為義士。到菜市口刑場,照例要到席棚內供的萬歲牌前行禮。譚嗣同卻不肯跪,監斬官問他為何不跪。

  譚嗣同大呼道:「我只跪今上皇帝一人,皇帝現被幽囚,生死未蔔。當今執政的是亂臣賊子,我譚嗣同豈肯跪那亂臣賊子乎。」

  說罷又罵不絕口監斬官怕惹出亂子來,便喝令斬了,可憐那譚嗣同等六君子,朝衣西市,為帝殉身。天公也有憐憫之情,頓時陰雲密布,大雨滂沱。好像那天公的眼淚,也不忍著灑下來的一樣,滿城都是暴風疾雨。看熱鬧的人,吹得睜不開眼。忽然霹靂一聲,天上響了一個大雷,把那刀斧手嚇得魂飛天外。

  監斬官嚇得伏在地上,心膽俱裂,後來得一場大病。那六君子的屍身,便拋在市曹之上。看熱鬧的人,雖是被雨淋得渾得透濕,還擁擠不散,但是眾人心中,雖然憐惜,竟沒有一個人敢去收屍。正在這時候忽然人群中,大喝一聲:「眾位讓開,我王子賓領屍來也。」

  眾人忙法目看時,只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身穿白布袍子,領率多人,抬著六口杉木十三元的棺材,冒著疾風暴雨,分開眾人,直奔進來。眾人一見,都認得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刀王五。忙一齊嚷道:「大家閃開道兒,王五爺來了。」

  又聽得大刀王五高聲喊道:「眾位哥哥兄弟們聽著,這裡頭有我一個朋友,他們犯了國家王法,與俺王子賓可是沒干係的。俺王子賓是一個愛交朋友的人,特備六口棺木,大著膽子,前來替他們收屍,無非略盡朋友之道。可憐他六位都是異鄉人,日後也可以讓他們的後人,來京接取屍首。」

  看熱鬧的人,一齊大聲嚷道:「好朋友哇!咱們大家替王五爺來個好兒。」

  說著就齊聲叫道:「王五爺的好兒呀。」

  這兩三萬人的一片好聲,都衝動到數裡之外,那行刑場上的劊子手,有一位名叫小尖刀吳二的,也慷慨說道:「五爺算是熱心朋友,竟這樣的俠義,咱們也得幫個忙兒,把這六位的屍首縫起來。」

  王五道:「吳二哥,您多分心吧。」

  小尖刀吳二道:「五爺說那兒的話呢,人家犯人家的國法,咱們交咱們的朋友,既交朋友,就說不上什麼分心受累,夥計們動手兒,快縫啊!」

  王五道:「我替死鬼謝謝諸位哥哥。」

  真是人多手快,不多一刻。六君子的屍首,都縫好了,裝殮起來。大刀王五又帶著多人,將六口靈柩,抬到南下關子城隍廟暫厝起來。

  且說慈禧太后殺了六君子,又下一道密諭。命上海道蔡鈞,捉拿康有為、梁啟超。

  那蔡鈞因是伺候外國的出身,又與後黨非常接近,奉到密旨。便派人在輪船上等著要捉康有為。誰知這時激惱了一個英國公使。他說康有為是忠於君主的人,不可不設法援助。便命駐滬英國領事派了一隻兵輪,開到吳淞口外。查驗來往的輪船。竟將康有為查得,帶上英國兵輪,直送到檀香山。康有為便暫在檀香山居住。蔡鈞撲了一個空。這且不表。

  且說太后又將朝中的諸臣偵察一番。凡平素和康黨往來,或曾上奏摺贊襄新政的,都一概懲辦。當時被累及的大臣,革職的有陳實箴、王錫藩、李岳瑞、宋伯魯、吳懋鼎、張百熙、端方、徐建寅、徐仁鑄、徐仁鏡等;充軍的李端芬、張蔭桓等;監禁的有徐致靖、陳三立、江標、熊希齡等;逮捕抄家的有文廷式、王照、黃遵先等。

  一時滿漢大臣,紛紛降調,又將翁同龢削去官爵,遞解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又把後党的健將懷塔布、剛毅、許應葵、曾廣漢、徐會澧等,重行起復原職,各加三級。趙舒翹擢入軍機處,授榮祿為協辦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軍機大臣。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山東巡撫裕祿調署直隸總督。

  種種佈置已畢,慈禧太后余怒未息,又趕到瀛台來,想處治皇帝那光緒皇帝,到了此時,已神形耗盡,悲恨填胸,便同木偶一般,呆呆的坐在那裡。見太后來到。忙起來行禮,低著頭站在一旁。太后坐下,含怒問道:「你幹的好事,我全不說了現在你自己打算怎麼樣罷。」

  光緒皇帝同癡子一般,一言不發。太后又道:「好罷,就煩你在這裡歇著吧。」

  光緒皇帝仍是不言。只見總管太監寇連材,搶步上前,伏地奏道:「老佛爺在上,不是奴才大膽亂陳,老佛爺的聖意,是不是把皇上永遠監禁在這裡。」

  太后還未曾開口,那如狼假虎的李蓮英,早在一旁喝道:「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敢問老佛爺的,你是何人,敢在老佛爺面前放肆。」

  寇連材又忙叩頭,向太后奏道:「老佛爺的恩典,恕奴才這個。因為皇帝親政乃中外皆知,倘一旦發生變故,咱們國內的臣工,當然無話可說。只怕那外國人,又要鬧出煩言,這是關係極大的事,要求老佛爺聖明詳察,三思而後行之的啊!」

  太后聽了,頓時臉上變色,向著光緒帝冷笑道:「好一個糊塗的孩子,寵用小人,連一個小小的太監,也這樣的大膽,敢非議朝政,怪不得那班逆臣,格外膽大橫行了。」

  說著便喝令李蓮英:「將寇連材拖下去,押到儀鑒殿中侍候,我要親自拷問。」

  李蓮英狐假虎威,將寇連材拖著就走。那寇連材放聲大哭,很悲慘地叫道:「皇上主子,恕奴才今生不能報答主子的聖恩了。」

  李蓮英一個嘴巴,喝一聲:「走啊!」

  就同拖綿羊似地,拉了下去,一直押到儀鑒殿。太后又吩咐看守瀛台的侍衛,命他們非奉太后的懿旨,不准私放船隻過去,侍衛們齊聲答應。從此瀛台交通,就被斷絕了。太后離了瀛台,回到儀鑒殿。及至殿門,李蓮英已笑容滿面的上前跪接,太后下了轎李蓮英扶著進殿,升了寶座,太后命將寇連材帶上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