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小說 > 東周列國志 | 上頁 下頁 |
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齊魯晉昭公尋盟(3) |
|
時蔡公引著鬥成然、朝吳、夏齧眾將,追靈王於乾溪。半路遇著鄭丹、倚相二人,述楚王如此恁般……「今侍衛俱散,獨身求死,某不忍見,是以去之。」 蔡公曰:「汝今何往?」 二人曰:「欲還國中耳。」 蔡公曰:「公等且住我軍中,同訪楚王下落,然後同歸可也。」 蔡公引大軍尋訪,及于訾梁,並無蹤跡。有村人知是蔡公,以楚王冠服來獻,言:「三日前,于岸柳上得之。」 蔡公問曰:「汝知王生死否?」 村人曰:「不知。」 蔡公收其冠服,重賞之而去。蔡公更欲追尋,朝吳進曰:「楚王去其衣冠,勢窮力敝,多分死於溝渠,不足再究。但子幹在位,若發號施令,收拾民心,不可圖矣。」 蔡公曰:「然則若何?」 朝吳曰:「楚王在外,國人未知下落,乘此人心未定之時,使數十小卒,假稱敗兵,繞城相呼,言:『楚王大兵將到!』再令鬥成然歸報子幹,如此如此。子幹、子晰,皆懦弱無謀之輩,一聞此信,必驚惶自盡。明公徐徐整旅而歸,穩坐寶位,高枕無憂,豈不美哉?」 蔡公然之。乃遣觀從引小卒百餘人,詐作敗兵,奔回郢都,繞城而走,呼曰:「蔡公兵敗被殺,楚王大兵,隨後便至!」 國人信以為實,莫不驚駭。須臾,鬥成然至,所言相同。國人益信,皆上城瞭望。成然奔告子幹,言:「楚王甚怒,來討君擅立之罪,欲如蔡般、齊慶封故事。君須早自為計,免致受辱,臣亦逃命去矣。」 言訖,奔狂而出。子幹乃召子晰言之,子晰曰:「此朝吳誤我也。」 兄弟相抱而哭。宮外又傳:「楚王兵已入城!」 子晰先拔佩劍,刎其喉而死。子幹慌迫,亦取劍自剄。宮中大亂,宦官宮女,相驚自殺者,橫于宮掖,號哭之聲不絕。鬥成然引眾複入。掃除屍首,率百官迎接蔡公。國人不知,尚疑來者是靈王;及入城,乃蔡公也,方悟前後報信,皆出蔡公之計。 蔡公既入城,即位,改名熊居,是為平王。昔年共王曾禱於神,當璧而拜者為君,至是果驗矣。國人尚未知靈王已死,人情洶洶,嘗中夜訛傳王到,男女皆驚起,開門外探。平王患之,乃密與觀從謀,使于漢水之傍,取死屍加以靈王冠服,從上流放至下流,詐雲已得楚王屍首,殯于訾梁,歸報平王。平王使鬥成然往營葬事,諡曰靈王。然後出榜安慰國人,人心始定。後三年,平王複訪求靈王之屍,申亥以葬處告,乃遷葬焉。此是後話。 卻說司馬督等圍徐,久而無功,懼為靈王所誅,不敢歸,陰與徐通,列營相守。聞靈王兵潰被殺,乃解圍班師。行至豫章,吳公子光:率師要①擊,敗之,司馬督與三百乘悉為吳所獲。光乘勝取楚州來之邑。此皆靈王無道之所致也。 〔①要:中途攔截。〕 再說楚平王安集楚眾,以公子之禮,葬子幹、子晰。錄功用賢,以鬥成然為令尹,陽匄子字子瑕,為左尹。念蒍掩、伯州犁之冤死,乃以犁子郤宛為右尹,掩弟蒍射、蒍越俱為大夫。朝吳、夏齧、蔡洧俱拜下大夫之職。以公子魴敢戰,使為司馬。時伍舉已卒,平王嘉其生前有直諫之美,封其子伍奢于連,號曰連公。奢子尚亦封於棠,為棠宰,號曰棠君。其他蒍啟疆、鄭丹等一班舊臣,官職如故。欲官觀從,從言其先人開蔔:「願為卜尹。」 平王從之。群臣謝恩,朝吳與蔡洧獨不謝,欲辭官而去。平王問之,二人奏曰:「本輔吾王興師襲楚,欲複蔡國,今王大位已定,而蔡之宗祀,未沾血食,臣何面目立于王之朝乎?昔靈王以貪功兼併,致失人心,王反其所為,方能令人心悅服。欲反其所為,莫如複陳、蔡之祀。」 平王曰:「善。」 乃使人訪求陳、蔡之後,得陳世子偃師之子名吳,蔡世子有之子名廬。乃命太史擇吉,封吳為陳侯,是為陳惠公;廬為蔡侯,是為蔡平公,歸國奉宗祀。朝吳、蔡洧隨蔡平公歸蔡,夏齧隨陳惠公歸陳。所率陳、蔡之眾,各從其主,厚加犒勞。前番靈王擄掠二國重器貨寶,藏于楚庫者,悉給還之。其所遷荊山六小國,悉令還歸故土,秋毫無犯。各國君臣上下,歡聲若雷,如枯木之再榮,朽骨之復活。此周景王十六年事也。 髯翁有詩雲: 枉竭民脂建二城,留將後主作人情。 早知故物仍還主,何苦當時受惡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