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小說 > 東周列國志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三回 智甯俞假鴆複衛 老燭武縋城說秦(1)


  話說周襄王受朝已畢,欲返洛陽。眾諸侯送襄王出河陽之境,就命先蔑押送衛侯于京師。時衛成公有微疾,晉文公使隨行醫衍,與衛侯同行,假以視疾為名,實使之鴆殺①衛侯,以泄胸中之忿:「若不用心,必死無赦!」又吩咐先蔑:「作急在意,了事之日,一同醫衍回話。」

  〔①鴆殺:毒殺。鴆,毒鳥,入酒,成毒酒,飲酒即死。〕

  襄王行後,眾諸侯未散,晉文公曰:「寡人奉天子之命,得專征伐。今許人一心事楚,不通中國。王駕再臨,諸君趨走不暇,潁陽密邇,置若不聞,怠慢莫甚!願偕諸君問罪于許。」

  眾諸侯皆曰:「敬從君命。」

  時晉侯為主,齊、宋、魯、蔡、陳、秦、莒、邾八國諸侯,皆率車徒聽命,一齊向潁陽進發。只有鄭文公捷,原是楚王姻党,懼晉來附。見晉文公處置曹、衛太過,心中有不平之意,思想:「晉侯出亡之時,自家也曾失禮於他,看他親口許複曹、衛,兀自不肯放手。如此懷恨,未必便忘情于鄭也。不如且留楚國一路,做個退步。後來患難之時,也有個依靠。」

  上卿叔詹見鄭伯躊躇,似有背晉之意,遂進諫曰:「晉幸辱收鄭矣,君勿貳也。貳且獲罪不赦。」

  鄭伯不聽,使人揚言「國中有疫。」

  托言祈禱,遂辭晉先歸。陰使人通款于楚曰:「晉侯惡許之暱①就上國也,驅率諸侯,將問罪焉。寡君畏上國之威,不敢從②兵,敢告。」

  許人聞有諸侯之兵,亦遣人告急于楚。楚成王曰:「吾兵新敗,勿與晉爭。俟其厭兵之後,而求成焉。」

  遂不救許。諸侯之兵,圍了潁陽,水泄不漏。

  〔①暱:昵,親近。暱就上國:親近楚國。②從:跟隨。從兵,跟隨晉國出兵。〕

  時曹共公襄,尚羈五鹿城中,不見晉侯赦令,欲求能言之人,往說晉侯。小臣侯獳,請攜重賂以行,曹共公許之。侯獳聞諸侯在許,徑至潁陽,欲求見晉文公。適文公以積勞之故,因染寒疾。夢有衣冠之鬼,向文公求食,叱之而退,病勢愈加,臥不能起,方召太卜郭偃,占問吉凶。侯獳遂以金帛一車,致于郭偃,告之以情。使借鬼神之事,為曹求解,須如此恁般進言。郭偃受其賄囑,許為講解。既見,晉侯示之以夢。布封得「天澤」之象,陰變為陽。偃獻繇于文公,其詞曰:

  陰極生陽,蟄蟲開張;大赦天下,鐘鼓堂堂。

  文公問曰:「何謂也?」

  郭偃對曰:「以封合之於夢,必有失祀之鬼神,求赦於君也。」

  文公曰:「寡人於祀事,有舉無廢。且鬼神何罪,而求赦耶?」

  偃曰:「以臣之愚度之,其曹乎?曹叔振鐸,文之昭③也。晉先君唐叔,武之穆④也。昔齊桓公為會,而封邢、衛異姓之國。今君為會,而滅曹、衛同姓之國。況二國已蒙許複矣。踐土之盟,君複衛而不復曹,同罪異罰,振鐸失祀,其見夢不亦宜乎?君若複曹伯,以安振鐸之靈;布寬仁之令,享鐘鼓之樂,又何疾之足患?」

  這一席話,說得文公心下豁然,覺病勢頓去其半。即日遣人召曹伯襄于五鹿,使複歸本國為君。所畀宋國田土,亦吐還之。曹伯襄得釋,如籠鳥得翔於霄漢,檻猿複升于林木。即統本國之兵,趨至潁陽,面謝晉侯複國之恩,遂協助眾諸侯圍許。文公病亦漸愈。許僖公見楚救不至,乃面縛銜璧,向晉軍中乞降,大出金帛犒軍。文公乃與諸侯解圍而去。

  〔③昭:祖廟中左神位。④穆:祖廟中右神位。〕

  秦穆公臨別,與晉文公相約:「異日若有軍旅之事,秦兵出,晉必助之;晉兵出,秦亦助之。彼此同心協力,不得坐視。」

  二君相約已定,各自分路。晉文公在半途,聞鄭國遣使複通款于楚,勃然大怒,便欲移兵伐鄭。趙衰諫曰:「君玉體乍平,未可習勞。且士卒久敝,諸侯皆散,不如且歸,休息一年,而後圖之。」

  文公乃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