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七回 嶽鵬舉辭家應募(2) |
|
吉倩等素知嶽飛之名,且被其志誠所感,即置酒款待嶽飛。飛亦盡其情而飲,全無疑慮。吉倩忽然淚下,起謂飛曰:「我等搶掠相、磁二州,作禍深重,今受將軍來招,倘隨將軍去,雖康王見恕,今元帥所招,皆是相、磁二州豪傑,必然殺我,不如且潛身于此,苟延歲月,以盡餘喘矣。」 嶽飛又曰:「今康王以仁義舉兵,招納四方豪傑,賞罰最明,誰敢違軍令擅自殺人以報私仇者乎!」 嶽飛對天折箭為誓:「若有誤殺爾等,上天后土可鑒,予與此箭同!」 飛開諭再三,賊皆受命。內有一賊起身大怒,高叫曰:「吉大哥休聽此言而自送死!」 言罷,向前以拳劈嶽飛。嶽飛大怒,只一拳,正打著賊人左眼,血流滿面,睛珠突出,賊人倒地。嶽飛進前,左手扯住吉倩衣領,右手拔劍,謂吉倩曰:「爾等若肯從我反邪歸正,萬事皆休。若道半聲不從,爾今性命只在目下!」 吉倩驚恐,雙膝跪下曰:「願隨將軍歸順!」 其餘賊党羅拜於前,乞求寬恕,解甲受降者,凡三百八十餘人,同到相州,進大元帥府拜見康王。康王大喜,就封嶽飛為承信郎,吉情為偏校,其餘皆受重賞,此兵就與岳飛管掌。 康王遂命延禧草詔,曉頒諸郡。不數日,河北都漕運張想、京東漕運黃潛善,各領兵來會;惟中山、慶保二處被虜攻圍,不得達元帥府。康王又遣使命,招劇賊楊青、常景等皆來順應,又得萬餘眾。自是威聲大震,中原有復興之勢矣。康王克日統眾離了相州,欲速救京師之圍。大軍前抵黃河,哨馬還,馳報黃河未凍,不可渡。眾軍相顧驚愕。康王即下車步行,至河邊,密禱於天地河神,曰:「康王本為父兄受莫伸之辱,黎元罹無辜之禍,京師告急,社稷傾危,使祖宗靈氣未泯,天意複回,此河即凍,渡吾諸軍。如其不然,隨受汨沒。」 康王禱畢,忽見濃雲密佈,朔風競起,吹得岸上人馬寒不可立。片時間,風息雲開,眾人視黃河,盡皆凍合。康王大喜,速令諸軍渡河。 不移時,眾兵渡了黃河。將近開德地界,前軍報山坡後旌旗飄舞,戈戟如銀,不知何處軍馬。康王驚疑,彼軍來近中軍,主將逕迎康王。康王一見大悅,且看此人是誰?身懷忠義膽,志敵千人軍,乃磁州留守宗澤是也。因得康王草詔,統兵二千餘人,自磁州來會,正好此間相遇。康王撫慰之曰:「自離相州,已避金人追捕之厄。今日複得與留守相會,實天幸矣。」 澤笑曰:「深賀大王脫金人之禍,誠出崔府君之默佑也。」 康王亦以為然。是日,大軍進入開德府,會集各處兵馬。時信州府守臣楊祖募兵一萬、馬一千匹至,潞州知州王麟領兵一千繼至,有張竣苗傅、楊沂中、田師中皆領兵至。康王大喜,重頒賞賜,犒勞諸軍。 次日,康王車駕離開德府,將抵李固渡。哨軍回報,李固渡有金家人馬守把,不能前進。康王聞報失色,問曰:「誰可退金兵,保車駕過李固渡?」 言未畢,麾下轉過劉浩,向前言曰:「臣舉一將可退金兵,以保車駕無虞。」 王曰:「誰人?」 浩曰:「昔在相州收捕強盜吉倩者、現居承信郎嶽飛,此人可去。」 王曰:「然。」 即遣人宣過嶽飛,令將所領人馬,前往李固渡剿退金兵。賜飛盔甲、戰袍、鞍馬、兵器。飛受賜,即拜辭康王,領兵出城,依水草屯下大營,吩咐部將吉倩等曰:「金兵雖是人眾,彼以我南朝無人敵對,其志已驕,你來日初陣,須用出力,我引兵從後救應,必不致誤。如違吾令者,立斬!」 眾人得令,俱各整備出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