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七回 嶽鵬舉辭家應募(1)


  卻說相州湯陰人姓嶽名飛,表字鵬舉,世以農為業。其父岳和能勤儉節食,以濟饑者。耕田有侵其地界,和即割與之,亦不與辯。人借錢谷有負其債者,再不索取。由是鄉人皆感德之。其妻姚氏尤賢,生岳飛時,有大禽若鵬,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滿月,黃河內決,大水暴至,飛母抱飛坐在甕中,隨水衝激及岸邊,子母無事,人皆異之。

  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生有神力,十二歲時,能拽三百斤弓、八石之弩,嘗學射于豪士周同處。一日,周同聚集眾士,于平野較射。周同自逞其能,連中三矢,指謂飛曰:「若能如此,方可言射。」

  飛曰:「請試。」

  同即付其所射弓與飛。飛接過弓來,離紅心一百余步,左手挽弓,右手架箭,然飛終是力大,初弓一發破其筶,再發而中,亦連中三矢。同悅曰:「觀君之力,較君之射,當以功名顯世也。」

  飛拜謝,盡得其術,能左右射,隨發隨中,他人莫能及矣。同既死,飛每遇朔望旦,親到其墓,悲哀痛哭。嘗賣衣服與人,旋取酒肉紙燭,到周同墳上祭奠,拜哭罷,挽弓射三矢,後再拜而泣,隨埋其祭肉在墳塚之側,徘徊哀切,片時方歸。每月朔望皆如此。

  一日,其父問他要這衣服,飛終不言,以杖責之,亦無抱怨。其父候他出外,暗暗察之,才知其所為。父問飛雲:「爾所從人學射的,多有死者,為何單只泣祭于周同之墓?」

  飛曰:「向日周公獨愛我厚,不消幾日,盡教我射法。今惜其死,無以酬報,但於朔望日祭之,以盡其禮。」

  父又問曰:「墓前射三矢者為何?」

  答曰:「射三矢者,知吾射法由周君而精。」

  父又問曰:「埋祭肉者為何?」

  答曰:「此祭肉乃周君所享,飛不忍用。」

  父憐之,撫其背曰:「使爾得為時用,必作殉國死義之士。」

  飛對曰:「但將父母遺體上報國家,有何不敢為!」

  其父歎曰:「我今得子如此,則無後憂矣。」

  靖康間,見胡馬縱橫,宋兵畏縮,鄉中好漢皆來就他入山為寇。

  飛謂之曰:「大丈夫不著芳名於史冊,而為鼠竊狗盜偷生於世可乎?」乃令人於脊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大字,以示不從邪之意。後有人來尋他,就將脊字示之,以此相州豪傑多不從盜。及聞知康王在相州招募軍士,其時父和已死,乃留妻李氏侍養老母,自辭家前來應募,因投見劉浩。劉浩看嶽飛一表非俗,人材出眾,心中暗喜,因問:「壯士鄉貫、姓名?」

  飛曰:「離相州七十裡湯陰人氏,姓嶽名飛。聞康王開大元帥府,招募天下英雄,飛志圖報效,不辭勞苦而來,所期有在,故願投見。」

  劉浩曰:「壯哉其志也!」

  因問:「康王招募榜文,經掛半月,四方豪傑來應者,各專其任。賢士今來,欲得何職?」

  飛曰:「當今胡馬出入,中原播亂,得人出將入相,奠安華夏,百戰百勝,能掃開沙漠,迎還二聖,取天下如反掌,救黎民於塗炭,此飛之素志矣。至於碌碌卑任,隨時興廢者,非飛之所願也。」

  劉浩聽罷大驚,急下階,以手攜飛於上坐曰:「素聞閣下擒劇賊陶竣賈進和之名,未曾識面,今來為國出力,非獨某一人之幸,實天下社稷之幸也!我明早引見,康王必重用閣下。」

  飛拜謝。

  次日康王升府堂,眾官僚參見已畢,劉浩引進嶽飛。飛拜伏階下。浩曰:「昨日此人不憚馳驅,遠來應募,臣觀其蘊,才智充裕,實堪任用,故敢薦來見王。」

  康王看嶽飛果是壯貌魁梧,大悅,謂飛曰:「即目磁、相二州界上,盜賊猖獗,與你數百騎,前去收捕。候在有功,遂補爾官職。」

  嶽飛得令,即拜辭康王,領軍出離相州。忽哨馬報見,有賊首吉倩,聚眾數十萬,劫掠州縣。嶽飛見說,遂紮下人馬,吩咐手下:「不可亂動,待我領四人前去收捕此賊。」

  言畢,率四騎徑奔賊營。守寨門者支當不住,直到吉倩帳前下了馬,眾賊驚恐,一時不知誰人。岳飛呼吉倩等謂之曰:「如今胡虜不順天道,圍逼京師,欽宗蠟丸詔旨,命禦弟康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招兵募馬,入救京城,有功者就便升賞,爾眾人正好輔義立功,留芳史冊,積其富貴,傳於子孫,豈不美哉!如今潛居草莽之間,偷生為活,豈是長久之計?今我上奉康王令旨天下兵馬大元帥印榜,特來招諭,爾等奮其忠義,同救君父,正是轉禍為福之秋,反邪歸正之日,眾人何不自省?若不從我所勸,明日康王大發人馬剿捕,爾等得與妻女相守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