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回 李綱措置禦金人(1)


  且說李鋼自車駕輟行已後,方治都城四壁守具,以百步法分兵備禦。每壁用正兵一萬二千餘人,而保甲居民、廂軍之屬,不在其內。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坐,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凡防守之具,無不畢備。四壁各有從官,宗室武臣為提舉官。諸門皆有中貴大小使臣,分地以守。因是兵勢甚張,民心已安。

  卻說金將蓋斡離不,率領眾兵直抵城下,屯紮于牟駝岡。

  是夜,金兵大小三軍進攻西水門,以火船數十隻,順汴流相繼而下。城外喊聲大震,火光照耀天地,如同白日。李綱帥諸將臨城捍禦。有驍將霍超,率敢死士二千人,列布拐子弩,從城垛中射下,金兵近城者皆應弦而倒。金兵眾甚,沿流而下者,不可勝紀。火舡近城,綱令捷卒即以長鉤摘挹就岸,投石碎之,金兵不能近城。綱恐眾將不肯用命,親自督戰,斬獲金將百餘人。

  次日入奏事,忽報金人統大軍攻打酸棗門甚是緊急。帝聞,謂綱曰:「金兵勢大,卿以何策退之。」

  綱曰:「臣恐城上兵卒不足用,乞上禁禦班直善射者同臣往酸棗門,捍禦金兵,自有機變。」

  帝即頒詔發下禁軍千餘人,隨綱退敵金兵。綱即辭上出殿。至酸棗門幾二十裡,命軍士各于夾道委巷中行,以防賊將登城。綱軍至門,正遇賊眾金鼓連天,槍刀布密,方以短丹渡濠,豎立雲梯攻城。綱顧左右曰:「誰肯出城,先挫其堅陣?」

  言未畢,一將應聲而出。綱視之,乃健將霍超也。綱即令二百善射者付之。超全身披掛,放開南門而出,正遇金將斡離不弟蓋斡強率金兵五百餘人,長槍短槊,一齊攻入。霍超抖擻威風,一擁殺入。二百班直軍並隨而進,無不以一當百。

  金兵失陣,望後便退。李綱于城上見金兵小卻,仍命班直乘城射下,金兵死者不計其數。將近黃昏,左側始鳴金收軍,金兵退走二十裡矣。綱重賞超等,激勵其下。因是,將士皆賈勇而前。

  次日,斡離不大聚胡兵,乘筏渡濠而進。綱督戰之際,見金兵近者,以手炮檑木擊下,遠者以神臂弓射之,金兵皆不敢近。主將斡離不怒曰:「宋將止有一旅之師,尚不能取勝,倘四方勤王之眾一集,我輩無遺類矣。」

  自鳴鼓而前,胡兵從後擁至。綱命馬忠率京西壯士數百人,舉火縋城而下,燒其雲梯數十座。超首迎胡將黑龍大王,超喊聲如雷,一刀揮下,斬於城下。從兵各奮勇爭先,斬獲酋首十餘級,皆耳有金環。蓋斡離不終是勢大,複聚兵攻陳橋、封丘、衛州等門。而酸棗門困打尤急,虜將箭射上城如蝟毛。綱督戰,士卒亦有中傷者,皆厚賞之。時帝在祥曦殿,聞報,即遣中使,至綱軍中勞問。綱得上御筆褒諭,並給內府酒、銀椀、彩絹等,即頒與將士。人皆歡呼,願以死鬥,自卯至申,殺虜賊數千人。蓋斡離不知守城有備,不可以攻,乃鳴金收軍,退師二十餘裡,與其下議曰:「我軍今深入其地,不能得進,此乃大失機也。不如乘宋王初立,因人請與講和,若得滿吾所求,漸且退師。候退機會,又作計較未遲。不然四下兵集,吾何以當之。」

  眾皆曰:「此計大妙。」

  次日,遣一能言使者直入都城議和。

  卻說上在崇政殿,與眾臣商議敵禦金兵之策。閣門大使奏知:「有金國遣使來議請和。」

  欽宗聞奏,即頒詔命侍官引使入對。使者朝拜訖,出斡離不書進呈,道其統帥犯中國之意,「聞上內禪,願複講和,乞遣大臣赴軍前,議如何處和。」

  帝召群臣議之,曰:「此事如何處斷。」

  李邦彥曰:「金兵勢逼,勤王之眾未暇,莫若割地請和,庶救一城生靈。」

  李綱奏曰:「金兵不識時務,孤軍入我深地,數日交兵,彼屢挫其鋒,正恐四下兵會,故有遣使請和之議。乞聖明鼓勇三軍,再延數日,金兵知吾有備,仍慮勤王師集,是自取其敗也,豈可與之和哉。」

  上曰:「朕日前因避狄之難,惟恐其不和,因卿力阻不果行。今幸彼自求和,何不可之有。」

  李邦彥力請議和,帝意遂決。因顧問眾臣:「誰可為使往金營議和?」

  眾臣皆未有應者。李綱出奏曰:「臣願往。」

  上曰:「卿方治兵,不可行。」

  只命李棁奉使金營,仍令鄭望之、高世則副之。李棁既得旨,即受命出朝,往金營不提。李綱候李棁出,因奏曰:「臣欲奉使往議和,主上不允何也?」

  上曰:「卿性剛直,不可以往。

  今遣李棁奉使,實因其通朕願和之意也。」

  李綱曰:「今虜氣方銳,吾大兵未集,固不可以不和。然所以和者,得策則中國之勢遂安。不然禍患未已。宗社安危,在此一舉。臣懼李棁為人柔懦,恐誤國事也。且今狄之性貪婪無厭,又有燕兵狡獪以為之謀,必且張大聲勢,過有邀求,以窺中國。如朝廷不為之動,措置合宜,彼當戢斂而退;如朝廷震懼,所欲一切與之,彼知中國無人,益肆覬覦,憂未已也。先安然後應,安危之機,願陛下審之。」

  帝曰:「卿言極善,更須整飭三軍,以防不測。」

  綱承旨退出。

  卻說斡離不自遣使命入城議求和以後,每日操練胡兵,以候消息。是夜,金營太史官報知斡離不雲:「帝星複明,正映都城北隅,宋朝國祚未滅。」

  斡離不聞說,大不悅。忽報宋欽宗使李棁來至。斡離不聽得南朝有使命來,即擺列人馬,卻似冰山;安布營壘,猶如鐵壁。斡離不正南面坐下,李棁唬得身不敢舉,頭不敢抬。斡離不端坐帳中喝雲:「爾今京城破在頃刻之間,我如今收斂大兵,駐紮於此,不攻城者,因爾主人年幼,才方即位,我欲存爾趙家宗社,其恩 不小。爾既來求和,要我退兵,則當送我犒勞三軍之物: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戰馬一萬匹,耕牛一萬隻,五色紵絲一百萬疋。尊我『大金皇帝』,爾稱『宋國主小侄趙桓』,百官皆稱臣;剖中山府、太原府、河間府三鎮與我,仍使一個親主與一個大臣為質,送我過河。如此我兵方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