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小說 > 東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二回 桓帝誅賢寵宦官(3)


  安帝少號聰敏,及長,多不德。而太后久不歸政,帝乳母王聖,小黃門李閏,常譖太后兄悝等,言欲廢帝立平原王。帝每忿懼。及太后崩,令有司奏悝等大逆無道,諸鄧皆廢為庶人,騭以不與謀,但免特進,遣就國,悉籍沒其財產。諸鄧歸郡縣,逼迫皆自殺,騭與子鳳並不食死。惟騭弟宏之子廣德甫德,以母閻後戚屬,得留京師。時大司農朱寵,痛騭無罪遇禍,乃肉祖輿櫬,上疏曰:

  「伏惟和熹皇后聖善之德,為漢父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功成身退,曆世外戚無以為比。而橫為宮人單辭所陷,罪無申證,獄不訊鞠,遂令騭等罹此酷濫,一門七人,並不以命,屍骸流離。逆天感人,率土喪氣。」云云。

  帝意頗悟,乃譴讓州郡擅自逼迫,令還葬舊塋,遣使者祠以中牢。後順帝追感太后恩訓,湣騭無辜,乃詔複騭宗親朝見如故事。除騭兄弟子及門從十二人為郎中。擢朱寵為太尉,錄尚書事。鄧氏自中興後,累世貴寵,共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初太傅鄧禹歎曰:「吾將百萬之兵,未嘗妄殺一人,後世必有興者。」

  子孫複能恪守祖訓,其久盛不亦宜乎!

  閻後以才色見寵,安帝元初二年立為後。專房妒忌,帝幸宮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鳩殺李氏。鄧太后崩,兄顯及弟景、耀、晏並為卿校,典禁兵,與朝權。後遂與江京、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為為濟陰王。明年春,後從帝幸章陵,帝道疾,崩于葉縣。後、顯兄弟及江京、樊豐等謀曰:「今晏駕道次,濟陰王在內,公卿立之,還為大害。」

  及偽言帝疾甚,徙禦臥車,行四日還宮。明日,詐遣司徒詣郊廟告天請命,其夕乃發喪,尊後日皇太后,臨朝。以閻顯為車騎將軍。太后欲久專國政,擇立幼年,乃迎立章帝孫濟北王子北鄉侯懿即帝位。顯等遂誅樊豐,廢耿寶,乳母王聖等皆死徙。顯等成福自由。

  北鄉侯立二百日,疾薨。閻顯、江京等白太后,秘不發喪,而更徵立諸王子。未至,中黃門孫程等十九人合謀殺江京等,立濟陰王,是為順帝。顯、景、晏及黨與皆伏誅。遷太后于離官,封十九人為侯。

  帝立六年,立梁貴人為皇后,梁商女也。以商為大將軍,商子冀為河南尹,少子不疑為奉車都尉。時小黃門曹節等用事于中,商遣二子與為交友。而宦官張逵等忌其寵,反譖陷商。帝不信,張逢等伏誅。及商死,以冀為大將軍,不疑為河南尹。冀為人鳶肩豺目,縱暴自恣。帝遣杜喬、周舉、周栩、張罔等八人分行州郡,表賢黜貪,張綱獨埋其車輪不行曰:「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遂劾奏冀、不疑以外戚專肆,宜加大辟。帝知綱直,而不能用。李固對策,請除阿母之封,損外戚之權,罷宦官之任。朝廷肅然,以固為議郎。

  帝崩,太子炳即位,年二歲,曰沖帝。梁太后臨朝,以李固為太尉。沖帝立一年,崩。徵清河工蒜,渤海王鴻之子纘至京師。蒜為人嚴重有法度,公卿皆歸心焉。李固謂梁冀曰:「今立帝,願詳察周、霍之立文、宣,戒鄧、閻之利幼弱。」

  冀不從,與太后定策,禁中立纘,是為質帝。蒜罷歸國。

  時揚、徐劇賊,寇擾州郡,西羌、鮮卑及日南蠻夷,攻城暴掠。太后夙夜勤勞,乃委任李固等,拔忠良,斥貪惡,故海內獲安。而梁冀深忌嫉之。奸佞既怨,又希冀旨,遂共作飛章陷固。太后不聽。質帝時年八歲,少而聰慧,嘗因朝會,目梁冀曰:「此跋扈將軍也。」

  冀聞深惡,遂鳩殺帝。及議立嗣,李固、杜喬皆議立蒜。冀乃忌蒜嚴明,乃迎立蠡吾侯志,是為桓帝。而誣殺李固、杜喬,並貶徙清河王蒜自殺。李杜既死,內外喪氣,群臣側足而立。冀益暴橫。

  冀妻孫壽色美而香為妖態,能制禦寞,冀寵憚之。冀大起第舍,壽亦對街為宅,殫極土木,互相誇兢。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宏農,東界滎陽,南極魯陽,北達河淇,近含山藪,遠帶丘荒,周旋封域,殆將千里。又起別第於城西,以納奸亡。或取良人,悉為奴婢,至數千人。冀愛監奴秦宮,得出入壽所,壽因以私焉。宮內外兼寵,威權大震。孫氏宗親,為侍中、卿校、郡守者,亦十餘人。皆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他罪,閉獄拷掠,使出錢自贖,貨物少者,至於死徙。

  帝以冀有援立之功,崇以殊典,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機事大小,莫不諮決。朝臣忤意,輒如斬殺,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帝不堪之,遂與中常侍單超等謀,使尚書令尹勳待節勒丞郎以下,皆操兵守省閣。黃門令具援將左右都侯劍戟士與司棣校尉張彪共圍冀第,使光祿勳袁盱持節收冀大將軍印緩。

  冀及妻壽即日皆自裁,悉收諸梁及孫氏中外宗親送詔獄,無長少,皆棄市。其他所連,及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數十人,故吏賓客兔黜者三百餘人,朝廷為空。收冀財貨,斥賣,合三十餘萬萬,以充王府用,減天下稅祖之半,散其園囿,以業窮民。百姓莫下稱慶。帝封畢超等五人為侯。又封小黃門劉普等八人為鄉侯。

  自是權歸宦官。天下名士,號為黨人。李膺下獄,陳著策免。迨靈帝即位,李膺傳天子詔,竇武、陳蕃共秉朝政。時宦言曹節、王甫等弄權,武、蕃欲誅之,而節等反矯詔殺武、蕃,李膺自詣,皆死。宦官複奏鉤於党人,死者百余人。

  郭林宗私慟曰:「《詩》雲:『人之雲亡,邦國殄瘁。』漢室滅矣,但未知瞻烏爰止於誰之屋耳。」

  想古好臧否人物,而下為危急激論,故能處濁世而怨禍不及焉。初,桓帝時陳蕃嘗薦處士徐樨、姜肱、袁閎、韋著、李曇,上備禮徵之,皆不至。又稱魏桓,其鄉人勸之行,桓曰:「後宮千數,其可去乎?廄馬萬匹,其可減乎?左右權豪,其可去乎?皆對曰:「不可。」

  桓乃慨然歎曰:「使桓生行死歸,于諸子何有哉。」

  遂隱身不仕。

  按安帝、順帝在位皆十九年,桓帝二十二年,靈帝二十三年,獻帝雖在位三十年,播遷之餘,徒為曹操所挾以令諸侯耳,有《三國志》,在故靈帝以後,不復縷述。

  (本書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