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英雄傳奇 > 飛龍全傳 >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3) | |
|
|
何延錫道:「元帥疑之太過,何日可勝周師?」 遂不聽其言,領兵五千,私下出關,殺奔周營。李重進見了,故作慌張,拔寨而起,三軍故意叫苦,盡棄槍刀而逃。何延錫見此情形,心中大喜道:「今日天賜我成功也。」 即便驅兵掩殺。將及五裡,忽聽得一聲炮響,林子裡伏兵齊起,長槍巨斧,衝殺出來,當頭一將,乃是曹英,大喝道:「賊將往那裡去?」 揮刀劈面砍來。何延錫大驚不迭,急舉手中刀來迎。未及五合,曹英手起一刀,斬延錫于馬下。周師勢盛,唐兵大敗。匡胤領兵抄出襲殺,乘勢攻打壽州。劉仁贍力不能支,只得帶領殘兵,退守泰州去了。匡胤遂取了壽州。 李重進曹英回兵,會合於城中,迎駕到壽州駐紮。匡胤率眾將等朝見道:「賴陛下洪福,已取壽州。」 世宗大悅道:「二禦弟建功不小,朕心嘉悅。」 匡胤複奏道:「李重進兵馬據守淮河,不宜輕動。李谷安住正陽,亦是要緊,臣願督兵,徑取清流關,以得勝之兵,回取滁州,則南唐指日可破矣。」 世宗道:「禦弟之策甚善。」 匡胤辭駕,提兵至南界關,總兵官董清接進參見。匡胤問道:「南唐可有人馬來犯關麼?」 董清道:「清流關守將姚鳳皇甫暉,不曾犯界。只有同守的一僧,名文修和尚,驍勇非常,又有金鐃,十分利害,幾遍前來攻打。眾將恐有疏失,不敢出敵,只惟緊守而已。若元帥不早親來,此關終於難守。」 匡胤道:「彼若有人來犯,爾可依舊嚴防,俟我明日出兵破他。」 次日,匡胤升帳,眾將上前參見。早有探子報進城來:「外有一和尚討戰。」 匡胤遂問兩行眾將:「誰去會他?」 只見旁邊閃出一員上將,應聲道:「末將不才,願見一陣。」 匡胤視之,乃是御前都尉將軍王壬武,系鐵槍王彥章之孫,善使一條渾鐵槍,有萬夫不當之勇,生得身長一丈,黑面黃須,立於帳下,要去出戰。匡胤大喜道:「將軍出去,須要小心。」 王壬武應聲:「得令。」 出了中軍,結束停當,提槍上馬,領兵三千,放炮出關,擺開陣勢。看那對陣一個和尚,但見: 頭戴一頂金線毗盧帽,身穿一領盤龍黃袈裟。腰懸一口吹毛戒刀,手執一根渾鐵禪杖。足穿麻履,身坐紅駒。面目猙獰,不諳蒲團趺坐。行為凶勇,只知行伍衝鋒。 那文修和尚一馬當先,大聲喝問:「來將何人?」 王壬武道:「賊禿聽著:吾乃大周天子駕前大元帥南宋王帳下都尉大將軍王壬武便是。賊禿你也留下名來,俺好記功。」 文修道:「不須問得,洒家乃南唐王駕下護國禪師,法號文修。汝今枉來送死,洒家當與你解脫。」 王壬武大惱,拍馬上前,一槍照文修刺來。文修舉禪杖急忙招架。二人大戰有三十回合,文修抵敵不住,攔開王壬武之槍,回馬落荒而走。王壬武拍馬追來。文修聽後面鑾鈴響近,就伸手往袋中取出一扇金鐃,叫聲:「佛祖爺爺,弟子今日要借法寶了。」 說罷,將金鐃拋在空中,紅光如電,射人眼目,照著王壬武頭上劈來,勢如飛燕。王壬武一見,慌忙無措,躲閃不及,早被一劈,翻身落馬,可憐死於非命。正是: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敗兵報入關中,匡胤聞之大怒,便問:「誰敢出去與王壬武報仇?」 眾將皆懼金鐃利害,都不應聲。匡胤怒氣填胸,叫聲:「備馬!」 實時全身披掛,上馬提刀,帶領眾將出關,來到陣前。文修正在討戰,只見關內擁出一將,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心中暗自稱異,上前問道:「來者莫非南宋王麼?」 匡胤道:「既知我名,尚敢逞強助惡,傷吾愛將,情實可恨!吾今誓必斬汝,莫要後悔。」 文修大怒,催開戰馬,舉杖就打。匡胤搶刀撲面交還。二人戰至二十餘合,那文修虛晃一杖,回馬詐敗而走。匡胤大喝道:「賊禿往那裡走?」 隨後趕來。趕有三裡之外,文修照前祭起金鐃,照匡胤頂上劈來。匡胤看見,把頭一低,叫聲:「不好,吾命休矣!」 心中一急,泥丸宮早現元神,只見這赤須火龍伸爪,把金鐃抓住,不得下來。文修見了大驚,道:「原來南宋王乃是真命,我幾乎逆天,壞了大事。」 遂把金鐃收了回來,下馬立於道旁。看官,那匡胤頂現真龍,難道沒有兵將看見?兵將既見,訴知世宗,那得不疑?不知匡胤追趕文修,已有數裡之遠,這些軍士落在後面,未曾上來,又不存心,自然不曾看見。這正是: 聖主有百靈呵護,賢臣致諸福維持。 當下匡胤轉眼醒來,見文修立在旁邊叫聲:「真主休罪。山僧不識天理,幾乎妄行,從此不敢再犯矣。」 匡胤見此光景,不知所以,只得答道:「長老既已出家。何不歸山焚修,在此紅塵圖甚功名富貴?」 文修道:「真主有所未知。山僧原是陝西風雪山演教寺住持,只因殿宇坍塌,佛像淋漓,山僧立願修建,特地下山募化於南唐主。蒙唐主許下周兵退去,差官建造,為此前來助他。不想今日遇了真主,險些山僧獲罪於天,無可解脫。」 匡胤道:「長老既然募化而來,休管兩邊閒事,且請回山。期在事平之後,不才當來裝金建寺,獨力成全,決不虛謬。」 文修大喜稱謝,即便棄下馬匹,飄然去了。匡胤勒馬回程,將次半路,見前面兵將蜂擁而來。那眾將接著匡胤,便問追趕和尚消息。匡胤道:「被我良言解勸,已棄此歸山矣。」 眾將各各歡喜,簇擁回關,設席稱賀。 次日,匡胤領兵直抵清流關外,放炮安營。探馬報入關中,皇甫暉與姚鳳商議道:「壽州已被周師所得,文修長老一去無音,今周兵又來攻城,恐非其敵,不如撤兵退保滁州,拆橋自守,方可萬全。」 姚鳳道:「不可。此關乃必爭之地,若不守此而退護滁州,周師攻取,如何抵敵?」 皇甫暉不聽其言,竟撤兵向滁州去了。消息傳入周營,匡胤不勝之喜,對馬全義道:「此天助吾也。此賊以此關為不足惜,退守滁州,斷橋自保,真不知兵者也。蓋滁州非沖藩之地,吾既得清流,千軍萬馬,豈懼滁州一橋乎?公可引五千兵,實時取木作筏,乘彼未定,吾軍掩至,破之如拾草芥耳。」 馬全義領令去了。於是,匡胤親率大兵,相繼而進,採取滁州。有分教——攻一城,拔一城,勢如破竹;戰一陣,勝一陣,形似吹灰。正是:天意既經厭偽命,人心自是向興朝。 畢竟趙匡胤怎的取城,且看下回分解。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