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英雄傳奇 > 飛龍全傳 >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2) | |
|
|
世宗聽奏,悅而從之,即下詔書道: 蠢爾淮甸,敢拒大邦,盜據一方,僭稱帝號。晉漢之代,寰海未寧,而乃招納叛亡,朋助凶逆。昔日金全之據安陸,守貞之叛河中,大起師徒,來為應援,迫奪閩越,生靈塗炭。至於應接慕容,憑陵徐部,沐陽之役,曲直可知。勾引契丹,入為邊患,結連西蜀,實屬世仇。罪惡難名,人神共憤。 詔下,御駕親征。仍諭王景向訓徐圖取蜀之計。即日拜匡胤為元帥,高懷亮為先鋒,李谷為左右救應使,韓令坤督運糧草,李重進等十二人隨軍征進,點閱大兵二十萬,擇日起行。匡胤傳下軍令,命大將李谷李重進領兵先取滁州、揚州、泰州等處,以分其勢,自領大兵由南界牌關而進。分撥已定,諸將整頓先行。然後世宗命范質王朴同理國政,留高懷德監軍守城。克日車駕離汴京,繼前兵進發。但見征雲黯黯,殺氣濛濛,戈戟如林,旌旗似霧,有詩為證: 征旗南指北軍來,戰鼓頻敲震地雷。 此去鷹揚成偉績,管教兵勝凱歌回。 大軍一路無詞,不日已至南界關。關主總兵官董清預備行宮,前來接駕。君臣進關住下。 早有哨馬報入南唐。唐主大驚,急召眾臣商議退敵之策。文武俱各無言,惟有元帥劉仁贍辭氣從容,近前奏道:「主上且勿驚慌,自古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往時大王要救西蜀而霸一方,不意事機不密,先被周師入境,今若張皇無策,豈不被蜀人恥笑?為今之計,正宜大興六師,與周將拒敵。至於成敗,未可知也。」 唐主聽其言,即以劉彥真為統軍節度使,劉仁贍為清淮節度使,領兵五萬,至淮揚二州與周師拒敵。又命國師文修和尚督兵五萬,到清流關救應。那劉彥真領兵至鳳陽淮西,備列戰船數百號于淮河,以攻周之浮梁,旌旗相接,兵勢大振。 周將前軍李穀,因攻壽州不下,又聞唐兵已至淮西,大布戰船,遂與眾將議道:「我軍素來不習水戰,若他斷我浮梁,背腹受敵,無可生之路。不如退守浮梁,待聖駕到來,再行進取。爾等以為何如?」 諸將議論不一,或欲乘勢邀擊,或欲退守浮梁。李穀猶豫未決,差人具奏世宗,一面移兵退守浮梁。世宗得奏,急差官止住李穀,不要退兵。又差大將李重進領兵直趨淮上,與唐兵接戰。重進因糧草未集,不能前進。李谷聞知,急差人奏于世宗道:「南唐戰船連日進淮,水勢日漲,萬一糧草未集,所為大慮,願陛下駐輦陳州,待李重進兵馬到來,臣與他渡淮,探彼戰船,可禦浮梁,立具奏聞,萬勿輕進。不然,厲兵秣馬,秋去冬來,使彼疲於奔走,然後一鼓而可擒也。」 世宗得奏,對匡胤道:「李谷之計亦可然之。」 匡胤道:「太緩。今兩敵相遇之際,勢成騎虎,豈宜有待?陛下且優詔答之,使其與重進合勢迎戰,必收全功。」 世宗允諾,即下詔示之。 卻說唐將劉彥真聞知李谷退守浮梁,心中甚喜,欲引兵直抵正陽。劉仁贍與池州刺史張全約力止道:「我軍未到,彼兵先退,是畏公之威也,何必與戰?萬一有失,追悔無及。」 劉彥真不聽,自引所部兵馬而行。仁贍與張全約道:「劉公不聽我言。此行必敗。我與公只宜登城而備,庶無所失。」 全約從其言,即領兵將靠淮而守。此時李重進得詔,引兵渡淮,與唐將交戰。劉彥真兵馬屯于安慶,連營十數裡。李重進登高望見,對眾將道:「如此兵馬,破之甚易。」 乃令部將曹英引兵三千,從上流而進,出其不意擊之,必獲全勝。曹英得令,引兵去了。 次日,李重進結陣以待。劉彥真提槍拍馬而出,手指重進罵道:「無知豎子!好好退兵,免受殺戮,不然,叫你頃刻亡身。」 重進大怒,掄刀直取彥真。彥真正待接戰,背後踴出一員大將,名叫張萬,大叫道:「主將且休動手,待小將生擒此賊。」 說罷,吼聲如雷,手提大斧,殺奔前來。兩下吶喊,戰鼓頻敲。二將刀斧並舉,約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重進佯敗而走,張萬隨後趕來。重進見張萬來得較近,按住了刀,彎弓搭箭,背放一矢。張萬未曾提防,躲閃不及,應弦而倒,可憐一員勇將,死於非命。有詩贊李重進道: 射柳穿楊藝術奇,當時敵將竟難支。 臨兵入陣山川暗,斬將歸營日色低。 劉彥真見折了張萬,心中大怒,挺槍來戰。重進回馬相迎。二將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戰有百十餘合,勝敗未分。忽聽一聲炮響,曹英引三千生力軍從上流殺來。彥真料不能勝,勒馬便走。曹英乘勢追來,唐兵大敗。彥真走不數裡,又見山坡後旗幡招展,金鼓喧天,一彪軍沖出,當頭一將,乃是李谷步將王成,因領兵來與重進會合,見唐兵敗來,即便阻住去路。彥真進退不得,只得與王成死戰,未及三合,彥真坐馬力乏,前蹄一失,把彥真顛翻在地,被周兵趕上,亂刀砍死。有詩歎之: 堪憐慣戰傑英儔,兵刃齊攻血逆流。 早識貪功偏喪命,何如保守萬全謀。 李重進聽知劉彥真被殺,引兵急進大殺,唐兵死傷殆盡,掠其輜重盔甲不計其數。 劉仁瞻見勢不諧,收拾彥真部下殘兵,同張全約及所部之兵退守壽州,星夜差人告急于唐主。唐主聞劉彥真全軍盡沒,驚得魂不附體,急召眾臣商議。樞密使陳景文奏道:「周師奮勇而來,彥真新喪,若與之戰,吾軍必敗。主公可命大將屯守清流,以拒周兵。」 唐主依奏,即差大將皇甫暉姚鳳二將領兵一萬,往清流關同國師屯紮,以拒周兵。二將領旨,帶兵而去。 卻說李重進奪了鳳陽城,差人于世宗處報捷。世宗大喜,即加授重進為都招討,敕令進兵取壽州。重進得旨,引兵來取壽州,離城五裡下寨。次日,重進領兵至城下,分撥攻城。那城上灰瓶炮石如雨點打下來,把重進之兵打傷無數。當時一連攻了二十餘日,城不能下。 重進悶坐帳中,無計可施。忽報元帥趙匡胤引兵來助。重進接見,訴知城郭堅固,劉仁贍善守,急切難下。匡胤便往城下看了一遍,對重進道:「如此堅固,更兼善守,待老吾師。當用奇兵以破之,汝可引部兵離城十五裡屯紮,詐言軍中缺糧,故為退兵之狀,可選精壯軍士埋伏要路,待他追來,伏兵殺出,我再以精兵過擊,前後夾攻,城可下矣。」 重進依計而行。 次日,探馬報入城中,言周師一夜退去,不知何故。劉仁贍差人出城於四處打聽,回報道:「他軍絕糧,故此回軍,恐我軍追趕,在十五裡之外紮營,為緩兵之計。」 當下都監何延錫挺身而出道:「周師糧盡而去,乃實情也,元帥當出兵追之,使彼不敢再來。」 仁贍道:「周將詭計極多,莫非有詐?量此決是誘敵之計,不可追也。」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