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俠義小說 > 永慶升平後傳 | 上頁 下頁 | |
第三十八回 馬傑戲耍侯化泰 英雄偷探龍峒山(2) | |
|
|
張大虎站起身來,說:「侯大哥,我這條命是不要了,我到小竹子山,替我眾位朋友報仇!」說罷,轉身就走。侯化泰說:「你回來!他們大眾一個也沒死,都在湖耳山鐵善寺內。」他這裡說著話,張大虎早去遠了。侯化泰說:「這個人太實心了,我說什麼他信什麼,不免我追他去吧,倘要落在賊人之手,倒是我的過處。」說罷,站起身來,往外就追,出離了這座清化鎮,並不見張大虎往哪邊去了。自己無奈,回到店中,越想自己這個事情做得不好,「倘若張大虎死在小竹子山,如何對得起王天寵與眾位?」自己酒飯也不吃了,算還了店飯帳,打算明日一早起身,到小竹子山前去探訪張大虎的下落。安歇睡覺,一夜晚景無話。 次日清早,出了德興店,要上小竹子山,自己也不明白道路,料想往正南走沒錯。走到天有晌午之時,前面有一座大鎮店,進了北村口一直往南,走到十字街,見這裡人煙稠密,路東有一座酒飯館,字號是「宴芳樓」。進去一看,上首是櫃,下首是灶,一直往後,靠東邊往南,上瞭樓梯,上面一看,是臨街六間酒樓,上面都是金漆八仙桌椅、條凳,牆上名人字畫、挑山對聯,畫的都是山水人物,倒也清雅。侯化泰靠西窗戶找了一張桌子落座,叫過賣前來,要酒要菜。問過賣:「這座鎮店叫什麼名字?」過賣說:「叫七寶鎮。」侯化泰聞聽,說:「是了,此處就叫七寶鎮。今天有什麼熱鬧?」 小二說:「今天我們這裡祖師爺收童子兵。」侯化泰問:「是哪位祖師爺?姓什麼?」過賣說:「那位祖師爺姓蔡,名文增,別號人稱勸善會總,就在這正西。」侯化泰問:「怎麼叫收童子兵哪?」過賣說:「你老人家原來不知道哇?我叫劉快嘴,我是最愛說話。你老人家這樣,許是遠方來的。我告訴你吧,我們這裡屬昭通府管,都是天地會八卦教所轄之地,家家都有戶口冊子,祖師爺按戶要人,共要童男五十名,童女五十名,都要過十歲以外的,加要送去童男一名,給白銀五十兩,每個童子都是管吃管穿,每月初一、十五日,放工一天。如要家中有小孩子不送來,被祖師爺查出,滅門之禍。今日在這七寶鎮的正西,你看那裡搭著席棚,四外有兵護守,今日正午點各。那些個小戶人家都願意把兒子送了去,那些大戶人家都捨不得骨肉分離。今日也有哭的,也有笑的,你老人家去到那裡看熱鬧去吧。」 侯化泰一聞此言,緊吃了幾杯,算還了酒飯帳,下了酒樓,一直往西,到了村口以外。只見路北高搭席棚,四外有繩兒攔截,不准閒人進去,兩旁瞧熱鬧的,人山人海。這些個八卦教匪之兵,俱都是白綾子纏頭,身穿青號坎,白邊白月光,都是軍力精壯之人。此時蔡文增尚未來到。正西有一裡之遙,正是龍峒山口,南北直立兩個大山峰,山坡插滿了旌旗,分青、黃、赤、白、黑,槍刀密佈,殺氣騰騰。往南一看,東西一道大江,水花滾滾,白浪滔天。那金沙江北岸上是水師連營,明分八卦營寨,裡面出入有門,進退有法。 侯化泰正在觀看,忽見正西山口,號炮驚天,由龍峒山闖出一營馬隊,約有五百之眾,都是頭戴三角白綾巾,繡團花分五彩,勒著銀抹額,二龍鬥寶,迎門一朵茨菇葉;都是粉綾色箭袖袍,上繡一枝梅的花朵,腰系絲鸞帶,肋下佩刀,足下薄底快靴,坐騎快馬,鞍轡鮮明,懷抱長槍,明晃晃,有一尺多長的槍頭兒,通紅的槍桿。馬隊過去後,跟著五百步隊,都是粉綾色卒巾,身穿號坎,懷抱四尺多長的斬馬刀。步隊過去,後面就是十六個道童兒,手打著金鎖提爐,後面有一乘八人大轎,敞著轎簾,看的真切。見裡面端坐著一個老道,頭戴紫緞色九梁道巾,身穿紫緞色一件道氅,上面鑲嵌金八卦,分 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中間太極圖,足下高腰襪子,厚底雲鞋;肋下佩一口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金挽手,黃絨穗飄擺;面如紫玉,兩道掃帚眉,斜飛入鬢,一雙虎目圓翻,二目神光爍爍,皂白分明,高顴骨,三山得配,四方口,海下花白鬍鬚,看年歲,足有花甲以外。後面跟定四員大將,各跨坐騎。侯化泰一看,正南上騎馬的,正是大耗神梅峰、逍遙會總張寶任、太平會總任鳳姣。後面還有一個蔡文增的徒弟八河龍王呂道明。侯化泰看夠多時,心中一動,想要拉單刀過去刺殺蔡文增。不知吉凶如何,旦看下回分解。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