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梁武帝西來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四回 柳慶遠乘霧破荊山 昌義之潛兵襲下蔡(2)


  不一時,各處延燒,鬧動城中百姓皆來救火,又紛紛傳說是梁兵放的火,知有內應,一齊驚慌,不敢來救。城上兵卒見這火燒得利害,各要回家救火,遂無暇守城,驚慌奔走。紀良、張立俱禁壓不住。誰知昌義之在日間已將二百兵卒扮了東陽百姓,混入城中埋伏,只聽火起為號。今見火起,便一齊奪住了南門,砍翻魏兵,開了城門。城外呂僧珍、昌義之見城中火起,知事已成,遂引兵殺至城下。忽見城門啟處,遂一擁殺入。張立只保著紀良殺開血路,奪著西門,亦望壽陽逃去了。呂僧珍、昌義之連得二城,不勝歡喜,遂使人報知蕭宏去了。

  且說李憲擁著大兵日與梁將交鋒,不分勝負。早有哨馬報來,說梁主親引軍馬五十余萬,戰將千員,攻破睢陵、荊山,又連破十餘州郡,不久進攻壽陽。李憲聽了大驚,只得與楊靈胤商議禦敵之策。楊靈胤道:「蕭衍覬覦壽陽,蓄心已久,恨無可破之時。今從睢陵而入,剪削左右,壽陽危如懸卵,元帥作速上奏,增兵應敵,方為上策。」

  李憲正欲遣人上表,忽下蔡守將逃來,其餘兵將陸續逃至。忽又報東陽已失,李憲方大驚失色,只得連夜草成奏章,求魏主發兵遣將。魏主見表大驚,不多日各邊上飛報接踵而來,連失數郡,朝臣十分著急,只得奏請魏主,起行台酈道元都督、河間王琛、安樂王鑒與兵馬五十萬,征取各處糧草協助李憲共守壽陽。三人奉旨而來不題。

  卻說梁主同著柳慶遠破了荊山,又遣馮道根破了狄城,陳剛破了琅邪,王茂拔了曲陽,秦瀛、曹景宗襲了司吾城,一時軍威大振,附近小城皆望風歸降。梁主大喜,即以才能久著者任之。柳慶遠見有可攻之機,遂請梁主進兵,望壽陽而來。此時李憲見報,知魏主遣了二王領大軍來鎮守,心中大喜,遂拔寨退回城中。不一日,酈道元等入城。一時壽陽城中兵多將廣,糧草豐足,將壽陽城料理的內外十分堅固。李憲遂又引兵出城,欲與蕭宏決戰。梁兵將雖然接戰,今有眾寡之分,軍士俱懷畏怯,遂連敗數陣,退下有五十餘裡。

  蕭宏欲引兵到東陽去屯駐,以圖恢復。忽哨馬來報,梁主大軍已離不遠矣,蕭宏一時歡喜。不一日,梁主中軍已到,蕭宏領著眾將朝見梁主,遂奏以「連戰不和,今眾寡難敵,欲就東陽以待陛下全軍。」

  說罷再三請罪,梁主寬諭一番,遂將蕭宏之兵合併,又使人去傳示東陽、下蔡兵來會合。柳慶遠整飭軍兵,共計有七十余萬。不一日,拔寨而起,往壽陽進發。你看他這番兵馬十分整齊,但見:

  旌旗奪目,殺氣迷空。明晃晃劍戟槍刀,光燦燦叉錘鞭銅。三軍跳躍,猶如猛虎下高山;萬馬齊嘶,好似蛟龍翻大海。巡營小校氣昂昂,瞭哨兒郎雄糾糾。先行引道,逢山開路迭橋;梁元帥中軍,遇事持籌施號令。團牌短棍護糧草,硬弩強弓排陣腳。今日惡曜臨凡,奪旗斬將;異時功成受賞,列土分茅。

  大小三軍,望著壽陽漫山遍野而來。早有魏軍哨馬打聽的實,忙報入中軍,啟上元帥道:「實打探得梁兵七十余萬,已到豐城立寨,望將軍早作準備。」

  李憲等移兵在竹裡安營,共立了四寨。兩邊各打戰書,約定時日交戰。到了交戰這一日,三通戰鼓頻敲,兩下炮聲不絕。不一時,兩陣上各擁出將士,直出陣前。只見李憲全身披掛,躍馬掄槍,大喝道:「梁魏本無仇隙,屢屢進兵,戕害人民,是何道理?」

  只見梁陣上擁出柳軍師來,身穿素服,頭戴一字逍遙巾,仗劍騎馬說道:「我今梁主上應天時,廓清宇內,實有變夏救民之道。且壽陽一土原系南地,被汝竊占已久,豈容不歸。苟知天命,宜倒戈舉城納還,上可免蒼生屠戮,下可保全身命。如其不然,破城之日,退無拔足,悔之晚也。」

  李憲聽了大怒,喝罵道:「誰與你這懦夫數白論黃,不要走,吃我一槍!」

  柳慶遠忙勒馬避入陣內,使馮道根對敵。馮道根得令飛馬播戟,兩人接住,一往一來,這場好殺,真是不同。但見:

  兩將陣前勢無比,要見輸贏定生死。狻猊按尾鬥麒麟,卻似蒼龍攪海水。
  長槍蕩蕩蟒翻身,畫戟金錢豹子尾。將軍惡戰不尋常,不到敗亡心不已。

  二人在陣上槍來戟去,戟去槍迎,鬥到七十餘合,不分勝負,兩下齊聲喝采。李憲見戰不下馮道根,忙將左手一招,兩脅下滾出五百大漢搶出陣來混殺。柳慶遠見了忙使滾牌手應之。酈道元見了,也來助戰,王珍國一馬接住廝殺。

  兩下各自增兵添將,自辰時殺未時,各自收兵,兩家俱有傷損。梁主升帳對眾將說道:「朕觀魏遣琛、鑒二王,膏粱富貴人耳,必無鬥志,不久上下參商。李憲自恃血勇,心狹多疑。酈道元雖敢而不果,然胸無成竹。楊靈胤縱有志而不能伸。依朕觀之,皆非大將。爾請將各自努力,扶朕成此不世之功。」

  諸將聽了皆打拱受命。梁主因又問柳慶遠道:「只不知軍師有何妙計,而得壽陽?」

  柳慶遠道:「陛下得壽陽,臣有計矣,但用之尚早。」

  梁主聽了驚問道:「從來攻城略地,責在於速,一如迅雷不及掩耳。軍師只言待時,有計不行,遷延歲月,豈不使敵人有備。倘急猝難圖,虛費軍資矣。」

  柳慶遠道:「陛下高論,悉合兵機,但事非往昔。今壽陽之兵眾矣,若不消磨,何以應陛下之殺運。」

  因附近梁主,低低說了數句,梁主聽了不禁又驚又喜道:「若是如此,則是殺人盈野,靡爛其民,如之奈何?」

  柳慶遠道:「此乃天命之所當然,人力安可強也。」

  遂喚呂僧珍、曹虎二人吩咐道:「你二人可引二百人,往鐘離、臨淮二處,去催糧餉,來時須從壽陽衛嶺經過。你須如此這般。」

  二人領計去了。又遣馮道根吩咐道:「你可往石樑城運糧。」

  又使鄧元起往義城,張法安往符離,臨行俱附耳授計去了。到了次日,李憲索戰,柳慶遠使王茂出戰,只戰到三十餘合,即鳴金收兵。自此日日如此不題。

  卻說呂僧珍、曹虎二人領了軍師之計,不日到了臨淮,又到鐘離,將各處糧餉催征完備,將糧米俱上車子。每車上插了一面黃旗,上寫著「大樑兵餉」,使軍士各扮了車夫,自己也扮了鄉民在其中,所到之處,故意的驚天動地,耽耽擱擱,一日只行得三十、四十裡。不則一日,將近到了壽陽的北關衛嶺,呂僧珍、曹虎便買酒造飯,停留歇宿。早被壽陽巡卒看見有許多梁營軍糧在此經過,心中大喜,便連夜報入城中,報知二王。二王聽了大喜道:「此天賜吾成功,若不出去劫之,更待何時。」

  遂悄悄帶了三千人馬,出了外圍城,走不上二十餘裡,早望見許多車夫,車子上堆著許多包裹,知是糧米,卻不見有什麼兵將護送。安樂王鑒大喜,使使軍士一齊吶喊,上前一個簸箕圈,將梁國的糧車團團圍住,高呼道:「該死的賊奴自來送死,若不早早將糧米納下,決不使爾等生還!」

  只見這些人見是魏將來奪,便一齊慌張失智,連忙將車子丟放,扒在地上磕頭似搗蒜的說道:「我等皆系良民百姓,今被梁主有旨,征取該郡縣齊送糧餉,郡守挨圖著甲,差派小人們親送軍前交納,故不敢不來,望將軍饒恕。」

  安樂王聽了方笑道:「汝等既是百姓,不殺爾等,可棄下糧米回去罷。」

  眾車夫聽了便一齊在地下大哭起來,道:「將軍有所不知,小人們俱系裡長,被郡守差來到梁寨中交納。交納之後,必討印信回文,到家投到郡守方有指實,後來方好開銷免征。今將軍取了糧餉,又無印信回文,小人到家如何回得官府,必受責罰。與其受官府威逼打殺,到不如今日死于將軍之手,一刀兩段,免得去零星受苦。」

  說罷大哭,哭得甚是令人淒慘。安樂王在馬上聽了眾車夫這些苦情,實是可憐,因叫道:「爾等實難回去,可將糧米送入城中,自有安頓汝等之處。俟我殺退了梁兵,放你們回去罷。」

  眾車夫聽了忙一齊叩頭起來,歡歡喜喜推著車子而走。安樂王一時得了這些糧米,在馬上欣欣得意,使三千軍士前後護著,將糧米運入在外城,便將車夫安放歇息。一連數日,不是安樂王去劫,就是河間王去奪,一時間奪了梁朝無數糧米,滿心快活不題。

  卻說柳慶遠一日領了百餘騎,悄悄離了本營,周圍看視山川形勢。一日,到了一山,柳慶遠在馬上細細一看,心中大喜,即歸入帳中,使人擂鼓聚將授計。只因這一計,有分教:滿山烈火,孔明妙算未成功;遍地征煙,慶遠計成擒李憲。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