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 | 上頁 下頁 | |
第十三尊 施笠羅漢(2) | |
|
|
尊者在荊州,聞知從兄歸朝,以忠直受戮,心甚不忿。況聞兄臨刑有吾弟報仇之言,心甚不安,遂愛整其旅,精器械,張弓矢,為兄復仇。朝廷妄誅大臣,功臣解體,尊者撫愛士卒,人俱用命,旌旗所向,望風披靡,郡縣無一人敢遏其師而與之抗者。大軍遂渡河,直抵闕下,廢其昏亂之君,立其闇弱之子。未幾,又假太后命,廢太子而主次子某為君,以主國事。未幾,太后詔尊音進爵九錫。未幾,詔即大子位。有詩為證: 為報兄仇弄干戈,排山倒海若洪波。 朝廷更變須臾事,史筆昭昭載得麼。 尊者前世因笠如來,今也獲為天子,胡僧又為指點其事,始知前世一笠因果,今生得實受用也,遂深信佛法有靈驗,薄施有厚報也。詔各處掌印富大發庫藏,廣建僧堂佛殿,又詔設齋糧供佛飯僧。所建寺院極其侈靡,寶殿悉用珠砌,棟楹純用金裝,非沉檀香木不克木工之選,佛像詔用金鑄,不許泥塑木雕。又詔發供給工值,募天下儒生,繕寫諸經億千萬眷,頒賜天下臣民,俾知共崇佛教。此時國帑錢糧,半為佛家靡費,繩民科條,一切以清淨從事,以故,事多廢弛,政胥叢挫也。有詩為證: 悟卻前生笠佛因,廣興佛殿鑄金身。 繩民清淨無煩擾,不似儒家用九經。 尊者為帝,專意乞靈於佛,堂堂天子,甘為廝役僕隸,舍金不足,而又捨身。左右大臣莫能諫止。將事啟奏太后,皇太后莫能規帝以正,而議發金問佛贖還帝身。始舍之,以帝為出於暫耳,及舍之至再、至三,太后贖之亦至再、至三。一次贖之金,廢千萬億,三次贖之金,費不貨矣。梁武徼福心勝,媚佛心誠,舍之時,若有真佛受之,贖之時,若有真佛還之也。甚哉梁武之愚也!議者謂帝非賣童,舍之時從何人而受,贖之時從何人而還,見及此矣。據佛之設教,重在明心見性,區區皮囊且欲其脫化,方寸性靈且欲其歸空,不能了悟真宗,而惟欲以肉身作佛,亦徒矣。有詩為證: 捨身事佛意何愚,三受三還只自誣。 借使捨身能作佛,世間黎庶盡如如。 菩提達磨,南印度閏王第三子也,從遊般若多羅門下,恭稟教義,服勤垂四十年,未嘗廢缺。多羅知是法嗣,授以如來法眼,達磨遂得其正宗。迨多羅歿,達磨繼述其志,始演化本國,經六十餘年,度無量萬眾,國人禮之若佛。達磨一日念行化時至,遂辭本國異見王,具大舟,泛重溟,三周寒暑,始得渡江而南也。梁武帝普通八年,廣州刺史蕭昂接見達磨,以為西天活佛降臨,遂具表奏聞武帝。帝閱表大喜,謂左右大臣曰:「西方活佛降臨,乃朕事佛之應也。」遂遣使至廣州迎請,又詔蕭昂具法乘護送活佛至金陵面駕。及至,帝躬迎接,送至開寶寺供養。有詩為證: 達磨南渡演如來,刺史封章奏禦台。 梁武自矜能事佛,奉迎法駕早安排。 次日,梁王親就達磨,問曰:「朕奄有天下,教民清淨,造寺寫經不可勝紀,有何功德?」達磨曰:「此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問曰:「必如何方是真實功德?」達磨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為之在心,不以世求。造寺寫經,何足語哉!」帝曰:「此等功德,不過朕欲潔淨齋素,禁制牲殺而已。」遂詔臣民妃嬪,戒酒斷葷,毋得宰牲害命,有傷天地之和。又詔宗廟祭祀,用面為犧牲。議者謂以面代牲,乃宗廟不血食之兆。有詩為證: 寫經造寺自矜能,有漏之因不足言。 悟了淨圓空寂語,斷葷戒酒作真緣。 帝又問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達磨曰:「聖諦奧義廓然,無朕而已。」帝曰:「流行對待,奇偶之數然也。請問與朕對待者誰?」達磨曰:「朕兆微妙,非吾所能識也。」大師欲啟帝證悟真宗,梁武知皮而不知髓,會粗而不會神,機不契合,難以口舌淨。遂潛回江北,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有詩為證: 聖諦真經第一篇,其中奧義乞師傳。 規規朕兆求相對,精妙微玄不易言。 達磨北去,梁皇亦不知憖留,不以達磨之談吐為真詮,椎以潔淨齋素為作用。皇后郤氏,不受約束,每對梁皇曰:「陛下貴為天子,享萬方貢賦,豈襲祖宗遺澤?櫛風沐雨,帶甲披戈,出萬千辛苦也。受如此勞苦,方撫有如此丕基,顧口體不能受用些享用,雖富貴亦徒也。田舍翁臍手胝足,尚欲飽暖其妻子,士君子淬精礪神,尚欲榮顯其妻子,豈中國人主,奉養天下,玉帛天下,顧輕裘不足於體而惟布素,肥甘不足於口而惟蔬食?」帝曰:「朕非欲以苦節難卿,朕欲與卿共成佛果,故不置梓童於度外,卿不能勉從,朕亦莫之何矣,聽卿受用。」有詩為證: 貴為天子賦中邦,淡薄何宜享上方。 一統丕基辛苦出,受此享用亦何妨。 郤娘娘得了梁皇旨意,遂矯詔開葷,恣意宰殺以克飲食。又嫉妒妃嬪,希旨者則親之,違逆者則銜之,六宮妃子受其茶毒,不可勝記。冥司見其在陽世害物傷人,全無陰德,遂嗇其壽數。一日身沾重病,藥物莫療,遂爾告崩。有詩為證: 閨閣何宜造惡多,損人害物戾天和。 天公不富椒房壽,旦夕奄奄染重痾。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