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才子佳人 > 宛如約 | 上頁 下頁
第十一回 奸人播弄計可瞞天 淑女深心巧能回護(2)


  但細細想道:「人情世事大相懸絕,怎能如書中所說,只不知今日之書從那裡說起。」

  沉吟多時,又想道:「我細看此書之言,甚是有理。他說『才難』,我想人才到了趙小姐,夫豈易得。書中又責我在簾下『詩詞相接而竟不知惜,心何忍也』,責得我真真痛切,實實無詞以對。書中如此關情著力,莫說真心相為,就是誑我之言,卻字字關於婚姻,便蹈之受害,亦義所當為,何須再計。但聖旨才下,王撫台不知作何區處,趙小姐不知作何分辨,我怎好輕易出頭,決裂其事?且打探個的信再作道理。況會試在邇,莫若且捱過了,倘能僥倖,有所理論,又易於聽了。」

  遂忍耐住,但朝夕著人打探王撫台奉旨後的消息。

  原來王撫台接了聖旨,知是李公子自知曾出醜,不敢複裝體面,因攛掇父親,弄此手腳,壓倒趙小姐,不敢不從。卻暗想道:「這趙小姐是個大才女,考詩選婿,也不知選過多少詩人,並無一人中意,何況李公子一字不識,如何能肯曲就。況又有前番醜態,畫了自供,卻教人怎生挽回?但聖上不知就裡,被他朦朧了,我若奏明,便是與李吏部作對頭了;若奉旨竟行,卻教趙小姐一孤女如何擺市?我今先差一役暗暗先去通知趙小姐,看趙小姐如何舉動,再作區處。」

  因差人先悄悄去報知趙小姐。

  且說趙小姐自從與趙白隔簾訂盟之後,便謝絕考詩之事,每日只在深閨之內守候金榜之期。過了些時,並無影響,有貼身的侍妾常提撥小姐道:「前日那個隔簾與小姐定盟的趙相公,人物又生得美麗非常,年又青,才學又好,既來考詩,詩又入得小姐之眼,怎不自求小姐作配。卻苦苦的勸小姐與他妹子同嫁司空相公,這是何意?」

  小姐道:「這個趙相公年雖青,卻是個至意的君子。他知道我與司空相公兩下裡詩詞已相愛慕,止礙著妹子先有成議,不曾許可,故力勸雙棲,以定才美婚姻之案,不欲做破人利已之事。或者少年之志,大意不在我亦未可知。我怎好棄前之愛幕,忽移為後之愛慕,使人看破薄幸,以辱少師老爺之閨范?」

  眾侍妾道:「小姐所論,自是不差,但我們所慮者,只怕這趙相公年紀小,說過的話有口無心,不知記得記不得,卻教小姐在此癡癡的等信。」

  小姐道:「你們不須多慮,他原約金榜後便有分曉,今去會試近矣,且待會試過再做道理。」

  正議論不了,忽門上老家人送進一封書來,說是那裡一位趙相公,因重資托報連夜打來的緊急。侍妾接了,傳與小姐。小姐忙接開一看,書中卻無名姓,只寫道:

  前盟已定,准擬金榜題名,欣然賤約。不意突遭惡宦昧心,又恃爵位之尊朦朧聖旨,欲橫占婚姻,競不思玉杼玄霜,非頑金蠢玉之所可搗。玉音一到,諒非小姐之所樂聞。若無權在意中,定然變生意外。再四為小姐載斷:若苦苦推辭,是違聖旨;如直言好醜,豈不觸怒權奸?為今之計,莫若竟引考詩之詞賦作明征,已許司空之婚姻為實據,後先有定,遲早分明,此朝廷禮法名教之大倫,雖聖旨亦無如之何矣。所慮者,司空之盟未曾面訂,恐小姐之氣餒而不敢慷慨出言,特此報知,前盟已鏤諸司空之肺腑,雖大廷召對,鼎鑊相加,亦不易其詞矣。請小姐放心直認,不獨免禍,且可轉禍為福矣。慎之,慎之。

  小姐看完,雖又驚又喜,卻一時摸不著頭路。喜的是前盟已入司空之肺腑,驚得是惡宦朦朧聖旨,卻不知惡宦是誰,正在尋思,忽老家人又忙忙進來稟道:「王都老爺悄悄差人要見小姐,說有甚麼緊要的話。」

  小姐聽了,就知是這件聖旨的事發作了,忙忙走到簾下,喚都院的差人進至後廳,隔簾問道:「不知都老爺有甚言語著你來吩咐?」

  差人道:「今有北京吏部李尚書老爺要為公子求小姐結親,恐小姐不肯輕易應承,因上疏求萬歲爺作主。今萬歲爺倒下聖旨來,著都老爺為媒,成全此事。都老爺恐怕小姐不知,明日又不知聖旨到來,無言以對,故著小人先來說知,請小姐好打點。」

  小姐聽了道:「這等難為你了。」

  因叫人封了三兩銀子與他作賞封,道:「你回去,煩你稟上都老爺,說我賤妾感激不盡,只好事後來叩謝了。」

  差人去了。小姐回到閣中,複暗想道:「誰知那個一字不識白丁弄出這等大禍來。若不是先得了這封書,有此一說可以為辭,明日聖旨到來,王都院自然要為媒,卻將甚麼言語回復他?」

  日此時天已晚了,因在燈下細佃寫了一個稟帖,煩都院代奏,稟帖上寫的是:

  已故中和殿大學士加少師臣趙懿遺女臣妾趙宛子謹稟:
  為遺孤薄命,考詩擇婿已定,不及仰承聖恩,懇憲天轉奏事:念臣宛子,幼失少師及母錢夫人,煢煢孤立河洲,不識誰苟誰衛?恐誤招惡少以辱少師,故不得已而隔簾考詩以為選擇之地。不意才難,淹忽經年,並無一英一秀至前。某月日有吏部尚書李仁之子李最貴,至臣妾簾下求考詩以結婚。臣妾以其貴介,自應多才,倘能詩文作合,是所願也。因先題一絕讚譽,求其屬和。不意最貴見詩,勃然大怒,以臣妾引李太白譏誚之言,竟一字不和,怒駡而去。臣妾自是少師遺女,因孤立而受辱至此,豈不可憐,故複至今。某月日,有浙東處州舉人司空約赴京會試,道過曲阜,聞臣妾之名,亦來請考。不意請考之時,分題有禮,唱和分明,不愧好逑,無慚風雅。臣妾正當受辱之後,見筆墨中之紅絲歡然牽繫,遂許結朱陳,允諧秦晉,已告之先少師與先夫人而謹閉閨閣,以俟百輛之迎矣。不意皇恩浩蕩,憫念先少師無嗣而賜婚大臣貴子,遺孤誠不世之遭逢也。但恨臣妾命薄,已受聘書生,人倫所系,名教所關,安敢貪榮以廢朝廷之禮法。謹具此稟明,懇折憲天大人轉達九重,收回成命。至於辜負天高地厚之恩,臣妾宛子,雖萬死不足以謝。
  臨稟不勝惶惶待命之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