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才子佳人 > 平山冷燕 | 上頁 下頁
第十二回 三杯酒透出真消息(1)


  詞曰:
  死屍雪裡難遮護,到頭馬腳終須露。漫說沒人知,行人口似碑。
  求君莫說破,說破如何過?可笑複可憐,方知不值錢。
  ——右調《菩薩蠻》

  卻說燕白頷與平如衡,欲要問山小姐《白燕》詩消息,遂發帖請宋信與張寅吃酒。宋信與張寅不知其意,只道敬他才美,十分快活,滿口應允。到了次日,欣然而來。燕白頷迎入,與平如衡相見,禮畢敘坐,談了許多閒話,然後坐席飲酒。到半酣之際,燕白頷忽然贊道:「宋兄之才,真可稱天下第一人矣。」

  宋信笑道:「燕兄不要把「才子」二字看輕了。這才子之名,有好幾種論不得。」

  燕白頷道:「請問有哪幾種?」

  宋信道:「第一是鄉紳中才子論不得。他從科甲出身,又居顯官,人人景仰。若有得一分才,便要算他十分才,所以論不得。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論不得。他貨財廣有,易於交結,故人人作曹丘之譽,無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論不得。」

  燕、平二人聽了微微冷笑道:「宋兄所論最為有理。」

  張寅遂大聲說道:「宋兄高論,曲盡人情,痛快之極。」

  宋信道:「不獨富貴。第三便是閨閣之才,也論不得。她娥眉皓齒,杏臉桃腮,人望之先已銷魂,若再能成詠,便是千古之慧心香口矣。所以也論不得。惟小弟山人之才,既無烏紗象簡以壓人,又無黃金白璧以結客。以蓬蓽之卑,而邀游于王公大人之上,若非薄有微長,誰肯垂青刮目!」

  張寅大笑道:「果然,果然!」

  燕、平二人只是笑。宋信道:「不說山人個個便是才子,內中亦有不肖。」

  燕白頷道:「為何又有不肖?」

  宋信道:「求顯者之書而千謁富室,假他人之作而冒為己才,見人一味足恭,逢財不論非義。如此之輩,豈非不肖!若我小弟在長安時,交遊間無不識之公卿,從不假其片紙隻字,以為先容。至於分題刻燭,縱使撚斷髭須,嘔出心血,絕不盜襲他人殘唾。所以遍游天下,皆蒙同人過譽。此雖惡談,不宜自述,因三兄見愛,出於尋常,故不禁狂言瑣瑣。」

  燕白頷道:「宋兄不獨知人甚切,而自知尤明。且請問宋兄這《白燕》詩,清新俊逸,壓倒前人,不知還是自作,還是與人酬和?」

  宋信不曾打點,突然被問,心下恍惚。欲要說是與人酬和,恐怕追究其人,因答道:「此不過一時有感自作耳!」

  燕白頷又問道:「不知還是在貴省所作,不知還是遊燕京所作?」

  宋信一時摸不著所問情由,只得漫應道:「是游燕時所作。」

  燕白頷道:「聞得京中山小姐亦有《白燕》詩,獨步一時,不知宋兄曾見過麼?」

  宋信聽見問出山小姐三字,打著自家的虛心病,不覺一急,滿臉通紅,一時答不來,只得轉問道:「這山小姐,燕兄為何也知道?」

  燕白頷見宋信面色有異,知有情弊,一發大言驚嚇他道:「昨有敝友從京中來,小弟因將宋兄的《白燕》詩與他看,他說在京中曾見山小姐的《白燕》詩,正與此相同。不知還是山小姐同了宋兄的,又不知宋兄同了山小姐的?」

  宋信著了急,紅著臉,左不是,右不是,只得勉強說道:「各人的詩,哪有個相同之理!」

  燕白頷道:「敝友不但說《白燕》詩相同,連《梧桐一葉落》詩,也說是相同的,卻是為何?」

  宋信沒奈何,轉笑嘻嘻說道:「這也奇了。」

  張寅見宋信光景不好,只得幫說道:「同與不同且勿論,但說山小姐是個女子,哪有個女子能做如此妙詩之理。只怕貴友之言,有些荒唐。」

  燕白頷道:「荒唐與不荒唐,小弟也不知,只有宋兄心下明白,必求講明。」

  宋信說不出,只是嘻嘻而笑。平如衡見宋信欲說,難於改口,因正色說道:「吾輩初不相知,往來應酬,抄尋他人之作,偶然題扇,亦是常事。宋兄昨日初遇紫侯,尚未相知,便錄山小姐之作,以為己作,不過一時應酬,這也無礙。今日爾我既成至交,肝膽相向,若再如前隱晦,便不是相知了。」

  燕白頷聽了,因拍掌道:「子持此論,大為有理。」

  宋信見事已洩漏,料瞞不得,只得借平如衡之言,便老著臉哈哈大笑道;「子持兄深知我心。昨日與諸兄初會,未免有三分客套。今已成莫逆,定當實告。只是這山小姐之事說來甚奇,三兄須痛飲而聽。」

  平如衡與燕白頷俱大喜道:「宋兄快士也,小弟輩願聞。」

  遂叫左右篩起大犀杯,各各送上。

  大家吃了兩杯,燕白頷便開口道:「這山小姐果為何人?望宋兄見教。」

  宋信無法,只得直說道:「這山小姐乃當朝山顯仁相公之女,名喚山黛。如今想也有個十四、五歲了,做《白燕》詩時,年方十歲。生得嬌倩如花,輕盈似燕,且不必論。只說她做的詩,不獨時人中少有,真是令漢唐減色,所以當今天子十分寵愛。」

  燕白頷道:「小小年紀,天子為何得知?」

  宋信道:「因為天子大宴群臣,偶見白燕,詔翰林賦詩,翰林一時應詔不來,天子不悅。山相公因獻上此詩,聖上覽之甚喜,故特特詔見。又面試《天子有道》三章,援筆立就,龍顏大悅。因賞玉尺一柄,著她量度天下之才。又禦書『弘文才女』四字,其餘金帛不論。山相公因蓋了一座玉尺樓,將禦書橫作匾額,俱在上面。叫他女兒坐臥其中,拈弄筆墨。長安求詩求文者,日填於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