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才子佳人 > 夢中緣 | 上頁 下頁
第一回 得奇夢遣子于南國 重詩才開館請西賓(3)


  鄭漢源道:「吾兄所見甚妙。到明日,不可空去訪他。待我安排一付盒酒,攜到那裡,先和他痛飲一番。有才的人,酒興既動,詩興自動。然後拿出題來做詩,省得到臨時大家推三阻四。」

  趙肅齋道:「如此愈覺有趣。」

  二人說著話,天色已晚,各人分路歸家。

  到了次日,鄭漢源安排一個盒酒,著小廝擔了,隨邀著趙肅齋一同到了吳瑞生寓處。吳瑞生迎著道:「二位狠心,連日不到敝寓,教小弟生生盼死,生生悶死。」

  趙、鄭二人道:「這幾日,因有俗事累身,未得過訪。幸今日稍得清閒,俺二人具了一付盒酒,特來與兄痛飲一醉,以作竟日之談。」

  吳瑞生謝道:「今承賜訪,已覺幸出望外。又蒙攜酒惠臨,何以克當。」

  趙、鄭二人道:「兄說那裡話。吾輩一言投契,自當磊磊落落,忘形相與。一盞之微,何足致意。」

  三人一面說著話,一面使琴僮篩酒,又移了一張漆紅小桌,安放在湖山之前,竹蔭之下。三人坐定,飲了幾盞,吳瑞生道:「弟乃山左無名之士,遊學貴省,蒙兄不棄,結為同盟。自承教以來,使小弟茅塞頓開,誠可謂三生有緣。」

  鄭漢源道:「兄處聖人之鄉,弟等乃東越鄙人,焉能及兄之萬一。自今以後,還要求吾兄指迷,兄何言之太謙。」

  趙肅齋道:「今吾三人投契,誠非偶然。然知己會聚,亦不可空飲歸去。昔李白鬥酒詩百篇,至今傳為佳話。今既有酒,豈可無詩。吳兄胸羅錦繡,口吐珠璣,弟欲領教久矣。兄如不吝,肯賜金玉,弟亦步韻效顰,以繼李白桃李園之會何如?」

  吳瑞生此時酒亦半酣,詩興勃勃,及聞趙肅齋之言,遂拍手大笑道:「逢場作戲,遇景題詩,是吾輩極灑落事。兄言及此,深合鄙意,請兄速速命題。」

  鄭漢源道:「若欲作詩,也不用另出題目,有個現成題目在此。」

  趙肅齋故意問道:「題在何處?」

  鄭漢源遂將聖上出的那個題目說了一遍,道:「此便是極好的題目了,何必另出。」

  吳瑞生道:「如此更妙。弟還有一言告白,今日作詩,必須立個法令,限定時刻。今日弟既為主,法令少不得自弟立起。作詩時著琴僮外面擊鼓,令價傳酒,書僮催酒,只以三杯為度,酒報完,詩必報完。如酒完,詩不成,罰依金穀酒數。」

  趙、鄭二人道:「謹遵大將軍之令。」

  吳瑞生遂取了三個錦箋,每人一個。又添了兩張小幾,各自分坐,將墨磨濃,筆蘸飽,法令傳動。但見擊鼓的擊鼓,傳酒的傳酒,催酒的催酒。趙、鄭二人詩草是夜間打就的,只有寫的工夫,吳瑞生雖是臨時剪裁,怎當他才思敏捷,也不假思索,也不用琢磨,真個是意到筆隨,酒未報完,詩已告成。隨後,趙、鄭二人詩亦報完。三人俱將詩合在一處,但見趙肅齋詩曰:

  雨余天半水平溪,絲掛疏桐影罩西。
  風斷不來秋後雁,片心獨恨午前雞。
  煙籠繡榻妾居隴,波送孤舟郎去齊。
  畫閣春殘柵久憑,船空水靜惟鷗啼。

  鄭漢源詩曰:

  雨過平橋灑碧溪,絲絲漸到小窗西。
  風流豪俊輕邊馬,片段年光付曉雞。
  煙隔雁行憐信斷,波搖鴛侶恨聲齊。
  畫欄倚遍難消遣,船泊湖心聽鳥啼。

  吳瑞生詩曰:

  雨歇天空月滿溪,絲牽魂夢到遼西。
  風情月意惟憑鯉,片雨只雲只厭雞。
  煙鎖春山容易老,波凝秋水寐難齊。
  畫眉人去妝台冷,船上孤嫠只共啼。

  大家將詩看完,彼此相稱譽了一回,又重整杯酌,飲至天晚,方才散去。

  到了次日,鄭漢源起來,用了早飯,一直到了趙肅齋家,見了趙肅齋道:「瑞生才情果然不虛。且不說他詩詞工美,只他那管迅快之筆,真令人難及。」

  趙肅齋道:「咱二人打了一夜詩草,寫出來還拜他下風,這等才人,怎不使人敬服。」

  鄭漢源道:「你我的詩,少不得呈于金公去看。不如連吳瑞生這一首也寫出來,一同送去,著金公評評,看是如何。」

  趙肅齋道:「這也使得。」

  於是將三首詩謄好,詩下俱系了姓名。同到了金禦史宅上,見了金禦史,將詩呈上,說道:「昨承老師之命,不敢有違。詩雖做成,只是詞意鄙俚,不堪入目。」

  金禦史將詩箋展開,細細閱了一遍。閱完評道:「肅齋此詩大勢可觀。但首二句入題微嫌寬緩,且『風斷』、『片心』對的亦不甚工巧。第五句亦覺啞呰,還不為全璧。漢源這一首較肅齋作俊逸風流。但『片段年光』對『風流豪俊』,亦失之稚弱。獨後一聯,深得詩人風致。還不如吳麟美這一首,起句起得驚逸,次句便緊緊扣題,不肯使之浮泛。且『風情月意』、『片雨只雲』,又確又切,又工致,又現成。至於『煙鎖春山』、『波凝秋水』,關合題意,有情有景,又有蜻蜒點水之妙。即至收鎖,亦無泛筆,此等之作,真不愧一代人才。但不知吳麟美此人為誰。」

  趙、鄭二人道:「老師眼力可謂衡鑒甚精。這吳麟美不是此處人氏,他籍系山東,遊學至此。年少風流,倜儻不群。門生與他結為同社,昨日與他飲酒賦詩,見他不假思索,八言立就,門生甚自愧服。今老師一見其詩,便歎為才人,真所謂頭角未成先識塵埃之宰相也。」

  金禦史道:「有士如此,豈可當面錯過。吾家缺一西賓,久欲敦請一人,教訓小兒。奈杭州城中無真正名士。今吳生有此奇才,正堪為吾兒之師。吾欲借重二位代吾奉懇。他若肯屈就於此,我這裡束禮自是從厚。但只是動勞二位,於心不安。」

  趙、鄭二人道:「門生久叨老師之惠,愧無報補,今有此命,願效犬馬。」

  金禦史道:「倘吳生俞允,還望二位早示回音,老夫好投帖去拜。」

  趙、鄭二人道:「這個自然,不須老師囑咐。」

  二人遂別了金禦史,到了吳瑞生寓中,將金禦史之言說了一遍。吳瑞生原為尋師訪友而來,況金禦史文是一時名家,有甚不肯。所以趙、鄭二人全不費力,一說便成。二人回了金禦史話,金禦史即打轎往拜。隨後行過聘禮,擇字吉日上學。至日,金禦史又設席款待,還請了趙、鄭二位相陪。將宅後一座園子做了吳瑞生的書舍,琴僮、書僮亦各有安置。但不知吳瑞生後來的奇遇果是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