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觀應:盛世危言 >
卷八 工政(6)


  開礦

  五金之產,天地自然之利,居今日而策富強,開礦誠為急務矣,夫金銀所以利財用,鉛鐵所以造軍械,銅錫所以備器用,硫磺所以制火藥,石炭所以運輪軸,皆宇宙間不可一日或少之物。初不能雨這於天,要必采之於地,則礦務之興有益於公私上下者非淺鮮也。

  管子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銀;上有鉛者下有銀;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彼時化學未有專門而礦學已精深若此。

  曆考泰西各國所由致富強者,得開礦之利耳。國家之督率也嚴,官商之集辦世易,士民之期望也切,礦師之辨別也真。有機器以代人工,有鐵路以資轉運,故能鉤深索隱,興美利於無窮。我中土地大物豐,萬匯之菁華所萃,五金之盤薄鬱積于深山窮穀者,便僕數之未易終也。如雲南出銅錫,山西貴州出煤鐵,湖廣江西出鋼鐵鉛錫煤,人皆知之矣。特以地產之多寡,體質之純雜,礦脈之厚薄,礦洞之深淺,人不得而盡知。大半封禁未開,良為可惜。

  推原其故,由於明時礦稅內監恣橫,借開採之名為搜括之實,海內流毒,天下騷然,故天下人談虎色變,因噎而廢食非一日矣。國朝鑒明覆轍,乃一切封禁以安民心,此一說也。又或任用非人,辦理不善,激成變故以致查封,此一說也。

  又以風水之說深入人心,動以傷殘龍脈為辭環請封禁,不知地形之凶吉本無關於地寶之蘊藏,而庸師俗人輒生凝阻,此又一說也。

  今者漠河之金,開平之煤,臺灣之五金,各礦已有成效。而滇南一省專設礦務大臣,朝野上下閑風氣漸開,拘泥漸化矣。然利害各半,贏絀無憑,終未能有把握者,由於承辦之未盡得人,開採之不皆得法也。約而言之,其事有六:一曰選礦師。中國舊法辨薤蔥識器物,雖或偶中,未可為常。西國礦師辨山色,辨石紋,辨草木,辨礦脈,辨礦苗,鑽礦穴,取礦子,化礦石,驗成色,其言精實較有可憑。泰西各國中尤以比國為最,野世城所設學堂規模宏敞,歐美各國多遣學生往學。今誠延比國頭等礦師勘查礦苗,審慎開採,勿使西人之游手無賴妄相羼雜,虛糜俸糈,則利興弊去矣,二曰購精器。中國開礦用人工,力費而效遲。西國開礦用機器,事辦而功倍。今之言開礦者皆知之矣。或曰:用人工則貧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機器則奪小民之利矣。可奪何?此其間有權衡焉。

  西人工貴而中國工賤,當以人力為主,人力所不及者以機器之力濟之,則一舉兩得。然其中有不得不用機器者,開礦機器亦以比國所造為良,大要有三;一為注生氣之器,一為戽水之器,一為拉重舉重之器。更有力猛極大之器,尤比國所擅長。苟留心購訂,擇善而從,則運用在心,程功自倍耳。

  三曰官督商辦。全恃官力,則巨費難籌,兼集商貲,則眾擎易舉。然全歸商辦則土棍或至阻撓,兼倚官威則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辦各有責成。

  商招股以興工,不得有心隱漏;官稽查以徵稅,京不得分外誅求,則上下相繼,二弊俱去,與會典有司治之召商開採之言亦正相符合也。四曰購地給價。

  中國每俗開礦,民間動至齟齬者,以辦事者倚勢強佔不能盡順民心耳。

  欲絕其弊莫如購地時按畝查明,秉公估價,不使山民失業、致起紛爭;其不願領價者,即將地段估價幾何作為股本,付給股票息,折准其按年支取利息。

  如此持平辦理,則民間有礦地者無不欲獻之于官,尚何阻撓之慮哉?查西例,凡地面產業,其地下不能擅自開採。如知其地下有礦可准其先鑿一井探之,俟探明可采,即具稟礦政大臣,派員往驗,准其在地下開挖苦幹,界限可挖至他人產業之地下,不准他人再於自己地面開井以與之爭,因其未有官准也。

  如二家同在近處,各開一井試探,則先見礦而先報者准給以若干,界限可開至他人地下,而其第二家不准再開矣。蓋地面雖有業主,而地下之礦系公物,下屬地面之業主,故國家可任意給與何人,准其開挖也。五曰勿定稅數。泰西各礦章程不同,然大致視其出產若干,按二十分而取一;或此礦已竭,勘驗得實,即罷采停征。會典言礦法視出產之多少,歲無常數,則稅之多寡應視礦之衰旺以為衡,此理勢必然,無中外古今一也。乃有地方官吏不習情形,率請改為定額。是稅減即累官礦,竭更累商,官商均畏累,不敢議開矣。查日本煤礦,大小已開六十餘處,其中用機器者十餘處。

  中國用機器開者,惟有開平,臺灣兩處,所以出數不多。推其故,非但集股難,亦因所抽稅利過重。洋煤出口無稅,進中國口岸每噸止完稅五分,三年之內複運出口,不問自用出售,概准給還存票。中國土法所挖之煤,每噸稅三錢;機器所挖之煤,每噸稅一錢;所過厘卡仍須照納,不准給還存票,較外國抽稅二十分之一奚止多至數倍,所以繳費多而價值貴,不敵洋產之廉也。竊思以土法所挖者必是股本不敷,皆賴手足之力,冀獲蠅頭微利,窮民亦藉此謀生,何反重其稅扶植外人以自遏斯民之生計?允宜基酌變通以衛吾民而塞漏卮。夫有治人斯有治法,督辦之人必能耐勞習苦,身親目系,因地制宜,審其山川,察其井硐,核其成本,計其銷場,毋濫用私人,毋苟待工役,毋鋪張局面,毋浪費薪貲,綜計每年出礦若干,銷售若干,提出官息稅銀及支銷各項,此外贏餘以苦幹存廠,以若干均分,以若干酬贈執事,以若干犒賞礦丁,按結報明張貼工廠,使內外鹹知,庶幾在廠諸人皆歡欣踴躍,聯為一氣,為贊其成矣。

  西人謂一國之盛衰可以所產各礦定之,此言豈欺我哉?方今各口通商垂六十載,西人之遊歷者遍於內地,內地之礦產彼族無不周知,交鄰通市中外一家,當軸諸公更事既多,成心漸化,凡有益於國計民生者莫不參仿西法,次第舉行,而但師其製造之精,不知其富強之本,則度支有限,日久何以應之?近聞泰西各處礦苗開採殆盡,惟我中國如川藏,如滇黔,如臺灣,如東三省,礦產繞富,莫不欣羡而垂涎,故英之入緬通藏,法之吞越逼暹,俄不惜千萬帑金以開西伯利亞之鐵路,陰謀秘計行道皆知。與其拘泥因循慢藏誨盜,何如變通辦理,取之宮中以濟軍國之需要,即絕外人之窺伺哉?

  各國之富全賴礦產。英國礦產最饒,其國亦最富。昔有西人嘗謂山西煤礦共有一萬四千方裡,約可得煤七十三萬萬兆噸,以天下各國歲用三百兆噸計之,可供二千四百三十三年之用,且白煤居多,較美國白煤更堅。至於鐵則光緒二年曾有英國礦師郭斯敦遍歷楚疆勘尋礦脈十七年,又有名謝高禮者赴青齊查驗諸礦。

  皆雲礦產甚多,五金遍地皆是。可知中國之礦不亞於泰西。

  特開採未能得法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