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 上頁 下頁 | |
第一百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3) | |
|
|
張郃奮勇追趕。看看天晚,趕到木門道口,魏延撥回馬,高聲大罵曰:「張郃逆賊:吾不與汝相拒,汝只顧趕來,吾今與汝決一死戰!」 郃十分忿怒,挺槍驟馬,直取魏延。延揮刀來迎,戰不十合,延大敗,棄盡衣甲、頭盔、匹馬,引敗兵望木門道中而走。〔如此,方才引得到木門道去。〕 張郃殺的性起,又見魏延大敗而逃,乃驟馬趕來。此時天色昏黑,一聲炮響,山上火光沖天,大石亂柴滾將下來,阻截去路。〔今番著了道兒。〕 郃大驚曰:「我中計矣!」急回馬時,背後已被木石塞滿了歸路,中間只有一段空地,兩傍皆是峭壁,郃進退無路。忽一梆子響,兩下萬弩齊發,將張郃並百餘個部將皆射死於木門道中。〔此日之死,早在三出祁山時伏之。〕 後人有詩曰: 伏弩齊飛萬點星,木門道上射雄兵。 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 卻說張郃已死,隨後魏兵追到,見塞了道路,已知張郃中計。眾軍勒回馬急退,〔讀至此必謂一篇妙文已完,不謂又有一篇妙文在後。〕忽聽的山頭上大叫曰:「諸葛丞相在此!」 眾軍仰視,只見孔明立於火光之中,指眾軍而言曰:「吾今日圍獵,欲射一『馬』,〔司馬之馬。〕誤中一『獐』。〔張郃之張。〕汝各人安心而去,上覆仲達,早晚必為吾所擒矣。」〔木門道射張郃是一篇敘傳,續以武侯幾句言語,竟是一篇論贊。此段妙文更出意外。〕 魏兵回見司馬懿,細告前事。懿悲傷不已,仰天歎曰:「張雋乂身死,吾之過也!」〔又是幾句論贊。〕 乃收兵回洛陽。魏主聞張郃死,揮淚歎息,令人收其屍,厚葬之。 卻說孔明入漢中,欲歸成都見後主。都護李嚴妄奏後主曰:「臣已備辦軍糧,行將運赴丞相軍前,不知丞相何故忽然班師。」〔兩舌之人今日多有,毋獨怪李嚴也。〕 後主聞奏,即命尚書費禕入漢中見孔明,問班師之故。禕至漢中,宣後主之意。孔明大驚曰:「李嚴發書告急,說東吳將興兵寇川,因此班師。」 費禕曰:「李嚴奏稱軍糧已辦,丞相無故回師,天子因此命某來問耳。」 孔明大怒,令人訪察,乃是李嚴因軍糧不濟,怕丞相見罪,故發書取回,卻又妄奏天子,遮飾已過。〔此處方才敘明。〕 孔明大怒曰:「匹夫為一己之故,廢國家大事!」 令人召至,欲斬之。費禕勸曰:「丞相念先帝托孤之意,姑且寬恕。」〔照應八十五回中事。〕 孔明從之。費禕即具表啟奏天子。後主覽表,勃然大怒,叱武士推出李嚴斬之。參軍蔣琬出班奏曰:「李嚴乃先帝托孤之臣,〔先帝能知馬謖,而不能知李嚴,可見知人之難。〕望乞恩寬恕。」 後主從之,即謫為庶人,徙於梓潼郡閑往。 孔明回到成都,用李嚴子李豐為長史,〔黜其父而用其子,是孔明無成心處。〕積草屯糧,講陣論武,整治軍器,存恤將士,三年然後出征。兩川人民軍士,皆仰其恩德。光陰荏苒,不覺三年。時建興十二年春二月。孔明入朝奏曰:「臣今存恤軍士,已經三年。〔日月逝矣,歲不我與。不便討賊,更待何時?〕糧草豐足,軍器完備,人馬雄壯: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掃清奸党、恢復中原,誓不見陛下也!」〔已為五丈原之讖,○武侯此行果然不復見後主矣。讀書至此,為之一哭。〕 後主曰:「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孔明曰:「臣受天帝知遇之恩,夢寐之間,未嘗不設伐魏之策。竭力盡中,為陛下克復中原,重興漢室,臣之願也。」 言未畢,班部中一人出曰:「丞相不可興兵。」 眾視之:乃譙周也。正是: 午侯盡瘁惟憂國,太史知機又論天。 未知譙周有何議論,且看下文分解。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