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1)


  【董卓不亂,諸鎮不起;諸鎮不起,三國不分。此一卷正三國之所自來也。故先敘曹操發檄舉事,次敘孫堅堂先敢戰,末敘劉備三人英雄無敵。其餘諸人,紛紛滾滾,不過如白茅之藉琬琰而己。

  袁術不識玄德兄弟,無足責也;本初亦是人豪,乃亦拘牽俗見,不能格外用人:此孟德之所以為可兒也。今人都罵孟德奸雄,吾恐奸雄非尋常人所可罵,還應孟德罵人不奸雄耳。

  甚矣,目前地位之不足量英雄也!十八鎮諸侯,以盟主推袁紹;而後來分鼎竟屬孫、曹。且孫、曹雖為吳、魏之祖,而僭號稱尊,尚在後嗣。其異日堂堂天子正位繼統者,乃立公孫瓚背後之一縣令。嗚呼!英雄豈易量哉?公孫瓚背後之一人,為驚天動地之人;而此一人又有背後之兩人,又是驚天動地之人。英雄不得志時,往往居人背後,俗眼不能識。直待其驚天動地,而後歎前者立人背後之日交臂失之。孰知其背後冷笑之意,固已視十八路諸侯如草芥矣。】

  *==*==*==*==*==*

  卻說陳宮臨欲下手殺曹操,忽轉念曰:「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往。」

  插劍上馬,不等天明,自投東郡去了。〔陳宮不隨曹操,可謂知人;然後來卻隨呂布,則猶未為知人也。〕

  操覺,不見陳宮,尋思:「此人見我說了這兩句,疑我不仁,〔操自以為不仁,可謂自知之明。〕棄我而去。吾當急行,不可久留。」

  遂連夜到陳留,尋見父親,備說前事,欲散家資招募義兵。父言:「資少恐不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巨富,〔富者必不疏財,疏財者必不富。今曰疏財矣,而又曰其家巨富,何也?蓋不疏財者,善藏其富,必不使人知其有富名。其家巨富,正在疏財上見得耳。〕若得相助,事可圖矣。」

  操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告曰:「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脫盡富人習套,不愧為孝廉矣。〕

  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有聲有色,古來真正奸雄,未有不借此二字而起。〕

  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一日,有一個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又有一個山陽钜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操皆留為帳前吏。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符讓,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駡其師,惇殺之,逃於外方。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李典、樂進,各自一人來;夏侯惇、夏侯淵,卻是兩人同來,又帶著千人而來。來法各自不同。〕

  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忽然替曹氏扳親敘眷。雖是再將他家世細述一番,亦是作者閑中冷筆。〕

  不數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餘來助。〔不姓曹而同族者既有兩人,今姓曹而同族者又有兩人。可發一笑。〕

  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操大喜,於村中調練軍馬。衛弘盡出家財,置辦衣甲旗幡。〔兵精。〕四方送糧食者,不計其數。〔糧足。○以上一段極寫曹氏。〕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袁紹先到,正與前番致書王允相應。〕

  操作檄文以達諸郡,檄文曰:

  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由。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音妹。〕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党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且說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路經德州平原縣。正行之間,遙見桑樹叢中,一面黃旗,數騎來迎。瓚視之,乃劉玄德也。〔劉玄德不列諸侯之內,卻是公孫瓚路上相遇,敘得有意無意。孰知後來虎牢關前當先出色者,卻是此人。〕

  瓚問曰:「賢弟何故在此?」

  玄德曰:「舊日蒙兄保備為平原縣令,今聞大軍過此,將來奉候,就請兄長入城歇馬。」

  瓚指關、張而問曰:「此何人也?」

  玄德曰:「此關羽、張飛,備結義兄弟也。」

  瓚曰:「乃同破黃巾者乎?」

  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就從玄德錶帶關、張,為虎牢關張本。〕

  瓚曰:「今居何職?」

  玄德答曰:「關羽為馬弓手,張飛為步弓手。」

  瓚歎曰:「如此可謂埋沒英雄!〔千古英雄往往如此,為之一歎。〕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往誅之。賢弟可棄此卑官,一同討賊,力扶漢室,若何?」

  玄德曰:「願往。」

  張飛曰:「當時若容我殺了此賊,免有今日之事。」〔快人快語。又照應前文。〕

  雲長曰:「事已至此,即當收拾前去。」

  玄德、關、張自引數騎跟公孫瓚來,曹操接著。眾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