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文心雕龍 | 上頁 下頁
通變第二十九


  【原文】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①,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②,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③;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然綆短者銜渴④,足疲者輟⑤途,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術疏⑥耳。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幹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⑦而異品矣。

  【注釋】

  ①數:術數,方法。無方:沒有定規。

  ②名理:文體的名稱及其寫作的原則、原理。因:因襲,繼承。

  ③資於故實:憑藉前人的創作,即借鑒前人創作。資,憑藉。故實,指前人的創作。

  ④綆:汲水的繩索。銜渴:即受渴。

  ⑤輟:停止。

  ⑥疏:生疏、疏漏。只知「通」不知「變」,或只知「變」不知「通」,都是疏漏,也是對「通變」生疏不熟,不善於「通變」。

  ⑦臭味:指氣類相同。臭,氣味。晞(xī)陽:曬太陽。晞,曬。

  【譯文】

  文章的體裁有一定的常規,文章寫作方法的變化卻沒有一定的標準。如何知道是這樣的呢?詩、賦、書、記等所有文體,它們的名稱和創作規格古今是有所繼承的,這就說明體裁有一定的常規;文章的氣勢力量,要革新變通才能不斷流傳下去,這就說明寫作的方法是沒有一定框框的。文章名稱和它們的創作規格有一定的常規,所以講體裁一定要借鑒過去的作品;文章寫作的變化革新沒有一定的框框,所以講變化一定要參考當代的新作。這樣才能在沒有窮盡的創作道路上奔馳,汲取永不枯竭的創作源泉。然而汲水繩短的人就會因打不到水而遭受口渴,足力疲軟的人往往停步在路途中,這並不是因為創作方法有限,是不善於變化革新罷了。所以論述創作的方法,作品好比草木,草木的根和幹都生長在土地上,這是植物共同的性質;但是各類植物由於吸取陽光的差異,便會成長為不同的品種。

  【原文】

  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①。黃歌斷竹,質②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③于黃世;虞歌卿雲,則文④于唐時;夏歌雕牆⑤,縟⑥于虞代;商周篇什,麗于夏年。至於序志述時,其揆⑦一也。暨楚之騷文,矩式⑧周人;漢之賦頌,影寫⑨楚世;魏之策制,顧慕⑩漢風;晉之辭章,瞻望魏采。榷⑾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⑿,商周麗而雅,楚漢侈⒀而豔,魏晉淺而綺,宋初訛⒁而新。從質及訛,彌近彌淡。何則?競今疏古,風末氣衰也⒂。

  【注釋】

  ①志:指「詩言志」。則:法則。

  ②質:樸。

  ③廣:內容廣闊。

  ④文:文采。

  ⑤夏:指夏代。雕牆:《尚書·偽五子之歌》的第二首說:「內作色荒,外禽荒,甘酒耆音,峻宇(高房)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此歌諷刺夏帝王太康荒淫好色,敗壞國政。大意是說:太康在內荒淫好色,外出享樂打獵,只知喝酒聽樂,住豪華的宮廷,有了這樣一個人做君主,國家沒有不滅亡的。

  ⑥縟:文采繁盛。

  ⑦揆:道。

  ⑧矩式:以為規矩法式,即取法。

  ⑨影寫:照著影子寫,指模仿。

  ⑩顧慕:追慕。

  ⑾榷:揚攉,大略。

  ⑿辨:明晰,清楚。

  ⒀侈:浮誇。

  ⒁宋:指南朝劉宋朝代。訛:怪誕,指偽體,和正確的體裁相反,指寫的怪誕說的。

  ⒂風末:沖風之末。沖風,強烈的風。末,末尾、殘餘。

  【譯文】

  因此「九個時代」詠唱的詩歌,在情志上都合乎創作發展的法則。黃帝時代的《斷竹歌》,算是質樸到極點了;唐堯時代的《在昔歌》,就比黃帝時代的歌謠要豐富些;虞舜時代的《卿雲歌》,就比唐堯時代的歌謠富於文采些;夏代的《雕牆歌》,比虞舜時代的歌更富辭采;商、周時代的詩歌,比夏代的歌謠更華麗。至於在表達思想感情、敘述時事方面,它們的原則都是一致的。到了戰國末期,楚國的騷體詩,效法周代的一些詩歌;漢代的賦頌,是模仿楚國的作品;魏代作品,追隨漢代的文風;晉代篇章的寫作,是仰慕魏時的文采。約略說來,黃帝唐堯時代的作品淳厚而質樸,虞舜夏代的作品質樸而明晰,商周時代的作品華麗而典雅,楚漢時代的作品誇張而豔麗,魏晉時代的作品淺薄而綺麗,劉宋初期的作品訛誕而新奇。從質樸到訛誕,時代越近滋味越淡。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都競相模仿近代的新奇而忽略借鑒古代的作品,這是造成文風暗淡文氣衰弱的原因。

  【原文】

  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①漢篇,師範宋集,雖古今備②閱,然近附而遠疏矣。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茜③,雖逾本色,不能複化。桓君山④雲:「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采⑤;及見劉揚⑥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茜;矯訛翻淺⑦,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櫽括⑧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注釋】

  ①略:忽略、忽視。

  ②備:完備、全面。

  ③「青生於藍」二句:劉勰的意思是從藍草裡可以提煉出青色染料,而青色染料卻不能再有什麼變化,用來比喻讀華麗的文章沒有什麼收穫。藍,草本植物,從它葉中提取的靛青可做染料。絳,赤色、大紅色。茜,茜草,根可做染料。

  ④桓君山:桓譚字君山,東漢初作家。這裡的話是他《新論》的佚文。

  ⑤采:採取、收穫。

  ⑥劉:指劉向,西漢末期的學者。揚:指揚雄,西漢末期的作家。

  ⑦矯:糾正。翻:改變、翻轉。

  ⑧櫽括:矯正曲木的工具,這裡指糾正偏向。

  【譯文】

  現今一些有才華的士人,都專心學習寫作,可是他們大多忽略漢代的篇章,卻去模仿劉宋時代的文章,雖是古今作品都看,但卻模仿近代膚淺詭異的作品而疏遠古代華麗典雅的作品。其實青色是用藍靛染出來的,赤色是用茜草染出來的,這兩種顏色雖然都超過了藍靛和茜草本來的顏色,但不能再有什麼變化了。桓譚說:「我看到新近作家華麗的作品,文辭雖然漂亮,但卻沒有什麼可取的;等到看了劉向和揚雄的作品,就往往有所收穫。」這就是上述論點的證明。所以煮青和染絳,一定要用藍靛和茜草,要矯正偽體改變訛濫浮淺的文風,還是要尊崇經書。這樣在質樸與文采之間斟酌取捨,在典雅與通俗之際安排妥帖,就可以和他講繼承和革新了。

  【原文】

  夫誇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自茲厥①後,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發②雲:「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相如上林③雲:「視之無端,察之無涯④,日出東沼⑤,月生西陂⑥。」馬融廣成雲:「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⑦出東,月生西陂」。揚雄羽獵雲:「出入日月,天與地遝⑧。」張衡西京⑨雲:「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於濛汜。」此並廣寓極狀⑩,而五家如一。諸如此類,莫不相循,參伍因革⑾,通變之數也。

  【注釋】

  ①厥:其。

  ②枚乘七發:枚乘,西漢初期作家,作有《七發》。

  ③相如上林: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作品《上林賦》。

  ④涯:邊際。

  ⑤沼:水池。

  ⑥月生西陂:當作「入乎西陂」。陂,山坡。

  ⑦大明:指太陽。

  ⑧遝:合。

  ⑨張衡西京:張衡的《西京賦》。

  ⑩寓:托喻。狀:描繪。

  ⑾參伍:錯綜。因革:繼承革新。

  【譯文】

  對聲音形貌的誇張描寫,在漢代初期的辭賦裡已經達到極點了。從此以後,便循環往復相互因襲,縱然有人想要跳出舊套,卻終於落在套子裡。枚乘的《七發》說:「遠望啊東海,廣闊無邊啊相連的是蒼天。」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說:「望起來望不到頭尾,細察沒有邊涯,太陽從東邊的池子裡出來,落到西邊池塘下。」馬融的《廣成頌》說:「太陽從東方出來,月亮從西邊的山坡上升起。」揚雄的《羽獵賦》說:「太陽月亮在這裡升起來降下,天地之際真是杳冥曠遠。」張衡的《西京賦》說:「太陽月亮總是從裡面進進出出,就像從扶桑出來又從濛汜進去一樣。」這些極其誇張的描寫,五家好像一樣。類乎這樣,沒有不是互相因襲的。

  【原文】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①。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②,置關鍵,長轡③遠馭,從容按節④,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采如宛虹之奮鬐⑤,光若長離⑥之振翼,乃穎脫⑦之文矣。若乃齷齪于偏解,矜激乎一致⑧,此庭間之回驟,豈萬里之逸⑨步哉!

  【注釋】

  ①大體:這裡指主體,基本原則。

  ②衢(qú)路:四通八達的大路。

  ③轡:馬韁繩。

  ④節:節度,節奏。

  ⑤宛虹:彎曲的長虹。宛,彎曲。奮鬐:虹背。

  ⑥長離:朱鳥星,南方七個星宿的總稱。

  ⑦穎脫:錐子尖從袋子裡脫露出來,露頭角的意思。

  ⑧矜激:矜恃偏激。矜,誇耀。一致:一得之見。致,至。

  ⑨逸:快。

  【譯文】

  必須錯綜交織,有繼承有革新,才是「通變」的規則和方法。因此規劃文章的總綱,應該著重大的方面。首先博覽群書並且精研細閱,抓住它們的綱領加以吸收。然後開拓創作的道路,掌握關鍵,這才能操縱長長的韁繩駕馭著駿馬向遠方馳騁,態度從容地按著節拍前進,憑靠真情實感來求變通,依負氣質來適應變革,使絢麗的文采像彎曲的長虹弓起脊背,使耀眼的光芒似南方的朱鳥星振動著翅膀,那才是卓越的作品。倘若局限於片面的理解,矜恃偏激地誇耀自己的一得之見,這好比在庭院中回繞圈子跑馬,哪裡是在萬里長途上馳騁啊!

  【原文】

  贊曰:文律運周,日新其①業。變則其久,通則不乏。趨時必果,乘機無怯②。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注釋】

  ①其:將。

  ②怯:懦弱。

  【譯文】

  總結:

  寫作的法則運轉不停,
  日日都有新的文學成就。
  適應變化創新才能持久,
  善於繼承規律創作才不貧乏。
  適應時代要求必須果斷,
  抓住時機不要膽怯。
  面向當今努力創新動人的作品,
  參考古代確定創作的法則。

  【評析】

  《通變》的「通」,即「會通」,即繼承;「變」即「適變」,即革新。本篇主要論述了文學創作的繼承和革新的問題。

  全篇分三部分:一、講文學繼承和革新的必要。劉勰認為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原理是一定的,而表現方法卻在發生著變化。因此,文學創作對於有定的原理加以繼承,對於無定的方法加以革新。二、講「九代」文學的繼承與發展情況,來說明文學史上承前啟後的關係,強調二者應該並重。三、講文學創作中怎樣正確地繼承革新。

  《通變》從「通」和「變」的辯證關係來論述文學的繼承與革新不可偏廢,這是正確的。針對當時的創作傾向,提出了矯正時弊的主張。劉勰在探討文學的發展時,發現了文學自身發展的規律,即由質到文的必然性。因此他主張要克服形式主義傾向,不能用否定文學的基本特徵、不許文學發展的方法,而只能順其規律加以引導。其基本辦法就是講「通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