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苕溪漁隱叢話 | 上頁 下頁
陳履常


  《複齋漫錄》雲:「『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其後又寄黃充,前四句雲:『俗子推不去,可人廢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娛。』蓋無己得意,故兩見之。」

  ◇

  《複齋漫錄》雲:「晁無咎貶王山,殆不類其為人,無己清適,雖鐵石心腸,不至於開府,而此詞清駃豔發,過於《梅花賦》矣。』」苕溪漁隱曰:「乙酉歲,餘歸苕溪上,才獲《複齋漫錄》,見無己小詞,因筆之。」

  ◇

  苕溪漁隱曰:「履常《絕句》雲:『此生精力盡於詩,末歲心存力已疲。』與溫公《進呈資治通鑒表》雲『臣之精力,盡於此書』之話,共相脗合,豈偶然邪?」

  ◇

  《複齋漫錄》雲:「《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剪綵為人,或鏤金薄貼屏風上;亦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無己《立春詩》雲:『巧勝向人真耐老,衰顏從俗不宜新。』更覺其工。」苕溪漁隱曰:「余閱《荊楚歲時記》雲:『正月七日,剪綵為人,或鏤剪金薄為人,貼屏風,亦戴之頭鬢,以識新歲更始。』所雲止此,即無『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九字。《複齋》以無己詩有『衰顏從俗不宜新』之句,遂牽合撰此九字,亦誣甚矣。」

  ◇

  《文昌雜錄》雲:「立春日,賜三省官采勝各有差,謝於紫宸殿門。杜台卿說:『正月七日為人日,家家剪綵,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今世多刻為華勝,像瑞圖金勝之形。』引《釋名》:『華,像草木華也,勝言人形容止等,一人著之則勝。』又引賈充李夫人《典誡》曰:『每見時人月旦花勝,交相遺與。』謂正月旦也,今俗用立春日,亦近之。然公卿家尤重此日,莫不鏤金刻繪,加飾珠翠,或以金銀,窮極工巧,交相遺問焉。」

  ◇

  許彥周《詩話》雲:「無己《賦宗室畫詩》:『滕王峽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又作《曾子固挽詞》:『丘園無起日,江漢有東流。』近世詩人,罕匹其儔。」

  ◇

  苕溪漁隱曰:「《寄送定州蘇尚書》雲:『枉讀平生三萬卷,貂蟬當複作兜牟。』齊武帝戲周盤龍曰:『貂蟬何如兜鍪?』對曰:『貂蟬生於兜鍪。』履常反用此事,意言蘇公之才學,不當臨邊。然頗牧出於儒林,古人以為美談,履常之言,殊覺非也。」

  ◇

  苕溪漁隱曰:「杜枚之《早雁詩》雲:『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六一居士《汴河聞雁》雲:『野岸柳黃霜正白,五更驚破客愁眠。』皆言幽怨羈旅,聞雁聲而生愁思。至後山則不然,但雲:『遠道勤相喚,羇懷誤作愁。』則全不蹈襲也。」

  ◇

  《複齋漫錄》雲:「漢皋《張君詩話》,謂鮑當《吟孤雁》雲:『更無聲接續,空有影相隨。』當時號為鮑孤雁。凡物有群而孤者皆然,何獨雁乎?然予觀司馬文正《詩話》,乃謂當為河南府法曹,常忤知府薛映,因賦《孤雁詩》,所謂『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難進,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薛大嗟賞,時號鮑孤雁。與張君所記不同,而詞意亦大非前句可及,當以張君所記為失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