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苕溪漁隱叢話 | 上頁 下頁
李衛公


  蔡寬夫《詩話》雲:「巴峽中有吐綬雞,此常雞差大,嗉藏肉綬,長闊幾數寸,紅碧相間極煥爛,常時不可見,遇晴日則向陽擺之,頂首先出兩肉角,亦二寸許,然後徐舒其綬,逾時乃斂。李文饒詩所謂『葳蕤散綬輕風宴,若銜若垂何可擬』是也。文饒雲:『出剡溪。』今詢之越人不復有。予嘗自峽中攜至蘇州,人皆不識,則知山川風氣所產,古今亦有不同也。」

  ◇

  《倦遊雜錄》雲:「真珠雞生夔、峽山中,畜之甚馴,以其羽毛有白圓點,故號真珠雞,又名吐綬雞,生而反哺,亦名孝雉。每至春夏之交,景氣和暖,頷下出綬帶方尺餘,紅碧鮮然,頭有翠角雙立,良久,悉斂於嗉下,披其毛,不復見。或有死者,割其頸臆間,亦無所睹。」苕溪漁隱曰:「廣右、閩中亦有吐綬雞,餘在二處,見人家多養之,不獨巴峽中有也。王荊公有絕句雲:『樊籠寄食老低摧,組麗深藏肯自媒,天日清明聊一吐,兒童初見互驚猜。』」

  ◇

  《雪浪齋日記》雲:「李衛公詩雲:『五月佘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朝雞』,頗似少陵句。王荊公詩雲:『紛紛縣變浮雲白,落落難鐘老栢青。』山谷《蟹詩》雲:『已摽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間五鼎烹。』此皆得老杜句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