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蒙學 > 三字經 > |
王應麟·三字經簡介 |
|
《三字經》,王應麟撰。王應麟(1223-1296年),字伯厚,號深甯居士,進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政治家。他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慶元府鄞縣人(今浙江鄞縣),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書。王應麟博學多才,對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經史學者。南宋滅亡以後,他隱居鄉里,閉門謝客,著書立說。明代著名詩人、王應麟的同鄉黃潤玉在《先賢贊》中稱頌王應麟:「春秋絕筆,瑞應在麟。宋詐訖錄,瑞應在人,尼父泣麟,先生自泣。出匪其時,呼嗟何及。」 其親王撝是呂祖謙學生樓昉的學生,曾任溫州知州,應麟從小受其培養教育,19歲就中進士,21歲在衢州任主薄,他在成為進士後受到程朱學派的王埜和真德秀等人影響,任官同時勤於讀經史,34歲時因其文章的優異和學問的廣博,考上博學宏詞科(在宋代是很少人能考上的困難科目)後官最官禮部尚書,當時宋代外有蒙古入侵,內有權臣丁大全、賈似道等主政,他曾上書論邊防和批判當時政治。宋亡後(1276年)他在家鄉隱居講述經史二十年。 王應麟隱居二十載,所有著作,只寫甲子不寫年號,以示不向元朝稱臣。他一生著作甚豐,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詩地理考》、《漢藝文志考證》、《玉堂類稿》、《深寧集》等六百多卷。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這部《三字經》,這可能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王應麟晚年為教育本族子弟讀書,編寫了一本融會中國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訣」。他是通古博今的大儒,舉重若輕的大家手筆寫出這部「三字歌訣」,當然是非同凡響。 其著作學甚多且學術價值甚高,到清朝時才開始較為人所重視,其中《玉海》為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為其準備博學宏詞考試時所整理的。《困學紀聞》是筆記類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經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漢制考》為歷史著作。《通鑒地理通釋》是歷史地理學的著作。 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複焉,而歎其要而該也。」 清代賀興思《〈三字經〉注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蒙者,鹹恭若球刀。」 《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此書中有段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歷史的變遷,歷來備受讚譽。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而《三字經》後來居上。這裡的「居上」殆源於數字順序,未必便是根據三書之內容與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實上,綜其覆蓋讀者之廣、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傳時間之久觀而言,《三字經》 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不能不說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書。 《三字經》堪稱「蒙學之冠」。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三字經》早就不僅僅屬漢民族了,它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範圍的推廣,也是兒童的必背讀物。 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的《三字經》依然有著巨大的生命力。在過去,包括章太炎在內的有識見的學者,多有致力於《三字經》的注釋和續補者。模擬《三字經》形式的讀物,如《女三字經》、《地理三字經》、《醫學三字經》、《西學三字經》、《工農三字經》、《軍人三字經》、《佛教三字經》、《道教三字經》層出不窮,風靡天下。近期,文化部原常務副部長高占祥先生還創作了《新三字經》,同樣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三字經》全文長達1722字,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