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4)


  盧俊義開言道:「我夜來算了一命,道我有百日血光之災,只除非出去東南上一千里之外躲逃。因想東南方有個去處,是泰安州,那裏有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金殿,管天下人民生死災厄。〔連日書空咄咄,實不曾作此想,而忽自雲然者,鴻鵠之志,固不可與燕雀道也。〕我一者,去那裏燒炷香,消災滅罪;〔不是盧員外語。〕二者,躲過這場災晦;〔亦不是盧員外語。〕三者做些買賣,〔一發不是盧員外語。〕觀看外方景致。〔亦不是盧員外語。○連舉數言,悉非心語,寫得盧員外智深勇沉,真好人物。〕李固,你與我覓十輛太平車子,裝十輛山東貨物,你就收拾行李,跟我去走一遭。燕青小乙看管家庫房鑰匙,只今日便與李固交割。我三日之內便要起身。」

  李固道:「主人誤矣。常言道:『賣卜賣卦,轉回說話。』〔奇語如古謠諺。〕休聽那算命的胡言亂語,只在家中,怕做甚麼?」

  盧俊義道:「我命中註定了。你休逆我。若有災來,悔卻晚矣。」

  燕青道:「主人在上,須聽小乙愚言:這一條路,去山東泰安州,正打梁山泊邊過。〔一語便已道著,非道著吳用奇計,正道著員外雄心也。○不枉員外呼之為我那人。〕近年泊內是宋江一夥強人在那裏打家劫舍,官兵捕盜,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燒香,等太平了去。休言夜來那個算命的胡講。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裝陰陽人來煽惑主人。〔只是有意無意之語,卻宛然千伶百俐聲口,又令行文波臻橫生,妙筆。〕小乙可惜夜來不在家裏;若在家時,三言兩語,盤倒那先生,倒敢有場好笑!」

  〔絕世妙人,絕世妙語,若真有之,真乃絕世妙事;今即無之,亦是絕世妙文。〕

  盧俊義道:「你們不要胡說,誰人敢來賺我!梁山泊那夥賊男女打甚麼緊!我看他如何同草芥,兀自要去特地捉他,把日前學成武藝顯揚於天下,也算個男子大丈夫!」

  說猶未了,〔不得不說,卻又不欲盡說,忽作一頓,妙筆。〕屏風背後,走出娘子賈氏來,也勸道:「丈夫,我聽你說多時了。自古道:出外一里,不如屋裏。休聽那算命的胡說,撇下海闊一個家業,耽驚受怕,去虎穴龍潭做買賣。你且只在家裏收拾別室,清心寡欲,高居靜坐,自然無事。」〔觀其所以留丈夫者,而知意不在於留丈夫也。讀之令人掩口,卻又大雅不露,妙筆。〕

  盧俊義道:「你婦人家省得甚麼!〔卻不知省得一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語。」

  燕青又道:「小人靠主人福蔭,學得些個棒法在身。不是小乙說嘴,幫著主人去走一遭,路上便有些個草寇出來,小人也敢發落得三五十個開去。留下李都管看家,小人伏侍主人走一遭。」

  〔寫一個願去,空中映發。〕

  盧俊義道:「便是我買賣上不省得,要帶李固去;他須省得,便替我大半氣力;因此留你在看守。自有別人管賬,只教你做個樁主。」

  李固道:「小人近日有些腳氣的症候,十分走不得多路。」

  〔寫一個不願去,空中映發。○讀者初至此處,竟不知其妙在何處,故妙絕也。〕

  盧俊義聽了,大怒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許多推故!若是那一個再阻我的,教他知我拳頭的滋味!」

  李固嚇得只看娘子,〔如畫。〕娘子便漾漾地走進去,〔如畫。〕燕青亦更不再說。

  〔如畫。○三句寫三個人,便活畫出三個人神理來,妙筆妙筆。〕

  眾人散了,李固只得忍氣吞聲,自去安排行李,討了十輛太平車子,喚了十個腳夫,四五十拽頭口,把行李裝上車子,行貨拴縛完備。盧俊義自去結束。第三日燒了神福,給散了家中大男小女,一個個都分付了,當晚先叫李固引兩個當值的盡收拾了出城。李固去了。娘子看了車仗,流淚而入。

  〔看他寫娘子流淚仍在今日,不在明日,妙筆。○極蝟褻事,寫得極大雅,真正妙筆也。〕

  次日五更,盧俊義起來,沐浴罷,更換一身新衣服,吃了早膳,取出器械,到後堂裏辭別了祖先香火;〔出門景色,一部所無。〕臨時出門上路,分付娘子:「好生看家,多便三個月,少只四五十日便回。」

  賈氏道:「丈夫路上小心,頻寄書信回來!」

  說罷,燕青流淚拜別。

  〔寫娘子昨日流淚,今日不流淚也,卻恐不甚明顯,又特地緊接燕青流淚,以形擊之,妙筆妙筆。〕

  盧俊義分付道:「小乙在家,凡事向前,不可以出去三瓦兩舍打哄。」

  燕青道:「主人如此出行,小乙怎敢怠慢?」〔只二語精義交至,令我讀之淚下。〕

  盧俊義提了棍棒,出到城外。李固接著。盧俊義道:「你引兩個伴當先去。但有乾淨客店,先做下飯等候:車仗腳夫,到來便吃,省得耽擱了路程。」

  李固也提條杆棒,先和兩個伴當去了。盧俊義和數個當值的,隨後押著車仗行;但見途中山明水秀,路闊坡平,心中歡喜道:「我若是在家,那裏見這般景致!」〔此第三句之半也,點逗輕妙之甚。〕行了四十餘里,李固接著主人;吃點心中飯罷,李固又先去了。再行四五十里,到客店裏,李固接著車仗人馬宿食。

  盧俊義來到店房內,倚了棍棒,掛了氈笠兒,解下腰刀,換了鞋襪宿食,皆不必說。

  〔第一日雖無事,亦必詳寫,此水滸傳例也。〕

  次日清早起來,打火做飯,眾人吃了,收拾車輛頭口,上路又行。〔第二日獨寫出店上路之時,以引起下文小二報信也。〕自此在路夜宿曉行,已經數日,〔省。○先詳後省,故不見其空缺。今之特等官,真老大空缺耳。〕來到一個客店裏宿食。天明要行,只見店小二哥對盧俊義說道:「好教官人得知:離小人店不得二十里路,正打梁山泊邊口子前過去。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得大驚小怪。」

  〔瞥然而出。○每每驚天驚地之事,其來必輕輕冉冉。〕

  盧俊義聽了道:「原來如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