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三回 入雲龍鬥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5) |
|
再說東昌寇州兩處〔順風斜渡,又一過接之法。〕已知高唐州殺了高廉,失陷了城池,只得寫表,差人申奏朝廷;又有高唐州逃難官員,都到京師說知事實。高太尉聽了,知道殺死他兄弟高廉,〔特書高俅黷皇師,報私怨,以深惡之也。〕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專等景陽鐘響。百官各具公服,直臨丹墀,伺候朝見。當日五更三點,道君皇帝升殿。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天子駕坐。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退朝。」 高太尉出班奏道:「今有濟州梁山泊賊首晁蓋、宋江累造大惡;打劫城池,搶擄倉廒,聚集凶徒惡党,現代濟州殺害官軍,鬧了江州無為軍;今又將高唐州官民殺戮一空,倉廒庫藏盡被擄去。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剿,他日養成賊勢,難以制伏。伏乞聖斷。」 天子聞奏大驚,隨即降下聖旨,就委高太尉選將調兵,前去剿捕,務將掃清水泊,殺絕種類。高太尉又奏道:「量此草寇,不必興舉大兵。臣保一人,可去收服。」 天子道:「卿若舉用,必無差錯,即令起行。飛捷報功,加官賜賞,高遷任用。」 高太尉奏道:「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鋼鞭,有萬夫不當之勇;見受汝寧郡都統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將。臣保舉此,可以征剿梁山泊。可授兵馬指揮使,領馬步精銳軍士,克日掃清山寨,班師還朝。」 天子准奏,降下聖旨:著樞密院即便差人勒前往汝甯州星夜宣取。當日朝罷,高太尉就于帥府著樞密院撥一員軍官,擎聖旨前去宣取。〔奉旨調將,是第一段。○一路特詳呼延出軍重大,以明是役之驚天動地,非複前文小小捕盜之比。〕〔眉批:奉旨調將。〕當日起行,限時定日,要呼延灼赴京聽命。 卻說呼延灼在汝寧州統軍司坐衙,聽得門人報道:「有聖旨,特來宣取將軍赴京,有委用的事。」 呼延灼與本州官員出郭迎接到統軍司,開讀已罷,設宴管待使臣;火急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帶引三四十從人,一同使命,離了汝寧州,星夜赴京。于路無話,早到京師城內殿司府前下馬,來見高太尉。 〔未見天子,先見太尉,可歎可笑。〕 當日高俅正在殿帥府坐衙。門吏報道:「汝甯州宣到呼延灼,見在門外。」 高太尉大喜,叫喚進來參見。高太尉問慰已畢,與之賞賜;次日早朝,引見道君皇帝。天子看見呼延灼一表非俗,喜動天顏,就賜踢雪烏騅一匹。〔下文將有連環馬一篇奇文,便先向此處生出踢雪烏騅一匹,裝作頭彩,絕妙章法也。〕那馬,〔句〕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因此名為「踢雪烏騅。」〔先畫其毛片。○一段。〕那馬,〔句。○二那馬句,神彩奕奕。〕日行千里。〔次歎其德性。○一段。〕奉聖旨賜與呼延灼騎坐。 〔兩那馬下,又撰一道聖旨,文勢淋漓突兀。〕〔眉批:天子賜馬。〕 呼延灼謝恩已罷,〔天子賜馬是第二段。〕隨高太尉再到殿帥府,〔既見天子,又到太尉,可歎可笑。〕商議起軍剿捕梁山泊一事。呼延灼道:「稟明恩相:小人覷探梁山泊,兵粗將廣,馬劣槍長,〔絕妙好辭,遂為山泊作贊。〕不可輕敵小覷。乞保二將為先鋒,同提軍馬到彼,必獲大功。」 高太尉聽罷大喜,問道:「將軍所保誰人,可為前部先鋒?」 不爭呼延灼舉保此二將,有分教:宛子城重添良將,梁山泊大破官軍。 直教:功名未上凌煙閣,姓字先標聚義廳。 畢竟呼延灼對高太尉保出誰來,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