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梅森 > 此夜漫長 | 上頁 下頁 |
九 |
|
周啟玉淚水滿面到裡屋收拾東西時,孫女瑩瑩已睡著了,睡著前,瑩瑩大概也哭過,不知是因為一個人睡覺害怕,還是聽到了什麼。周啟玉真傷心。丈夫一輩子算得上小心謹慎了,結果還是鬧出了這一幕,害得小孫女都跟著擔驚受怕。早知如此,真不如提前退二線好。人一生就是這麼回事,老和人爭個啥?真是想不開! 然而,丈夫最後的神態多少給了周啟玉一些安慰。周啟玉想,丈夫也許真沒收誰的現金,也許真是搞錯了。只要沒收誰的現金,那就不怕了,音響和沙發的事不是大問題,最多補交差額款,他們交得起。 可犯罪感總也擺不脫。周啟玉拿著換洗衣服往包裡裝時,又想到對門的304室住著東方中學老校長司徒效達,這老頭子很怪,陰沉沉的,從不和他們家多囉嗦,司徒老頭子要是看著自己丈夫被公安人員帶走,只怕肚皮都要笑破了…… §第五章 兩間屋子和一個小客廳都空空蕩蕩的,司徒效達的心也空空蕩蕩的。電視大開著,畫面不停地變幻,司徒效達呆呆坐在電視機前,卻不知電視裡在說什麼。開初的新聞還有些印象,似乎說蘇聯的事,後來全記不住了,耳邊響著前言不搭後語的胡話,眼中看到的是一片飛旋的色彩,唯有空虛的感覺是真實的。司徒效達覺著,自己像一片乾癟的蚌肉,正可憐地萎縮在這套房屋構成的巨大蚌殼裡。 自從3天前為老伴方碧薇開過追悼會,司徒效達就意識到自己沒有明天了,他的明天和老伴的軀體一起化作煙霧,升上了天空。屬他的,除了無休無止的空虛,便是一個個苟延殘喘的長夜。人生的壯劇在經過長達67年的演出之後,現在已進入尾聲,就要謝幕了。他再沒有什麼可牽掛的,老伴已經走了,他和老伴的學生們如今都是成年人了,他們將自己擔當起他們要為這個世界擔當的責任,再用不著他們為他們操心費神了。 追悼會上來了不少學生,花圈堆滿靈堂。學生中,年歲最大的已是到知天命之年,最小的也有二十幾歲了。有幾個還是專程從外地趕來的。哀樂聲中,他們一起垂下了頭。好多學生都說:「老校長,方老師不在了,我們照應你!我們都是你的學生,也都是你的兒女。」有兩個學生還要接他到家裡去住些日子的。他謝絕了,他說,他得靜一下,得想想,好好把這一生都想想。 他的兒子,他和老伴唯一的兒子早已離他遠去。現在,他沒有兒女,沒有可以向世人炫耀的權力、家產,他一生的財富就是寶貴的回憶,這財富誰也奪不走,只屬他和老伴。老伴走了,這財富將伴著他度過生命的殘餘歲月。 一切都像發生在昨天。站在靈堂裡,司徒效達就想起了重慶沙坪壩的校禮堂,那禮堂中央掛著孫中山的巨幅畫像,兩邊是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和國民黨黨旗。德高望重的校長在講話,講民族的危亡,講國難時代青年的責任,講得許多流亡學生熱淚盈眶。 就是在那次時局演講會後,國民政府發起了青年學生從軍運動,蔣中正委員長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口號。大後方的高中學生和在校大學生紛紛參軍,都準備以自己年輕的生命和青春的血肉之軀去共赴國難。司徒效達正上大二,他幾乎沒加考慮,就和許多同學一起,集體參加了三民主義青年團並第一批穿上了軍裝,一個月後被分配到中國遠征軍駐印度新一軍服役。 這時,緬甸還大部被日軍佔領著,中緬公路——就是那條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在日軍的日夜轟炸中時通時斷。司徒效達和同學們無法經中緬公路去印度,就乘了飛機。這是司徒效達第一次,也是後來一生中唯一一次乘飛機。在飛機上,他幾乎把膽汁都吐出來了,到印度下飛機3天后,地面上的營房還在他眼前飄飄乎乎轉,鬧得同學們都笑他。 就是在印度認識了方碧薇——今天過世的老伴。那時老伴只19歲,正是女孩子最值得驕傲的年齡。方碧薇在新一軍醫院當護士,每逢週末總有一大幫中國軍官和盟國軍官找她跳舞,司徒效達記得很清楚,他正是在盟軍顧問處主辦的一次舞會上第一次見到她的。她和他跳了支華爾茲,讓他產生了從未有過的躁動,那唯有年輕的生命才可能生髮出的躁動。 他開始給她寫信,找她約會——儘管在當時這是被禁止的。他還在野外操練中故意摔傷了腳脖子,住進了她的醫院。是的,是她的醫院。在醫院的一周中,他想方設法找尋機會,終於在一個同去散步的晚上,衝動地擁抱了她,帶著幾分魯莽吻了她。 這一吻是歷史性的,不論是對他,還是對她。這一吻決定了他們今後註定要生生死死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了。後來的苦難離他們那個幸福的晚上還很遠,他們看不到它的影子,也嗅不到它的氣息。兩個純情的中國青年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在一片平靜的藍天下,發誓相愛。他們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唱著《畢業歌》開始了後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人生…… 在印度短暫而甜蜜的歲月一眨眼就過完了,接著而來的是中國遠征軍的全面反攻:光復密支那。佔領曼德勒。中緬公路被打通。盟軍攻克仰光。沒多久,《波茨坦公告》發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隨著日本的投降,1945年夏秋之交,駐印軍新一軍帶著全套美式裝備班師回國。 司徒效達和方碧薇都可以不回國的。方碧薇一家都在印度,是華僑,父親還是新德裡有名的僑領,方碧薇是在印度參軍的。當時,方碧薇的父親已直接找過新一軍軍長孫立人,要他們倆留下來結婚並定居印度新德裡。然而,司徒效達不同意。方碧薇為了司徒效達,也為了她勝利了的祖國,回絕了父親已作好了的安排,隨軍醫院的軍醫護士們跳上美式十輪大卡,踏上了緬甸的國土,經中緬公路回了國。 車隊駛抵怒江邊,遠遠看到祖國的鋼鐵惠通橋時,司徒效達和方碧薇都哭了,這種對祖國的感情是任何語言都道不出的。後來,當許多苦難向他們襲來時,正是那怒江,那惠通橋,給了他們以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從沒有因為1945年跨過惠通橋而後悔。 回國以後就是學生軍的復員。大學生活重又開始了。司徒效達在聯大繼續他的中國文學專業,方碧薇則考取了中央大學。這一來,原定回國完婚的計劃推遲了4年。而在這4年中,中國大地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奪取了全國政權,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司徒效達和方碧薇是帶著無限欣喜歡迎這個新時代的,為了這個新時代的到來,他們都在共產黨員學生的領導下,參加過反饑餓,反內戰的示威遊行。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的消息傳來時,他們和那些黨員學生們一起跳躍歡呼。他們並不明白這個正迎面向他們走來的新時代將給他們帶來什麼。他們天真地認為,祖國從此以後將永遠擺脫災難的深淵,他們可以好好幹一番無愧於後人的事業了。渡江戰役勝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批吸收青年知識分子入伍,他們帶著這種美好的夢想,在南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分配到華東軍政大學當文化教員。 應該說1949年的5月還是美好的,這份美好一直延續到1956年的春天。在這段日子裡,他們是軍政大學文化速成班的老師和課外輔導員,那些用槍桿子打出了這個新時代的將軍們卻是他們的學生。按年齡,這些學生們幾乎個個能做他們的父親,然而,這些父輩學生們對他們都非常尊敬。今天回憶起來,司徒效達還認為,這些父輩學生是他一生中教過的最好的學生。那時候,政府和社會都是尊重知識文化和文化人的。那些急於摘掉文盲帽子的將軍們人前背後都稱他和方碧薇老師,連小鬼都不能喊。記得有個山東籍的副師長和方碧薇開玩笑,在課堂上喊她小鬼,就受了批評,還在黨小組會上做了檢討。 後來發生的一切卻糟透了。1956年春天,整編和授銜開始,司徒效達和方碧薇雙雙從部隊轉業下來,脫下軍裝,從南京來到本市東方中學教書。到東方中學沒多久,便趕上大鳴大放,司徒效達和方碧薇奉命鳴放,就學校的教學問題提了些中肯意見——具體是些什麼意見,現在已記不清了,可那份真誠和中肯卻是記得清的,他們儘管已脫下了軍裝,骨子裡還把自己看作軍隊中的文化人,在東方中學的同事中談起軍政大學的生活和工作,還不免有幾分傲氣。恰是因為那份真誠中肯,和摻雜其中的傲氣,司徒效達和方碧薇先後被打成右派,司徒效達是1957年頭一批劃右的,是極右,方碧薇則是1958年補劃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