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趙玫 > 門口的鮮花 | 上頁 下頁
被溫暖照亮


  在很寒冷的冬天,窗外是風的吼叫。而在風的吼叫中,你更切近地聽到的,是家中火爐裡發出的劈劈啪啪的響聲,於是心不再荒遠。一種被溫暖包籠著的無以言說的幸福,是一種踏實的心情。有火。火的熱和火的光,陪伴著我們的生命。從此哪怕走進寒夜。這便是我在北方的冰冷冬季到來的時候常常會有的一種感覺。在風中穿行的時候,當冰天雪地,當寒風刺著肌骨,只要一想到家中的火爐,即刻會有一份溫暖的慰藉。於是渴望火的味道,更渴望煤炭燃燒著發出的那種誘人的聲音,還有爐火中跳躍著的那麼美麗的藍色的火焰,燃燒著,溫暖。

  女兒最喜歡的童話,是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而讓她傷心難過的,是那火柴發出的一束又一束小小的短暫的光焰。在那個美麗而又淒切的故事中,火光便是溫暖便是希望。火光中會有烤鵝,有祖母的慈愛,還會有那棵絢麗的聖誕樹……而當火光熄滅,便是寒冷的長夜,便也是生命的終結。沒有光亮。漫長的黑暗和死亡。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境界?挨著無盡的淒涼與哀傷,於是悲悼生命的消逝。在以色列,有萬千祈求和平的人們高舉起手中的蠟燭,向為推進和平進程而獻身的偉大戰士拉賓默禱;而在英國,在肯辛頓宮前,在鮮花中為美麗的戴安娜王妃送行的那首永恆的安魂的挽歌,便是她生前最愛的《風中之燭》:「永別了,英格蘭的玫瑰,你的一生就像是風雨中的蠟燭,而今無燭光已盡……」明亮與溫暖,可以說是人類的根本所需。從最最古老的那個原始部落開始,當人類有一天終於被火光照亮,從此便害怕黑暗,怕火的熄滅、燭光的熄滅、生命的熄滅。所以普羅米修斯盜得火種,便是盜得溫暖與光明,便是盜得生命與未來。

  所以家中生著火爐,所以能在火爐前享受溫馨。今天很多的家庭都已經被現代化的暖氣設備所武裝,而我們所執著的依然是很古老的火源。沒有不好的心情。儘管有時候收拾火爐是一件很辛苦很操勞的事情,但我卻從沒有為此而抱怨過。我常常說喜歡家中有一爐火的感受。我甚至喜歡伺候那一爐火,喜歡為那火的燃燒而不間斷地添煤添柴。我喜歡從窗外的寒冷中感受我身邊的那一團火。我喜歡看藍色的火焰怎樣在爐中一點點地奔湧起來,歡騰跳躍,更喜歡時常聞到爐火有時候會發出的那特有的味道,在寧靜中屏息靜聽那如歌般溫暖的響聲。火爐是無法替代的。我所以不太在乎家中至今沒有暖氣,心很平和,僅僅是為了一種火的感覺。

  於是想起1994年深秋我在美國時的那種感覺。很冷的棕色的深秋,很冷的風和隨風飄轉的很冷的落葉。所到之處,各式各樣的房子裡都有溫暖的空氣在流動,而那籠罩著房舍的溫暖顯然都是由眼睛所看不到的現代化取暖設施中發出的。很先進的方式用無形的舒適將你包籠。然而在一些飯店的輝煌的大堂或是在一些美國家庭明亮的客廳裡,我卻常常會看到那種古老的壁爐。無論壁爐取暖的方式怎樣古老落後,甚至壁爐所散發的熱度遠不能達到今天人們取暖的標準,但是壁爐的那種形式卻被人們執著地保存了下來,哪怕是在那些最現代的建築中,而且,它們竟然被裝飾得越來越構思精巧。壁爐上那些被精心雕鏤出來的美麗花紋,還有那些被刻意安排過的燃燒的方式:被堆積的木柴中不斷閃爍的火光,而那火光竟然也不時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走到很近的地方,才知道壁爐中的一切全是仿真的,沒有真正的火焰。那紅色的光芒和細碎的響聲其實都是用電製造出來的效果。如此逼真,甚至在那樣的一番虛假的火邊,還擺放著那些用以調整火勢的古老的鐵棍和火鉗。於是我問自己,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美國人又何以如此裝飾溫暖?後來才體會出,其實僅僅是為了一種感覺,一種懷舊的心情,一種對火的迷戀,一種對遠古隧石取火時代的圖騰式的崇拜和追溯,一種在人們的頭腦中徘徊著不去的觀念,一種對於光明的渴求,對於黑暗的恐懼和一種對於生命的無限嚮往……

  僅僅是為了一種心中的感覺,

  而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幸運地擁有著這一份感覺,被溫暖照亮。我寫作。守著火爐,便是守衛著這份感覺。我總是時不時地從桌前站起來去看望那火,小心而勤奮地侍奉它們,以使那火總是能不停地燃燒,不停地散發出光與熱。我在為火爐的操勞中堅守著那一份關於火的觀念。我每每在看到了那火焰時總是滿懷欣喜,一種好像是源自於生命深處的歡娛。我甚至盼望著黑暗降臨,夜深人靜,而惟獨我的火光在長夜中閃亮。那時候,我便會獨自坐在火爐旁,打開書,聽窗外風的呼嘯,被柔和的溫暖擁抱著。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境?於是,生命便真的有了附麗,有了依託,更有了動人的色彩。

  多麼好。在漫漫寒夜中,被溫暖照亮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