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揚 > 第二次握手 | 上頁 下頁 |
三三 |
|
宗教改革運動的首要代表人物馬丁·路德是德意志人,神學博士和神學教授,生於紀元一四八三年。他於一五一七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猛烈抨擊教皇出售「贖罪券」的醜惡行徑,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後來又對宗教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見解。馬丁·路德簡化了基督教的基本教義,認為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個偉大祭獻,人神阻隔已被排除,信徒只憑信仰就可直接與上帝相通,不必以教皇、主教和神父為「中介」——馬丁·路德的說法否定了教皇和教廷的權威,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在一些地方甚至演變為戰爭和革命。 蘇鳳麒給查爾斯取中國名字「查路德」,就是希望他能成為傳教士中的馬丁·路德。查爾斯大喜過望,認為這個名字比「查智善」還好! 蘇鳳麒與孔祥熙的友誼持續下來。辛亥革命後,孔祥熙給閻錫山做幕僚,蘇鳳麒每次回國在太原都要跟他見面。太谷孔家篤信基督教,孔祥熙青年時代曾在「教案」中捨生忘死保護過傳教士;他的壯舉感動了美國人民和美國政府,因此被招入耶魯大學並於一九〇七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孔祥熙有著標準的「晉商」血統,自幼擅長經營,回國後常自比唐代大理財家劉晏,在金融管理方面確實也很出色;他還繼承了先祖孔子的遺風,青年時代即在太谷老家開辦銘賢學校,後來一直熱心於教育事業,積極籌措資金吸引人才,舉辦或扶持過很多大中小學。孔祥熙走出山西後,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官當得越來越大,但一如既往的尊重老朋友蘇鳳麒博士,也很關照博士的朋友、到中國任職的查路德牧師。蘇鳳麒一九二四年回國時,三十六歲的查路德在孔祥熙關照下剛當上齊魯大學校長兼神學院院長。蘇鳳麒還給了查路德一個面子,即答允兼任齊大數學天文系主任。 因此,查路德對蘇鳳麒感激不盡。 蘇鳳麒博士位高權重,用不著查路德的「感激」;不過,幾年後卻用得著了。那是一九二七年四月間,他到齊大講學;一天下午,在「杏花村」,滿眼花團錦簇,博士與牧師並肩緩步,觀賞爛漫的杏花。蘇鳳麒有點神情恍惚似的,低聲道:「查路德,你得幫我一個忙……」 「別說幫一個,幫十個都是應該的!」查路德連連點頭,「說吧,吩咐吧,我一定照辦。」 「是這樣的……我,我想讓兩個孩子來齊大讀書。」 「冠蘭不是剛考上清華嗎?」牧師大感意外,「清華挺好的嘛。」 「我更中意齊大!」 「哦哦,那好,那好!」查路德連連點頭,「不過,姍姍好像才幾歲呀。」 「是的,三歲。」 「那,上齊大幼稚園嗎?」 「不,不是姍柵,我想放到齊大的,是兒媳……」 「你什麼時候有了兒媳的?」 「算是沒過門的兒媳吧。」 「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叫什麼名字?你的意思,放在哪個系?」 「她叫葉玉菡。」蘇鳳麒微蹙眉頭,若有所思,「我的想法,就進醫學院吧,適合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