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葉廣芩 > 採桑子 | 上頁 下頁 | |
一六 | |
|
|
2.風也蕭蕭 一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這是金家歷代祖宗對子弟們的要求。是要求便成了一種理想化的約束,博之以文,約之以禮,想的是後代能「內聖外王」、「明體達用」,為國為家成就一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事,能成為一批克己復禮的正統人物。但事實似乎與老祖宗的要求反其道而行,特別是到了我們這一輩,到了金家舜字輩的弟兄之間。「內聖外王」已經徹底發生了變化:內不聖,外便不王;體不明,用則不達;不但爭,而且黨——爭得臉紅脖子粗,兄弟反目,有如路人;黨得身陷囹圄,花樣翻出,死去活來。 兄弟七人中,尤以老二、老三、老四為甚,這三位爺從40年代到70年代,直鬧得金家近半個世紀不得安生。及至他們各自成了家,搬出了金家舊宅,那戰爭也未停止。仗當然都不願意在自家打,就像日本與俄國打仗把戰場選在中國一樣,稀裡嘩啦打完了,拍拍屁股走人,自有人出來收拾爛攤子,賠償損失,雙方不過在別人的地盤上過了場戰癮。三位兄長的戰鬥,一般都在戲樓胡同的老宅裡進行。既是戰爭就必定動武,於是隨著感情的激發。逮著什麼摔什麼,光是條案上二尺高的撣瓶就摔過七個,反正不是自己屋裡的,摔起來得心應手。毫無顧忌。「戰神們」借助那脆亮的粉碎聲得以增加勇氣、顯示豪壯、獲得快感,使戰爭氣氛向更高層次發展,以至於只要老二、老三、老四中的任何兩人同時在家裡出現,母親就叫我趕快收拾東西,連八仙桌底下的銅痰孟也要藏到臥室去,免得成為壯威的銅鼓。 「戰神們」所使的茶碗都是特製的,是從東直門外土窯裡躉來的粗瓷,屋後存了一筐,隨時伺候,隨時補充。曾經,有一度,我和老七舜銓承擔過茶碗的專買工作,半年時間裡。我們倆三出東直門,去順福的窯上買碗。 那時東直門的城樓還沒有拆,那門洞高大敞亮,有股颼颼的穿堂風。每回從門洞裡穿過,我都要大喊幾聲,為的是聽那回音,人在洞裡無論喊什麼,聲音都顯得特別亮。我跟老七坐著三輪出城。一進門洞我就沖著那高高的拱形磚頂喊:「驢肉——肥呀!」拱頂上就蹦出許多「驢肉肥呀」的合唱。老七就扯著我坐下,說留神閃下去,女孩兒,出門兒得斯文些,這不是在家裡。蹬三輪的回過頭來說,您這閨女挺開通,什麼都不怵。舜銓說,她不是我閨女,是我妹妹,七妹妹。蹬三輪的不信,直搖腦袋,但是後來當他知道我們家有十四個孩子的時候,就直誇我的父母有福氣,說我們祖上一定是積了陰德,這興興旺旺一大家子人不是一世兩世能修來的。我想,蹬三輪的要是知道我和老七出城是為買粗碗供那哥兒幾個做不炸人的手榴彈用,一定不會再說我們的祖宗是積了陰德這樣的話了。 幾十年前,東直門外東壩河那兒還是荒郊野地,以大宅門兒的墳地居多。據說北部燕山自西而來,至此遠遠地回了一下頭,平川行龍之地,回頭必定聚氣,內中定有真龍結穴,有神鬼不測之妙。我們家墳地在壩河以東一個叫太陽宮的地方,離城不遠也不近。我跟老七下了三輪得雇驢,靠我們倆的兩條腿到天黑也到不了順福那兒。東直門外路北永遠聚集著許多小驢兒,有黑的。有灰的,晃著大腦袋傻乎乎地站在那兒。這些驢是專供城裡人出城踏青、上墳馱腳用的,我之所以一進城門洞便「驢肉肥呀」地吆喝,與這些驢不無關係。我一見那些驢就很激動。掙開老七的手朝它們跑過去,拍拍這個,摸摸那個,仿佛它們都是我熟識的兄弟一般。驢們對我也有表示,有的齜齜牙,有的仰仰脖兒,有的噅兒噅兒叫兩嗓子,有的索性撒一泡熱尿。驢群中所有的雇主都在和驢主砍價,但老七舜銓不會跟驢主砍價,往往人家說多少就給多少。驢主牽過哪頭就騎哪頭。我則不然,我得挑驢,我愛騎小黑驢兒,就像在廟會上見到的那種耍「跑驢」的小媳婦騎的那種驢,白肚皮,白嘴唇,白眼圈,大眼睛,長耳朵,那樣的驢有人氣兒。挑好驢,驢主拿條花格褥子,往驢屁股上一搭,把我抱上去,看我坐穩了。一拍驢屁股,小驢兒就自個兒乖乖地走了。小驢兒通人性,不胡鬧也不偷懶,更不欺生,趕驢的有時跟著,有時不跟著,無論跟與不跟,小驢兒都低著頭一聲不吭走自己的道兒,決不會錯。兩頭驢之外還得雇一頭馱碗的驢,那頭驢雖然閑著身子,也很自覺地跟著我們,一步不落,像個小夥計。驢給我的印象頗佳,我認為驢是世界上最通人性的畜生。 騎驢走出六七裡地,路邊上有個冒煙的小土窯,那就是我們家看墳老劉的侄子辦的窯場。老劉的侄子叫順福,不愛種地專愛燒碗。他燒的碗又笨又粗還不圓,燒碗的土是他的把兄弟由門頭溝山裡給運來的,從京西到京東,百十裡地一通兒折騰,費人力又費財力,實在是賺不了幾個錢。舜銓問順福為什麼不把窯搬到門頭溝去,順福說還是這兒好,窯址接著地脈,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風雨不相駁,水火不相射,燒窯的講這個。可是後來我聽我們家老四舜鏜說,順福之所以要在死人堆裡燒窯自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和一批掘墳的串通好了,那些人掘出的財寶不但他有份兒,連那骨頭他也要,他把死人骨頭研成粉,攙到土裡去,燒成各式盆碗,名曰骨灰瓷。正因如此,那些盆碗摔起來便格外脆亮,非景德鎮的薄胎細瓷能比。所以由順福窯裡出來的傢伙,指不定哪件晚上就會說話。老四的話使我對順福做出的那些黑不黑、灰不灰的茶碗很有戒備,不敢輕易去觸碰哪一個,生怕一伸手碰著哪個死鬼,讓我幫它去打官司。舜銓見了就勸我別怕,說這都是老四舜鏜故意編出來的,老四是受了京戲《烏盆記》的影響,分不清現實和戲了。《烏盆記》這齣戲我看過,說的是一個生意人讓人殺了,那人把他燒成了烏盆,那盆就鳴冤叫屈,直上了包公的大堂。 其實順福燒窯也是後來的事,在早他當過警察,當然是舊社會的警察,腰裡別著槍,打著綁腿,挺神氣。他的局子在東城,離我們家不遠,老進出我們家。父親不歡迎他,嫌他的打扮扎眼,母親卻喜歡他,說他憨厚老實。他就管我母親叫表姑,父親不高興了,說一個看墳的侄子,終歸是下人,怎能跟金家攀親。母親就勸父親不必那麼較真兒,說有個穿警服的進出金家,也給金家拔壯了,三教九流都維著,不會有壞處。就這也不能說服父親,每回他來,父親都不給他好臉色。但順福很大度,不計較這些。 順福當警察那會兒,跟老二舜鎛和老四舜鏜關係最好。舜鎛是個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很上勁兒的青年,也是個崇尚洋派兒的人。不似下邊幾個兄弟,老穿著長衫,走道兒老低著頭,他老二是要穿西服紮領帶的,白襯衣每天換,還要用米湯漿,以達到今日高溫定型的效果。他能容忍順福是因了順福的那支槍。順福一來,他便要了那槍去,騎在房脊上瞄家雀兒。穿西服的金家二爺在高房上舞弄手槍,四處比畫,街坊四鄰都害怕,怕那沒準頭兒的槍關照到自己,所以只要老二一上房,各院大人就悄默聲兒地把孩子攏到山牆後頭藏了,以防不測。 後來順福的警察差事丟了,薪水沒了,就回家燒碗了,以現在話說是受了開除公職的處分。究其原因,據說是受別人所累。而且是屬那種沒吃著魚還沾了一身腥的瞎掰,開除的處分於他實在是太冤枉了。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