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汪曾祺 > 草木春秋 > |
菏澤遊記(2) |
|
上梁山 早發菏澤,經钜野,至鄆城小憩。鄆城是一個新建的現代城市,老城已經看不出痕跡。城中舊有烏龍院遺址,詢之一老人,說是在天主堂的旁邊。他說:"您這是問俺咧,問那些小青年,他們都知不道。"按烏龍院當是後人附會,不應信。《水滸傳》說宋江討了閻婆惜,"就在縣西巷內,討了一所樓房,置辦些傢伙什物,安頓了閻婆惜娘兒兩個在那裡居住"(《坐樓殺惜》有幾分根據),並沒有說蓋了什麼烏龍院。宋江把安頓閻婆惜的"小公館"命名為烏龍院也頗怪,這和風花雪月實在毫不相干。近午,抵梁山縣。縣是一九四九年建置的,因境內有梁山而得名。 傳說中的梁山,很有可能就在這裡(聽說有人有不同意見)。元高文秀《黑旋風雙獻功》雜劇雲:"寨名水滸,泊號梁山。……南通钜野、金鄉,北靠青、齊、兗、鄆。"按其地望,實頗相似。《雙獻功》是雜劇,不是信史,但高文秀距南宋不遠,不會無緣無故地製造出一個謠言。現在還有一條寬約四尺,相當平整的路,從山腳直通山頂,稱為"宋江馬道",說是宋江當初就是從這條路騎馬上山的。這條路是人修的,想來是有人在山上安寨駐紮過。否則,這裡既非交通要道,山上又無什麼特殊的物產,當地的鄉民是不會修出這樣一條"馬道"來的。主峰虎頭山的山腰有兩道石頭壘成的寨牆,一為外寨,一為內寨,這顯然就是為了防禦用的。牆已坍塌,只餘下正面的一截了,還有三四尺高。石塊皆如鬥大。余嘉錫《宋江三十六人考實》引元袁桷過梁山泊詩:"飄飄愧陳人,歷歷見遺址。流移散空洲,崛強導故壘","故壘"或當即指的是這兩道寨牆。想來當初是頗為結實而雄偉的,如袁桷所雲,是"崛強"的。山頂有一塊平地或雲有十五畝,即忠義堂所在。堂址前的一塊石頭上有旗杆窩,說是插杏黃旗的,小且淺,似不可信。 梁山不甚高大,山勢也不險惡。以我這樣的年齡(六十三歲),這樣的身體(心臟欠佳),可以一口氣走上山頂而不覺得怎麼樣。這樣一座山,能做出那樣大的一番事業麼?清代的王培荀就說過:"自今視之,山不高大,山外一望平陸",他懷疑小說"鋪張太過"(《鄉園憶舊》)。曹玉珂過梁山,也發出過類似疑問,"於是近父老而問之",對曰"險不在山而在水也"。原來如此! 梁山周圍原來是一片大水,即梁山泊,累經變遷。《辭海》"梁山泊"條言之甚詳:"'泊'一作'濼'。在今山東梁山、鄆城等縣間。南部梁山以南,本系大野澤的一部分,五代時澤面北移,環梁山皆成巨浸,始稱梁山泊。從五代到北宋,多次被潰決的黃河河水灌入,面積逐漸擴大,熙甯以後,周圍達八百里。入金後河徙水退,漸涸為平地。元末一度為黃河決入,又成大泊,不久又涸。"歷來關於梁山泊的記載,迷離撲朔,或說八百里,或說三百里,或說有水,或說沒有水,《辭海》算是把它的來龍去脈理出一個頭緒來了。 梁山東面的東平湖現在的面積還有三十一萬畝,比微山湖略小,據說原來東平湖和梁山泊是連著的,那可是一片非常壯觀的大水!前年黃河分洪,河水還曾從東平湖漫過來,直抵梁山腳下。水退了,山下仍是"一望平陸",整整齊齊,一方塊一方塊麥子地。梁山遂成了一座幹山,只有梁山,並無水泊了。 梁山縣準備把梁山修復起來,已經成立了修復梁山規劃領導小組。栽了很多樹,還在本山修了斷金亭。斷金亭結構疏朗,斗拱甚大,像個宋代建築。以後還將陸續修建,想要把黃河水引過來,恢復梁山舊觀。不過這大概需要好多年。所謂"修復"也只能得其仿佛。《水滸傳》是小說,大部分是虛構,誰知道水泊梁山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在梁山住兩日,餐餐食有魚。魚皆鮮活,是從東平湖裡撈上來的。梁山人很會做魚,糖醋、酥煮、清蒸,皆極精妙,達到理想的程度。這大概還是梁山泊時期留下來的傳統。本地尤重鯉魚,"無魚不成席",雖雞鴨滿桌,若無一尾活鯉魚,即非待客的敬意。東平湖水與黃河通,所以這裡的鯉魚也算黃河鯉。本地人雲:辨黃河鯉魚之法,剖開魚肚,魚肉雪白,即是黃河鯉;別處的鯉魚,裡面都有一層黑膜。鯉魚要大小適中。以二斤半到三斤的為最貴,過小過大,都不值錢。辦喜事,尤其要用這般大小的魚。本地人說:"等著吃你的魚咧!"意思即是等著吃你的喜酒。魚必二斤半至三斤,多少錢都要,這樣的魚遂無定價,往往一桌席,一半便是這條魚錢。我們吃的,正是這樣大的鯉魚。吃著鯉魚不禁想起《水滸》。吳學究往碣石村說三阮撞籌,藉口便是"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教學,今來要對付十數尾金色鯉魚"。此地特重鯉魚,由來久矣。不過吳用要的卻是十四五斤的。十四五斤的鯉魚,不好吃了。這是因為寫《水滸》的施耐庵對吃黃河鯉不大內行,還是古今風俗有異了呢?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宋江在琵琶亭上,忽然心裡想要魚辣湯吃,"便是不才酒後,只愛口鮮魚湯吃"。宋江是鄆城人,離梁山泊不遠,他是從小吃慣了鮮魚的,難怪說醃了的魚不中吃。 修復梁山規劃小組的同志囑寫幾個字,為書俚句: 遠聞钜野澤,來上宋江山。 馬道橫今古,寨牆積暮煙。 舊址頗茫渺,遺規尚儼然。 何當覘杏幟,舟渡蓼花灘? 宿梁山之第二日,大雨,破曉時雨始漸住。這場雨對小麥十分有利。一老人說:"我活了七十年,沒見過這時候下這樣的雨的!"這真是及時雨。山東今年是個好年景。 1983年5月6日,北京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下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