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汪曾祺 > 草木春秋 >
菏澤遊記(1)


  菏澤牡丹

  菏澤的出名,一是因為歷史上出過一個黃巢(今菏澤城西有冤句故城,為黃巢故里,京劇《珠簾寨》說他"家住曹州並曹縣",曹州是對的,曹縣不確)。一是因為出牡丹花。菏澤牡丹種植面積大,最多時曾達五千畝,一九七六年調查還有三千多畝,單是城東"曹州牡丹園"就占地一千畝;品種多,約有四百種。

  牡丹花期短,至穀雨而花事始盛,越七八日,即闌珊欲盡,只剩一大片綠葉了。諺雲:"穀雨三日看牡丹"。今年的穀雨是陽曆四月二十。我們二十二日到菏澤,第二天清晨去看牡丹,正是好時候。

  初日照臨,楊柳春風,一千畝盛開的牡丹,這真是一場花的盛宴,蜜的海洋,一次官能上的過度的飽飫。漫步園中,恍恍惚惚,有如夢回酒醒。

  牡丹的特點是花大、型多、顏色豐富。我們在李集參觀了一叢淺白色的牡丹,花頭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駭異。大隊的支部書記指著一朵花說:"昨天量了量,直徑六十五公分",古人雲牡丹"花大盈尺",不為過分。他叫我們用手掂掂這朵花。掂了掂,夠一斤重!蘇東坡詩雲"頭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類:單瓣類、重瓣類、千瓣類;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頭型、皇冠型、繡球型;八大色:黃、紅、藍、白、黑、綠、紫、粉。通稱"三類、六型、八大色"。姚黃、魏紫,這裡都有。紫花甚多,卻不甚貴重。古人特重姚黃,菏澤的姚黃色淺而花小,並不突出,據說是退化了。園中最出色的是綠牡丹、黑牡丹。綠牡丹品名豆綠,盛開時恰如新剝的蠶豆。挪威的別倫·別爾生說花裡只有菊花有綠色的,他大概沒有看到過中國的綠牡丹。黑牡丹正如墨菊一樣,當然不是純黑色的,而是紫紅得發黑。菏澤用"黑花魁"與"煙籠紫玉盤"雜交而得的"冠世墨玉",近花萼處真如墨染。堪稱菏澤牡丹的"代表作"的,大概還要算清代趙花園園主趙玉田培育出來的"趙粉"。粉色的牡丹不難見,但"趙粉"極嬌嫩,為粉花上品。傳至洛陽,稱"童子面",傳至西安,稱"娃兒面",以嬰兒笑靨狀之,差能得其仿佛。

  菏澤種牡丹,始於何時,難於查考。至明嘉靖年間,栽培已盛。《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牡丹,在菏澤,是一種經濟作物。《菏澤縣誌》載:"牡丹,芍藥多至百余種,土人植之,動輒數十百畝,利厚於五穀"。每年秋後,"土人捆載之,南浮閩粵,北走京師,至則厚值以歸"。現在全國各地名園所種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凡稱某處某物甲天下者,每為天下人所不服。而稱"菏澤牡丹甲天下",則天下人皆無異議。

  牡丹的根,經過加工,為"丹皮",為重要的藥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菏澤丹皮,稱為"曹丹",行市很俏。

  菏澤盛產牡丹,大概跟氣候水土有些關係。牡丹耐乾旱,不能澆"明水",而菏澤春天少雨。牡丹喜輕鹼性沙土,菏澤的土正是這種土。菏澤水鹹澀,綠茶泡了一會就成了鐵觀音那樣的褐紅色,這樣的水卻偏宜澆溉牡丹。

  牡丹是長壽的。菏澤趙樓村南曾有兩棵樹齡二百多年的脂紅牡丹,主幹粗如碗口,兒童常爬上去玩耍,被稱為"牡丹王"。袁世凱稱帝后,曹州鎮守使陸朗齋把牡丹王強行買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凱的公館裡,不久枯死。今年在菏澤開牡丹學術討論會,安徽的代表說在山裡發現一棵牡丹,已經三百多年,每年開花二百餘朵,猶無衰老態。但是牡丹的栽培卻是不易的。牡丹的繁殖,或分根,或播種,皆可。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結籽常需七年。一個雜交的新品種的栽培需要十五年,成種率為千分之四。看花才十日,栽花十五年,亦雲勞矣。

  告別的時候,支書叫我們等一等,說是要送我們一些花,一個小夥子抱來了一抱。帶到招待所,養在茶缸裡,每間屋裡都有幾缸花。菏澤的同志說,未開的骨朵可以帶到北京,我們便帶在吉普車上。不想到了梁山,住了一夜,全都開了,於是一齊捧著送給了梁山招待所的女服務員。正是:菏澤牡丹攜不去,且留春色在梁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下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