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唐浩明 > 張之洞·下 | 上頁 下頁
八四


  三個總督的答覆,兩個反對一個不表態。不表態就是不同意,慈禧心裡當然明白。這時又有駐外使臣向她報告,英、法等國的報紙上刊登了關於中國欲廢除皇帝的報道。正如吳秋衣所說的,慈禧其實並不大看重她手下總督的意見,她最為關注的是洋人的動態,於是她終於打消了廢除光緒的想法。但慈禧的改變,使得載漪及榮祿、剛毅、啟秀、徐桐等攀龍附鳳之輩著急了。他們分頭向慈禧奏請換一個法子,即預立大阿哥,為避免醇王府的不滿,申明此大阿哥是繼承穆宗皇帝的。穆宗做了十三年的天子,無後而終,現在又過去了二十四年,皇上並未誕育皇子,穆宗之廟長期無人祭祀,這事無法向祖宗交代,醇王府不應反對,也無理由反對。

  大清祖制,自雍正朝起就不再立太子即大阿哥,現在破了祖制預立儲君,多少有點掣礙,但可以「皇帝病重,事出無奈」作搪詞,過兩年待大阿哥成年後,便可叫他代行皇帝事。如此,名未廢而實已廢,外人既無藉口干涉,文武百官也不會因廢立大事來多口舌。慈禧覺得這個辦法好,採納了。

  於是,以光緒的名義詔立溥雋為大阿哥,開弘德殿教讀,以徐桐、崇綺為師傅,又命端郡王載漪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管虎神營。載漪掌管外交和軍隊,權勢在當年的攝政王大臣奕沂之上,隱然可與人關之初的皇叔多爾袞相比了。

  慈禧自以為她玩的這個花招很高明,其實她的真實用心,全國臣民都很清楚,就連外國人也蒙騙不了。光緒二十六年元旦,為溥雋正式行禮的大喜日子,文武百官都遵旨朝賀,但各國公使館儘管早早接到了邀請書,卻一個公使都沒到場。公使館的冷落大大激怒了慈禧,也讓未來的太上皇載漪深感尷尬。聯繫到外國人引渡康梁出逃的前科,慈禧、載漪對洋人的仇恨,已到怒不可遏的分上了。倘若說由鴉片、教案、租借口岸等事而招致的國辱尚可忍受的話,那麼這種因個人尊嚴和地位所結下的私怨,則是決不可寬恕的。大清王朝的最高權力執掌者,對洋人已忍無可忍,他們在竭力尋找一個機會報仇雪恨,發洩心中的這口惡氣。

  機會終於被他們找到了。

  早在嘉慶末葉,直隸、山東、河南等省接承白蓮教之後,又有八卦教在百姓中活躍。八封教以習拳術為主,兼畫符治病。他們以組團結夥來互相幫襯,許多窮困愚昧又不甘於受苦受難的鄉民則踴躍參加。人們稱這種團夥叫義和拳,入夥者為拳民。光緒年間,山東受德國傳教士及教民的欺侮頗深,於是鄉民在義和拳的組織下,與傳教士和教民對抗。歷任山東巡撫李秉衡、張汝梅、毓賢,也對傳教士及教民的行為不滿,袒護拳民,於是義和拳在山東會眾日多,影響日大。毓賢更將義和拳更名為義和團,把它當作維持鄉間秩序的團練對待,義和團因而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義和團聲稱,習他們的拳術可以神靈附體,刀槍不入。拳民所崇拜的神靈,或來自民間的傳說如八仙等,或來自戲臺,如齊天大聖、梨山老母等,或為歷史上的名人,如關羽等。毓賢對此篤信不疑。但他的繼任袁世凱卻不信這一套,視之為邪教,大加鎮壓。義和團在山東安不下身,便大規模地流向直隸。那時直隸正遇災荒,大批災民加入義和團,義和團的聲勢更加旺烈。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他們打出「扶清滅洋」的旗幟,在天津、河南、冀州、涿州等地設壇練拳,其中以乾字團、坎字團最為著名。乾團又稱黃團,所有人員皆黃巾、黃帶、黃抹胸、黃布纏足。坎團又稱紅團,所有人員一律著紅色。他們公然編列隊伍,製造兵器,以軍法相部勒。

  直隸總督裕祿對義和團禮遇有加,以黃轎鼓吹恭迎其大師兄張德成、曹福田至總督衙門,直隸官員們屏息侍立兩旁。義和團因此聲勢更壯了。他們拆電線、毀鐵路,揚言要與洋人幹到底。

  載漪看中了這批人。他要利用他們來對付洋人,代他復仇,並藉以鞏固大阿哥的地位,早日實現他太上皇的理想。他向慈禧奏報了這一情況,稱義和團為義民,可用他們衛朝廷、抗洋人。慈禧很盼望有一支人馬來為她出氣,但又怕他們是亂民,便打發剛毅、趙舒翹兩位軍機大臣前往涿州親自查看。

  剛毅深知載漪的用心,一心附和。趙舒翹則是剛毅提攜進的軍機,明知義和團走的是邪路,也昧著良心和剛毅說一樣的話。慈禧相信了拳民的神力,遂召義和團進京。徐桐等人親出京門迎接。載漪更在王府裡設一大壇,親自拜祭。其他王公世爵,也爭相延請大師兄住其府第。至於內宮太監則更迷信,幾乎全部入團。一時間,京師成了拳民的天下。

  五月十五日,日本書記生杉山彬被拳民殺害。此事在各公使館裡引起震動,紛紛向總署提出詰難,總署則含糊其辭不加追究。接下來幾天,拳民在北京城裡燒教堂,殺教民,京師陷人恐怖之中。這時一個名叫羅嘉傑的江蘇道員正在北京,他向朝廷投了一封密信,說各國正集結軍隊進攻京師滅亡朝廷。慈禧看到這封密信又驚又怒,接連三天召見大學士六部九卿公議,御前會議上明顯地出現兩種對立的主張。以載漪、剛毅等人為首主張先下手為強,借這個機會攻打使館,殺盡洋人,永遠斷絕與洋人的外交往來。慈禧讚賞這種主張。以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侍郎許景澄,以及不久前由蘇藩遷太常寺卿的袁昶等為代表的一些人堅決反對攻使館殺使臣,挑起中外戰爭的作法,主張用和談的方式解決目前的糾紛。光緒的態度與主和派相同。

  主和派人少勢單,又似乎理屈氣弱,在主戰派激昂的言辭和淩厲的攻勢下,毫無招架的力量。終於,慈禧率文武百官誓師太廟,下詔宣戰:「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並褒義和團為義民,撥內帑十萬以獎勵,召董福祥率甘軍攻打東交民巷的各國使館。各國政府聞訊,急調人馬,組成一支一萬八千人的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發。

  中國近代史上最為荒唐、中華民族在外人面前蒙受最大恥辱的庚子之役就這樣爆發了。

  朝廷將對各國宣戰的詔令用電文通告各省督撫,要他們理解和支持朝廷的這個決定:各懷忠義之心,共泄神人之憤。

  由於直隸全省的電線均被義和團剪斷拆除,京師電報局及天津電報總局都無法發報,最近的一處便是濟南電報局了。山東巡撫袁世凱用強硬手段將義和團驅逐出境,確保境內的安定。當時的報紙將直隸和山東作了對比,說幽燕雲擾,齊魯風澄,誰是昏官,誰是能吏,亂局到來的時候,世人便一目了然了。而袁世凱也正是借此小試牛刀,為他日後耀人眼目的政客生涯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