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歌 > 家園筆記 | 上頁 下頁
七九


  那天,于默然沒有對我談他突然離休的原因。據我瞭解,于默然從省委副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是一件很突然的事。在這之前,省委傳說于默然可能調往中央。但當時中國的改革形勢發展很快,于默然對當時的中國改革在看法上出現了問題。或者說,他終於趕不上歷史潮流了。l982年,于默然親自處理了一起私營老闆雇工案,引起了諸多議論。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個農民進省城開辦了省城第一家私人飯店,雇工17名,這在當時已經是沸沸揚揚的大事件了。省委政策研究室將此事作為動態報告了省委,認定是雇工剝削。當時省委頒佈的政策是個體工商戶雇工不得超過兩名。當時予默然批復這件事時,定性為剝削,下令取締了這家私營飯店。而當時全國的改革開放形勢已經如春潮洶湧,以于默然個人對抗強大的社會潮流,加之能在具體處理這件案子的時候又過於自信,師心自用,既沒有對地方上的情形作周密的考察,也沒有派專人去調查案情,聽取聲辯後再做出實事求是的裁決,于默然的失察已不待言而自明瞭。於是,于默然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改革派的同僚們的攻擊和參劾。事情還沒有結束:l985年,省裡開展了一場關於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大討論,關於如飼走社會主義道路,于默然對城市裡出現的一些私有經濟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在這個問題上,于默然和當時的省委書記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之後,于默然打報告要求離職休養。獲准。可以說,于默然在他的人生選擇的路口,是主動退下來了。或者說,他是在歷史的轉彎處,被甩下車來了。或者,他是自己掉下來了。

  退下來的于默然,沒有像一些老同志那樣,去到一些很賺錢的公司去兼職。有一段時間,高薪聘請他的人踏破了門檻,可他都堅決地回絕了。他的客廳裡,有一幅中堂,是北京一個挺有名氣的書法家的墨寶。上面的題字是:"布衣暖,菜根香,識時務者如此。"我那次去于默然家,看到了這幅字,啞然。我看到了這個老革命者淡化了的心態。

  我那次去找于默然是第二次採訪他,我是為正在趕寫的一篇關於大躍進時期的文章找一些素材。我事先打電話邀了一下,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那天天氣挺好,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坐在於默然的客廳裡,窗臺上是幾盆綠得要滴出水的仙人掌,開著幾朵豔豔的小黃花。于默然哈哈笑著,我知道他的心情很好,就開門見山端出了話題。我想請他講一些關於l958年那個狂熱年代中一此荒謬的事例。

  于默然竟沉默了。窗外的鳥兒卻好聽地叫著。

  悶了好久,于默然苦苦一笑:"那個年代不好就一句話說清楚的,我現在倒有了一種新的觀點。"

  我笑道:"您說。"

  于默然的目光有些淒迷:"也許那個年代是對的,你想想看,自古以來,一盤散沙似的中國人,何曾像五六十年代那樣眾志成城,那樣堅不可摧,怎好讓人一盆涼水澆滅啊。"

  我頓時愣住了,我實在沒有想到于默然會這樣講。我仔細地看著于默然,我相信我當時若照照鏡子,我的臉上一定尷尬。

  于默然望著天花板,灰灰的眉毛揚起來:"大躍進時有一首挺有名的民歌:''天上沒有玉皇,地下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你聽到過這首盪氣迴腸的民歌嗎?"

  我笑了:"是一種狂妄。那時這種民歌太多了。"我讀過一本

  《紅旗歌謠》,那上面都是些假大空的東西。

  于默然嚴肅地看著我:"你也許太簡單了,那也是一種中國人的精神。你沒有讀出那裡邊關于中國人的氣魄。而現在人們都在金錢的廟堂裡頂禮膜拜了,人們缺少的不正是這些嗎?你能夠說這就是進步嗎?"

  我一時呆住,我開始回憶那段曾被寫進小學課本的歌謠: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于默然也許說得對,那的確是一段振撼人心的歌謠。我不得不承認那裡邊有一種讓人血熱膽壯的大氣魄。我感覺到了于默然的深刻。和我父親一樣,他們這代人都有一種過來人的深刻。可是,他們真的過來了嗎?歷史有時像一條河,許多人會永遠留在河的那邊。留下他們的,有時並不是波濤,也不是河那邊的花花草草。而是別的一些什麼。是什麼呢?我一時說不清楚。

  于默然悠悠地說:"1959年的廬山會議,毛主席所處的位置,思考問題決不會像彭總那樣,他所肩負的歷史責任也不允許他像彭總那樣思考問題。這一場事變,彭總是英雄,毛主席也是英雄。當然,這是我的一家之言了。"我搖頭苦笑道:"您這樣說不是自相矛盾嗎?"于默然一臉正色:"不矛盾。事情是複雜的,歷史有時不能以勝敗論英雄,有時也同樣不能以對錯論是非。只要不是書呆子,你就會理解這樣一個道理,真話不見得是對話。正確與否的標準不是一個簡單的真話與假話的界定,還與時機、形勢有關係,更與民族、國家的利益有關係。同樣一句真話,十年後是對的,十年前就講不得。一切要利於大局。"他的眼睛亮亮地盯著我。我還是反對說:"您講的不是大局問題,您是含混了歷史。"于默然並不理會我,而是一路說下去了:"彭德懷元帥是偉大的,彭總敢於以一個唯物主義者的真實態度,直面現實。他不怕龍顏大怒,敢於直諫上書,是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啊。毛主席也是偉大的,消沉了幾千年的中國人啊,剛剛被共產黨振奮起來的民族精神,毛主席不許可讓人拔掉氣門芯。六億人的氣不可泄啊。沒有這一股氣,我們就不會安詳地走過三年,能夠說這就是進步嗎?"

  我一時呆住,我開始回憶那段曾被寫進小學課本的歌謠: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于默然也許說得對,那的確是一段振撼人心的歌謠。我不得不承認那裡邊有一種讓人血熱膽壯的大氣魄。我感覺到了于默然的深刻。和我父親一樣,他們這代人都有一種過來人的深刻。可是,他們真的過來了嗎?歷史有時像一條河,許多人會永遠留在河的那邊。留下他們的,有時並不是波濤,也不是河那邊的花花草草。而是別的一些什麼。是什麼呢?我一時說不清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