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談歌 > 家園筆記 | 上頁 下頁
五八


  于友亮上前一步,還要說什麼。

  爺爺擺擺手:"大路朝天,你我各走半邊,我這望龍山,野菜山酒,不好待客,于先生,我就不留了。"說罷,轉身問大伯:"你還走嗎?"

  大伯道:"爹,我現在已經是有組織的人了。"

  爺爺愣了愣,態度突然溫和了,他點點頭:"也好,現在天下大亂,你們兄弟兩個在山外邊,也好。"

  大伯皺眉:"爹,這聯合打日本的事……"爺爺擺擺手:"不說這個了,你三弟好嗎?"大伯點頭:"他很好。"

  "他怎麼沒有跟你一起回來看看呢?""我們不在一起工作。"

  爺爺哦了一聲,怔怔地看了大伯一眼,輕聲歎了口氣:"我老了。你告訴你三弟,他就是不回來看看我,也該看看你娘的。"大伯說:"我告訴他。"

  爺爺點點頭,對楊懷義說:"懷義兄弟,送他們下山。"說罷,就轉身走了。

  我大伯和于友亮上山勸說我爺爺聯合抗日這件事,中共林山市黨史上有記載:1937年省委根據抗戰的需要,將林山、蒼南、蒼山三縣合併,成立林南倉縣,任命于默然任林南蒼縣縣委書記、縣抗日遊擊隊總隊長。下轄林山、蒼南、蒼山三個遊擊支隊。大伯任縣委副書記,兼抗日遊擊隊總政委。在此之前,大伯和于默然同在A省搞農運工作,七七事變後,二人奉命到林山縣發展抗日武裝,並指示他們收編野民嶺的土匪武裝,擴大抗日力量。這樣,于默然和我大伯商議,讓于友亮和我大伯到斷角嶺去找于友亮過去舊友楊懷義,此時,于友亮任林山縣遊擊支隊長。楊懷義被于友亮說動,準備參加抗日遊擊隊。時值我爺爺送信約楊懷義到望龍山商議抗擊阪田之事。楊懷義便帶著我大伯和于友亮到望龍山遊說。

  楊懷義這個人在林山縣挺有些名聲。楊懷義是山東濟南人,家鄉遇災,他來林山縣投親不遇,就病倒在林山縣,後被藥王堂老闆佟志川收留,就在藥王堂當了夥計,那時同于友亮相識,成了朋友。後來楊懷義因為殺了幾個街中的潑皮,就上山落草了。楊懷義為人仗義,極得我爺爺的器重信任。我常常想,楊懷義帶我大伯和于友亮上山的初衷,他是有幾分把握說動我爺爺的。如果能說動我爺爺與林山縣抗日遊擊隊聯合抗日,爺爺後來的人生道路或者有另一種輝煌。可惜,我爺爺競沒有被說動。楊懷義怏怏不樂送我大伯和于友亮下山。

  楊懷義歉然:"不能玉成此事,實乃懷義無能,還望大少爺和友亮兄海涵。"

  于友亮拱手笑道:"懷義兄言重了,李老英雄決意抗H,我們肅然起敬,聯合與否,則另當別論。李老英雄對我黨頗多誤解,H後自會煙消雲散。抗戰不分彼此,後會有期。"

  我大伯問道:"楊先生何不同我們走?"

  楊懷義歎道:"嘯天兄待我不薄,教我如何忍心負他而去,大敵當前,只有患難與共了。"

  于友亮和大伯點點頭,拱手與楊懷義道別。

  走出很遠,回頭看,楊懷義仍站在半山腰沒動。

  太陽西斜,萬道金光,雨一般潑著,望龍山浴成血色。

  插話:于友亮

  于友亮是野民嶺南玲於家集人,他的祖上是畈布的商人,到了幹友亮這一代便敗落了。于友亮後來靠舅舅佟志川資助,進了林山師範學堂讀書,在學校時參加了共產黨。畢業後就在林山縣搞地下工作。l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于友亮任林山縣抗日遊擊隊長。

  林山縣黨史記載,l938盆_之後,于友亮領導的林山縣遊擊支隊發展很快,到l939年初,已有五百餘人,機槍十餘挺,步槍三百余支。1939年7月16日,林倉縣的遊擊總隊在A省省委錯誤指揮下,攻打林山縣城。攻打兩日不克,損失慘重.傷亡近三百五十人,倉山遊擊支隊長李大水犧牲,林山遊擊支隊長於友亮負傷。我大伯和于默然帶領餘部撤回南嶺賀家集一帶,後又撤到倉南縣。一些負傷的戰士由各村寨的群眾帶進山養傷,幾天後,日本人搜山,搜出一些傷員,押到賀家集用刺刀挑了。負傷的于友亮被田家寨的田登科老漢藏進地窖,沒被搜出。于友亮在田家寨養了三個月傷,跟田登科的女兒田香蘭好上了,後來便結了婚。又過了一個月,于默然帶領遊擊隊回來,于友亮便跟著隊伍走了。又後來于友亮隨于默然編迸八路軍正規軍。于友亮走後半年,田香蘭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於小亮。

  解放以後,于友亮由部隊保送到北京大學進修,看上了一個女同學常瑩,後來常瑩肚子被于友亮搞大了,于友亮便要田香蘭離婚。那時田香蘭剛剛隨于友亮到了北京,聽于友亮說離婚,便落了淚。這是l954年的事情。

  正值我大伯來北京開會,來看于友亮.大伯知道了此事,先摔了一個茶杯,又當著香蘭的面,打了于友亮一記耳光。于友亮不吭氣。我大伯對田香蘭說:"別理他,晾他幾天就好了。"

  田香蘭歎口氣:"李大哥,我只要他這顆心,心要飛了緣分就盡了。別難為他了。"說完就在於友亮寫好的離婚書上摁了手印。

  第二天,田香蘭收拾了自己幾件衣服,系了個小包袱,打票回林山縣了。

  田香蘭把l3歲的兒子于小亮留給了于友亮。香蘭說:"北京大,兒子日後能長見識。"於小亮在北京念書到高中畢業,便參了軍,後來當到副排長。1963年在天津參加抗洪搶險時犧牲了。

  于友亮跟常瑩結了婚,常瑩給于友亮生了一兒一女。我大伯由此同于友亮交惡,我大伯還到部隊告了于友亮一狀。部隊因此給了于友亮一個處分。l959年,于友亮轉業到北京某部當了一個科長。

  于友亮很能幹,那處分沒有阻礙他的前程。不久,于友亮當了處長。後來叉當副廳長,廳長。人們說,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于友亮肯定能當部長。

  我去於家集採訪時,於家集的人對我說,于友亮"文革"前一直沒有回過家鄉,於家集的人只知道他在北京當官。有的鄉親到北京找到他,他都是很熱情地給安排住宿,吃飯,還給零花錢。若是看病,他便給聯繫醫院。但從不辦找工作之類的事。他只辦過一件這樣的事,還不是於家集的,是王家莊的王大秀。王大秀的父親是烈士,解放後母親也死了,他帶著妹妹過。合作化那年,大秀到山裡開石頭,砸傷了腿,成了拐子,訂了婚的媳婦也吹燈了。大秀找到北京于友亮那裡,于友亮當場給他寫了條子,到宣化龍煙鐵礦上班了。後來大秀在宣化成了家。1980年,大秀因病提前退休,帶著老伴回了家。1982年大秀死了。但他老婆每月照領退休金。堂兄弟吃了藥,也開大秀的藥單子,由大秀老婆寄到礦上去報銷。逢年過節,還能領回些補助。如此過了些年。l985年春節,宣化鋼鐵公司來人到王大秀家裡慰問,才知王大秀已死去多年。來人便責備村幹部為什麼不報告,還讓王大秀家屬冒領退休金。村幹部笑笑:"大秀的父親是打日本死的,是有功的。現在人家生活有困難,領幾個錢,公家還在乎呵。豈不是太小氣了啊。"

  "文化大革命"開始,于友亮被批鬥。造反派曾派人到於家集調查過,還找過田家集的田香蘭。田香蘭什麼也沒有說,後來于友亮去了幹校,常瑩便同他離婚了。他們的一兒一女都下鄉了。兒子和于友亮劃清了界限,下鄉幾年,就選調回城了。女兒不劃,便分配到大西北插隊落戶了。

  于友亮在幹校喂了一年豬,那天,一陣頭暈,栽倒在豬圈裡,一查是高血壓。過了些日子,于友亮便申請病退,被批准後,他便回到林山縣野民嶺於家集落戶。他的本家已沒有人了。大隊支書是他遠房的侄子,讓村裡出錢給他蓋了兩間房子,他孤零零地住下,自己起火做飯。除去每月底到公社的郵局去領取北京寄來的五十元錢生活費,便是戴著那副用膠布粘著腿兒的眼鏡兒,在山坡上漫逛。他極少串門。

  那日他又去南嶺公社的郵局,正逢集日,他領出錢,便在集上閒逛,卻碰到了賣雞蛋的田香蘭。

  白髮人對白髮人。倆人都老了。"你好嗎?"于友亮乾澀地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