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阿來 > 草木的理想國 | 上頁 下頁 | |
三十四 | |
|
|
這也是她為這座叫「蓉」的城市留下的一段深遠的雅韻。 為此,有一天朋友設了飯局,正在浣花溪公園,我特意早到,到公園中專門去看那裡的芙蓉花。雖然,現在開花的肯定不是薛美人當年行經的那一些,但想想,這裡就是她行經,並和匠人合作制箋之地,心情畢竟與在別處看見,還是有些微的不同。 可惜的是,薛濤此箋已經失傳。記得在四川大學旁的望江樓公園的竹林深處,見過一個售紀念品的小貨亭,有薛濤箋賣。就是普通的八行箋而已,只是有些暗暗的花紋。機器時代,早就遺忘盡手工的精緻與深情了。 更為可惜的是,今天的成都城市中,雖然四處都可見到芙蓉,但成林成片者,已不能見。這種美麗的本土的植物,不僅紮根于自然生境,更深植這個城市的歷史記憶。如今卻被越來越多的引進植物分隔的七零八落了。我不反對引進植物。一來,那些植物自有獨具的美感,二來,在這個污染越來越嚴重的時代,某些引進植物顯得更加強健。但對一個城市來說,物理上的美感是一個方面,精神與文化上的,與集體記憶有關的植物,還是應該成為景觀上的主調。 古書《長物志》上說:「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水光與花色輝映,「照水芙蓉」歷來被視為一種極致的美景。成都多水,如果這個時節,某一段江岸,某一處湖邊,遍開連綿的芙蓉,在這草木凋零的季節,那我們就得享一種寶貴的非物質的福祉了。我在微博上說了點芙蓉的前世今生,附帶一兩張芙蓉花照片,就有和我同在成都的人來發問,該到哪裡去看芙蓉。據我的觀察,芙蓉樹抗污染的能力也應該不錯。城中,好幾種葉子闊大的樹種,葉片上都積滿了塵土與油垢,讓人不忍卒看。芙蓉花葉子大如手掌,葉片上也會積有塵土,但一場大雨,還能清洗乾淨。至少沒有見過她的葉子抹布一樣滿是油污——比如,茶花的葉子就有著超強的集油功能,上面油垢能厚到看不清葉子的本色。 在污染日重的環境中,芙蓉真還是一種能使這個城市顯得清潔的樹。一種有著內在清潔精神的樹。發此感歎,因為觀察到芙蓉花凋謝的特別方式。好多次,到開滿繁花的樹下,在地上見不到片片零落的花瓣,只看到一個個乾癟了的花蕾,失去了粉嫩的紅色,先是變成枯草的顏色,再變成泥土的顏色。那時,我納悶,是花蕾太多,為了騰出更大的開放空間,就必須有一些花蕾未及開放就悄然凋落嗎?即便如此,樹下也該是鋪滿了凋零的花瓣。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特地給樓下幾朵芙蓉花作了標記。兩三天后,我確認,這幾朵盛開的花,萎謝之時,並未像常見的那樣花瓣片片飄落,而花蕊變成了膨脹的仔實,那一朵朵花只是慢慢收攏了花瓣,重新變回了花蕾的形狀。當然和真正的花蕾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首先是沒有了綠色苞片的包裹,再者,唐詩中所說「山中發紅萼」的「紅」也消失不見,若說還有點殘存的花色,那也是迴響一般的殘紅了。 我帶了十幾枚這樣的落花回家,一一解剖,想看看幾天短暫的開放時,中間的黃色花蕊是否變成了種籽。那些花蕊只是萎頓了,每一朵枯萎的花中都未傳來種籽的消息。漫長的植物進化史上,開花植物的出現,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賞心悅目,而是為了結出種子繁衍種群。也許人工的干預已經改變了一切。這段時間,每每去到野外,我就留心觀察,卻沒有發現真正野生狀態的芙蓉。她們只是出現在有人煙的地方,用扡插的方式栽種,生長,開花。 今天是11月16日,雨後天晴,氣溫又回到二十來度。再出去散步,見樹樹芙蓉還開放著。只是樹上的花朵已然十分稀疏。細看枝頭,也沒有了待開的花蕾。我想,待這些芙蓉開盡,真正的冬天就到來了。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