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胭脂乾坤 | 上頁 下頁
一二二


  後記

  《胭脂乾坤》是我創作的第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寫的是北魏胡太后的故事。從第一次在《魏書》中看到關於這個女人的記述時,我就已經被她深深地吸引。

  也許是自身女權主義情結的影響,我對歷史上的強權女性有著格外的關注和興趣。然而,和其他強權的女人不同,這位太后不僅強勢,同時也是一個極度虔誠的佛教徒。如果稍稍瞭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提倡的是避世修行,脫離六道輪回,正如同一時期的達摩法師在南朝梁武帝的一場宮廷法會中所說的那樣:心性即是佛性。心性之外沒有實性。心性之外一切皆幻,既沒有原因也沒有結果,涅本身即是一種心靈狀態,明見你自身的真實佛性,明見了你就是佛陀,你就不會犯下罪孽……

  也就是說,善也好,惡也好,本質都是虛幻,都不是實性!人生一世,無論再大的權勢,到最後都會歸於塵土。從這點來說,帝王與平民,其實並無本質區別。

  胡太后出生在一個有著濃厚佛教氛圍的家族,她的姑姑是正式出家的比丘尼,她的父親晚年甚至因為參加佛誕節,在佛像前站了整整一天因過度勞累致死。她又怎麼可能對佛教的教義陌生呢?更何況,她當權之後,大肆興建佛寺,積極弘法,都是她信佛的證明。

  我好奇的地方就在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如何能夠走進權力的旋渦,並從原本屬於男人的朝廷中搶過政權,一步步成為北魏王朝最高的執政者。

  她的身上有太多的矛盾,也正是因為這些矛盾,讓我無比渴望地想要走近她,看一看這位歷史上的奇女子心底真實的想法。

  一直不喜歡史書裡以教條似的文字,定義一個歷史人物的本質。功與過,善與惡,真的是寥寥幾句就可以說得清楚嗎?更何況,被記錄者還是一位女性。這樣從男人所書寫的歷史中脫穎而出的女性,必定是輝煌的、閃光的!且不論她包養男寵,耗費國庫大肆興佛,歷史上有幾位帝王在執政時期不是後宮佳麗三千,又有幾位不是廣修園林宮殿,尋歡取樂……偏是到了一個女人這裡,就成了凶淫弄權,肆意揮霍!

  也許錯就錯在,北魏在她手中遺失了政權,走向衰敗和分裂,否則在她三朝之前的馮太后,身後的爭議並不比她少,卻成了諡號「文明」的一代賢後。但是她,千百年來卻背負著胡「靈」太后的諡號,所謂「靈」的意思,大約是在位時任性胡為,不能見賢思齊,不能很好地管理國家,或是迷信鬼神而沒有採取長治久安的措施等等,總之,歷史上被諡為「靈」的統治者,沒有一個是英明能幹的,如晉靈公、漢靈帝……

  可是,也不要忘了,正是這個女人,在後宮所有後妃都不敢生養的情況下(按照北魏慣例,為防婦人干政,立太子時必殺其母),大聲喊出:「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塚嫡也?」

  儘管後世很多人評論,這正是她的高明之處,也是野心勃勃的顯露,可是一個真正的野心家能夠做到連性命都不顧地去賭自己的未來嗎?如果連性命都失去了,野心留著又有何用?更何況,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她真的預知皇帝會在她誕下皇子後留存她的性命,廢除北魏自開朝以來就一直延續的祖制嗎?

  帝王的薄幸與自私,即便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讀起古籍,恐怕也是多有感慨的吧?!

  除此之外,她「臨朝聽政」達十三年之久,「位總機要,手握王爵」,本身就不是一段輕鬆的歷程。而且,在她當政很長一段時期內,一切政務都親手批閱,也施行了不少仁政,而真正導致北魏衰敗的,很大程度是由於正光四年(523年)爆發的北方邊鎮人民的反魏起義,史稱「六鎮之亂」,這場大亂在宣武帝,也就是她的丈夫在位期間就已經留下了隱患。

  至於把亡國分裂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興佛、包養男寵,是否也有失偏頗了一些?

  說到男寵,也不能不提她寫給情人楊白華的一首詩,這個男人據說是北魏有名的美男子,曾經與她有過一段情,後來卻不堪於政治宮廷的壓力,離開洛陽,叛逃到當時與北魏對峙的南朝。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原銜楊花入窠裡。

  這首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常被作為北朝的代表作品加以介紹,暫時放下它的文藝價值和歷史價值不說,至少在這首詩裡,我看到的只是一個脫去朝服,居於深宮中的女人落寞的心境。她的丈夫死了,最愛的情人也死于政治謀殺,唯一的兒子與她日漸疏離,對於一個女人而言,縱然她擁有著號令天下的權力,生命中還剩下什麼呢?

  那個時候的女性,本身可以選擇的,已是太少太少了。

  她乾涸的心田需要情感來滋潤,空虛的精神也需要溫暖來充實,這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

  因此,在我的小說裡,我將她寫得很美,美得讓男人一見傾心,美得如一汪清泉,有著清澈見底的氣質。或許,這純粹只是一種個人的臆想。又或許,她在歷史上,真的是那樣一個讓人鄙棄的女人。可是,這些都不重要,小說的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作者圓夢的過程。只要這個夢,是你所喜歡、沉醉的,也就夠了。這是一次有趣的經歷,同時,還是我第一次嘗試此類題材。之前我的創作都是以青春或者都市題材為主,不過,寫宮廷文顯然要比現代題材累多了,因為要考慮情節衝突、歷史背景、服飾、民俗……

  我個人不喜歡那種虛構的架空文,雖然不受歷史局限可以任意發揮,但太虛。還是真實的歷史比較有質感,而且這些響噹噹的名字和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曾經真實存在的人物,透過他們,是可以反思我們自己的。在寫作的進程中,我也在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學習,因此,我相信,當我完成這部小說,告別了她,進入下一個故事的時候,一定會變得更加成熟,能做得比前一次更好!

  莎羅
  2009年3月17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