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西夏死書 >
四十四


  2

  羅教授打開幻燈,幻燈片上出現了一座巍峨的大雪山,雪山下,密林深處,正有一群圍著獸皮的人,追逐著野獸,完全一副原始社會的景象。接著,羅教授便開始了他的講課:「建立西夏王朝的黨項人,曾是古老羌人的一支,在遠古時代,羌人活躍在青藏高原東部,他們在這裡創造了西羌文化,黨項人便是西羌部落中的一支,大約在西元四世紀,黨項人開始登上中國歷史舞臺,從此,黨項人就沒有停止他們遷徙的步伐。南北朝末期,黨項人開始活動于黃河上游和川西北地方,也就是今天青海省東南部和四川松潘、黑水、北川、茂縣一帶 。《隋書·黨項傳》中記載:黨項以姓氏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賦,不相往來。牧養□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穡』。 這說明,那時候的黨項人主要以畜牧、狩獵為生,還不懂得農業生產,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後來,黨項羌逐漸發展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八大部落,其中又以拓跋部實力最強。」

  「那麼,『黨項』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梁媛好奇地問。

  羅教授解釋說:「『黨項』這個名字是漢語音譯的結果,很可能是古代漢族借鑒了西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對黨項的稱呼,比如蒙古人稱黨項人為『唐古特』或『唐兀惕』,大量的漢文典籍上也沿用了這個稱呼;而黨項人則稱自己為『緬藥』或『弭藥』,這個稱呼接近藏人對黨項人的稱呼,在古老的藏族文獻裡,藏人就把吐蕃時期,已經遷徙到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黨項人叫做『弭藥』。」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黨項人已經從川西北遷徙到了青海湖一帶?」唐風追問。

  「是的,這個時期,在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崛起,對外擴張,黨項各部落為了躲避吐蕃的侵擾和奴役,紛紛向另一個新崛起的王朝——大唐遷徙,唐朝接納了他們,黨項人便遷徙到河西走廊和甘南地區,安史之亂後,黨項人又遷徙到了陝北、河套一帶,並逐漸在這裡定居下來。」

  唐風接過羅教授的話:「後面歷史我就知道了。」

  「那下麵就由你來說吧。」羅教授正要考考唐風。

  唐風介紹道:「黨項人定居在陝北、河套地區後,迅速發展壯大,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黨項人的傑出領袖拓跋思恭,帶領黨項人不斷擴充自身實力,並在鎮壓黃巢起義中,立下大功,被唐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封爵夏國公,並賜『嵬名』姓,所以,史書上也稱西夏皇族為嵬名姓,此後,黨項人逐步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遂成一方諸侯。宋朝建立後,施行削藩政策,宋太宗時,拓跋思恭的後代嵬名繼捧,繼任定難軍節度使,不久,黨項貴族內部發生爭奪權位的鬥爭,宋朝乘機誘使嵬名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並獻出了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由此,黨項民族內部引起分裂,幾近衰亡。這時,在不願歸附宋朝的黨項人中,有一個人登高一呼,率領族人逃入夏州東北300裡的地斤澤,自立為王,對抗宋朝,這個人就是西夏王朝的奠基人——拓跋繼遷。

  此後二十餘年,黨項人在拓跋繼遷的領導下,四處征戰,開疆拓土,崛起大漠,不但恢復了原有的五州之地,還攻佔西北重鎮——靈州。到了拓跋繼遷的兒子拓跋德明執政時期,黨項人一面周旋于宋、遼兩強之間,一面征戰吐蕃、回鶻,向西擴張,控制了絲綢之路上的命脈——河西走廊,逐步奠定了後來西夏國的版圖,並在賀蘭山下建立起未來西夏王朝的都城——興慶府。

  西元1038年,拓跋德明的兒子元昊經過長期準備,去唐、宋皇帝的賜姓,自稱嵬名氏,正式稱帝,建立了以黨項人為主體的王朝,國號大夏,後世一般稱這個王朝為「西夏」。西夏王朝最鼎盛時,東以黃河為界,西至西域,控制絲綢之路,南與宋朝以蕭關對峙,北控大漠,地方萬餘裡,大體上包括今寧夏、甘肅全部及陝西、內蒙古、青海、新疆一部分地區。元昊稱帝后,建立一整套的典章制度,還創立了獨特的西夏文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