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關係 >


  楔子

  1972年12月31日,海南島萬泉河邊一個偏僻村莊,一對從北京某大學下放的青年夫婦,在午夜雙雙自盡。時年同為36歲。

  當時的結論是:畏罪自殺,自絕於人民。定為現行反革命分子。就地掩埋。1979年平反昭雪。

  他們在東北老家,遺有一子,時年3歲。

  這對學者曾寫有一部《中國近代文學史稿》,這對兒夫婦死後,其遺稿從此遺落民間。其子許楠生,30年後從北往南,一路追尋父母遺稿。

  2005年12月31日,在廣州一處鐵路道口,一個中年男性,被火車輾去下半身,血肉橫飛。結論是:意外事故。

  死者追悼會隆重舉行,遺像兩側挽聯為:「一代文學鉅子;兩袖清風學人。」

  死者系著名學者,其所在大學為其建立紀念室,陳列其生前著作,其中赫然擺放一本《中國近代文學史稿》。

  構成這事件的單個元素,每一個都悖于常理,即便把所有元素都歸於一體,也尋找不到任何合理性。

  這個人在那樣的時刻,本不應死,他沒有理由去死。不是他殺,也不是自殺。他只是在無意識中去某個地方。

  也許他想去天堂,卻走向地獄。

  目擊者描述:

  華燈初上,鐵路道口兩邊聚集了下班的人群,道口的欄杆已經放下,火車隆隆聲越來越響。火車就要穿過鐵路道口的一瞬間,鐵軌上突然出現一個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呼嘯而過的火車把那個人捲入輪下……

  事發突然。沒有任何預兆。這個人本來是站在欄杆外側的,在火車即將到來之時,他卻越過欄杆,雍容地緩步向前。不像是要去臥軌自殺,倒像是要去赴宴,似在閒庭信步。

  火車停下來,一個車輪正壓住他的下半身。火車司機在驚恐中,將火車進退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把人從輪下拉出。他竟然還活著,而且神志清醒。他的下身被車輪軋斷,幾十米長的鐵軌上散落著血肉模糊的碎片。他被立即送往附近醫院搶救。

  他身上沒有任何證件。為了讓他的親屬能見上一面,醫院給他做了延緩生命的特殊處理。在這期間,他清醒,但是無法說話,最終于午夜時分因搶救無效去世。

  廣州這個鐵路道口,自建立50多年以來,從未發生過任何事故。這是第一宗,也是最後一宗。一年後,此道口被拆除。

  上述兩起死亡事件,互不相干,卻橫穿30餘年,仿佛一個偶然的命定。

  為著一個脆弱的生命,每一個人其實都脆弱地活著。任何堅強,只不過是對本身的抗爭,但這種抗爭不是無邊的。所以,有時放棄比堅守更為艱難。但是,誰願意放棄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