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春宴 | 上頁 下頁
一一


  她問,我們會住多久。貞諒說,不知道。也許不再走。我開一個店鋪,你上學交朋友。你已長大。

  清遠山如同天然屏障截然封閉,使古都臨遠成為一顆孤立心臟。山巒連綿起伏,幽綠蜿蜒,種滿竹子、松柏、香樟、楓楊,四季常青。山頂有古老荒廢的清遠寺。清遠湖水波激淞,夏雨冬雪,為世人敞開胸懷。這座城池四季分明。春天碧柳紅桃,夏天滿湖荷花,秋天桂花飄香,冬天臘梅綻放。它使臨遠人心平氣和生活在當下。賞花,喝茶,望月,觀潮,聽曲,蕩舟,踏青,嬉戲。

  與自然不可分隔互相融合的關係,使它回避人為摧毀。大部分城市在前行,臨遠某些部分已死,這使它保留古意,維持尊嚴。臨遠有依傍有憑靠。它不是在荒地上全新堆壘出來的城市,除了交易一無所有。也不是被摧毀太重的舊城,餘生創傷深重失魂落魄,如同歧照。

  青石板小巷,大宅院落,牆頭探出薔薇花,集市,濕潤清透的空氣,樸素日常的生活氣息。其他城市的人,來臨遠旅行,熙攘一陣便也走了。新的人重又抵達。臨遠從無在寂寞中空落,也不在熱鬧中忘形。如同一個午夜的遊樂園,即使燈火通明的盛會接續不斷,依舊是與世間喧雜有隔離的所在。它是與世人相接無礙的遺世獨立。

  她說,生命短暫,時間有限,所以,儘量去別處看看。選擇喜愛的地方停留。

  貞諒選擇在這座城市居住。

  13歲。她是眼神明淨神情老練的少女,熱衷在眼皮描繪一根細細的黑色眼線。觀察身邊事物和人群,警惕靈敏。深夜起身,仰頭觀望星空窺探銀河奧秘,也喜歡竹林中漫步的野貓、廊下午夜盛放的白色曇花、棲息在鳳仙花叢中的蜚火蟲。大雨中奔跑。沒有路徑的森林中尋找蘑菇。空曠湖水中脫掉衣服游泳。還有蓬蓬裙,音樂,詩歌,閱讀,繪畫,電影,遠行。渴望交到朋友,得到感情的途徑。

  習慣光腳爬樹,在粗大槐樹之間吊上麻繩蕩秋千。用蒲公英做手環,柳枝編成小花冠。用鳳仙花汁液染指甲和腳趾甲。吃杜鵑花的新鮮花瓣,折下香椿嫩枝嚼食。在眼皮和眉頭之間抹上白粉,仿佛一種戲劇化面具。

  她跟隨貞諒四處輾轉。如果在城市裡,會被送到私立學校上課。如果在僻遠地區,就什麼都不再學,除了認字和閱讀。所有時間,只用來實踐生活歷程:路途顛簸,飲食起居,觀察體會不同區域的氣候植物人群語言文化。打開身體所有感覺,吸收一切。她們對路過的每一處土地給予充沛好奇和平實心態。隨時出發,隨時停留。

  她說,如果說人的生命,在童年時就定下一種基調,那麼屬於我的部分在起初就豁然開放。貞諒與我,雖然兩個人,但生活並不封閉。事實上,我們總是在對人群和路途開放。

  因此。13歲的她,不是一頁沒有被劃上任何線條蹤跡的白紙,而是被漫長旅途和居無定所的生活攪拌混合的發酵物。沒有受過系統性教育,卻在不同地區學過不同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對這個世界不持有固定的價值觀。覺得事物呈現的矛盾對立和正反兩面的辯證關係,都是合理。

  她被送人臨遠私立學校。英文名字童年時就有,Fiona,發音乾脆優美,是貞諒所選。貞諒相信異國文化的交匯,會讓孩子感受經驗更為豐富。讓她學習英文課程,之外有足夠時間,學習YOGA,芭蕾舞,輪滑,游泳,鋼琴,國畫,書法……只是作為種種體驗和享受的樂趣,從訓練過程中得到心意薰染。

  在這個學校讀書的孩子,均來自經濟上等的家庭。她出現在新生派對上,頭髮上插一朵蜀葵,帶著和周圍格格不入的超現實感,仿佛從大海深處躥動而出的一種魚類。渾身帶著腥野濕氣,充滿蓬勃活力。脖子上掛著一根貞諒從小給她帶上的紅繩,系有一塊白玉一枚狗牙。曬得黝黑。一雙眼尾清冷的單眼皮眼睛,清澈發藍。眼神冷淡高遠,鮮少顯露笑容。

  莊一同迅速成為她第一個朋友。他是本地人,比她大1歲,為她深深著迷。她知道自己征服了他。在內心她是寂寞少女。

  他說,Fiona,你的母親是藝術家嗎。在學校周年紀念會上,他看到貞諒。貞諒不事裝扮,在正式場合穿自己縫製的灰藍夾絲棉布衫,一絲化妝也無,清瘦素淨的瞼,髮髻邊插一朵白色石竹。母女倆一看就是外來人,客居在此。她說,不,她只是織布。但她並不打算解釋織布這件事情。

  她看到同學父母聚集一起高談闊論,只有貞諒站在一邊旁觀人群不慌不忙。最終走出門外,一手持一杯香檳,一手拔出香煙夾入齒間,點燃。貞諒不讓自己為難。她從小習慣貞諒形單影隻卻怡然自得的身影。她的母親是個藝術家嗎。她不知道。言行寡淡的貞諒,從燕介意外界或他人的評斷,也不喧嘩取眾。她的工作有價值所在,但背離潮流,處境寥落。她們只擁有屬於自己的真實生活。唯獨這個是貞諒所注I。

  她們之間時有這樣對話發生。

  信得,在學校裡你只當找到一些遊戲夥伴。考試分數如何,不是目標。

  那我以後不需要考到好的大學,得到好的工作嗎。

  如果你能夠,你自然可以進入好的大學。那得是你自己確定需要的。工作也是如此。

  她從貞諒語氣裡,判斷出她根本無所謂她是否能考人大學或找到一份工作。但她不願意自己的人生如同貞諒手裡織出來的一匹布,華麗清涼,卻對世間沒有用處。這註定是不合時宜並一意孤行的生命方式。她希望自己融入人群獲得溫度,即使尚未清楚方向所在。因此她讀書努力,對一同的友情投入回應,付出能量讓自己溫暖。她說,我期待一次能夠進入世間的機會。

  貞諒在東郊,買下一塊地,蓋起房屋。這是旅途客居擁有的第一個穩定住所。房間天花,用楊樹和夾竹桃小樹枝以特定角度放置在修整過的椽子上部,樹枝表面用薄薄石灰處理。房間擺設簡單,收集的物品,大多來自不同地方的跳蚤市場和舊貨市場:舊年代風格的落地燈,荷花狀陶瓷鏡子,櫻桃木衣櫃,諸如此類。其他的裝飾,則傾向自然和環保的選擇。

  廚房設施簡單,沒有微波爐,榨汁機,洗碗機,攪拌機,洗衣機。傾向儘量用手工勞動,代替能源消耗。沒有電視機,從不看任何電視節目。

  杏熟季節,有鄰居送來一紙箱樹上新摘的熟杏,軟黃芳香。她們一起連夜熬製成杏醬,裝人玻璃瓶。黃瓜,番茄,韭菜,扁豆,青蔥,收穫時一摘一大筐,分送各家廚房。貞諒用雙手一點一點建設意願中的家,不比男人遜色。烹飪,種植,收割,清掃,享受勞作。

  在旅途中,她們時常去當地跳蚤市場、二手商店及農貿集市,走走逛逛,尋覓收集物品:舊版本圖書,小幅素描和油畫,古董衣裙,瓷器,織繡,布織品,佛像,老珠子,硯臺,瓦罐,彩陶,玉器,畫像石,泥塑,皮影,繪畫,剪紙……這些東西,有些貞諒用相機拍下來,有些用素描繪畫,有些買下打包寄回去。

  因為見多識廣,家裡全無章法,把東方傳統器物與歐洲氣質的傢俱搭配,和諧自在的折中風格,令人眼目一新。從小她知道要有心頭所愛。睡房裡,放置衣服的是一個有貝殼形裝飾的櫥櫃。淺淺的天藍色,如同清晨初醒的天空,這藍色使她靜謐。廚房有一個門板鑲嵌玻璃的桃花心木櫥櫃,打開之後,裡面隨意擺放收集的餐具、茶杯、碗盞。這個櫥櫃是她的寶藏。

  她說,她教會我什麼是對物品的審美和尊敬之心,而不是一種虛榮的彰顯。不是簡單的金錢衡量,也不是粗暴的佔有。那更應是一種溫柔而敏感的彼此探測。

  她說,我小時候,記得百褶麻質裙的藍底十字形花紋,只有老撾高山少數民族才會如此刺繡。用各色絹絲製成花朵串起來的項鍊,一起動手製作,布料來自日本奈良集市上售賣的古舊和服。顏色花紋已難以尋覓。戴著項鍊參加學校舞蹈演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