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酌中志 | 上頁 下頁 |
恭紀今上瑞征 |
|
今上萬歲爺誕生後,嬰年失恃,奉神廟聖旨,託付西李老娘娘,即光廟彌留之際傳封皇貴妃未行,後封康妃者看視。至泰昌元年九月內移宮之後,奉先帝聖旨,改托光廟選侍東李老娘娘即曾封莊妃者看視,同居于慈慶宮,後之勖勤宮。今上每日晨興拜天后,即行朝母妃定省禮,進退周旋,寒暑罔間。天啟二年九月內冊封信王,進封聖母劉老娘娘為光廟賢妃,時皇八妹位下有一近侍,當西李老娘娘看視先帝、今上時,曾並得侍奉。 天啟中年,今上偶問曰:西山有位申懿王墳乎?跪啟曰:有。生母劉老娘娘葬此墳附近之處,爾曉得否?跪啟曰:知之。今上遂密付銀若干兩,命此近侍置辦香燭祭品,潛往祭奠,仍諄諭再四曰:爾可祝告明白,著就如我親去恭祭一般。及祭回覆命時,睿顏戚戚,孺慕肫篤,淚痕盈聖目也。 是時朱邸不乏,位下諸臣乃不肯顯,然差往而暗托此近侍者,慮左右侍從半是逆賢之黨,倘被逆賢所知,或致猜防忌,畏殊未便耳!當莊妃老娘娘薨逝,今上哀痛如禮,未忍視慈母異生母也。聖孝之根,於天性者如此。及天啟七年八月內入繼大統,即首傳聖母劉老娘娘徽號遷祔之諭,改葬于光廟慶陵。 先是天啟七年修建元宮時,計妥安梓宮寶座,合容安光廟老爺、孝元郭老娘娘、孝和王老娘娘三位梓宮也。彼時內宮監管理王敬、翟應奎創議,於合造尺寸之外,仍暗將寶座增闊若干尺。至七年十二月內,聖母孝純劉老娘娘遷入,共妥安梓宮四位,尺寸恰好。時護送聖靈內外諸臣,劉鎮、郭志義、李志錡等親人恭閱,無不讚歎。不然,時日所限,天寒晷短,既不敢停候增修,又不敢崇卑殊厝,將奈之何?夫此豈人力也哉! *** 我聖主聖孝格天,故莫之為而為,能預相默感有如此也。聖心樂讀書,十餘齡即好靜坐,頤養玉體。一夕夢鳥龍蟠殿柱,曾向莊妃李老娘娘言,甚殊異焉。一日偶游于本宮花園,園有兩井,相離頗遠,今上親用汲器,偶于初井得金魚一尾,頗悅,即詣次井亦汲之,曰:看這裡如何?器甫下即引出,亦得金魚一尾,活潑光耀,左右皆驚,秘不敢言,命將魚俱放西苑河內。及移居外府第,大婚禮成之後,有獻生鯉二大尾,暫畜缸中,一尾躍出跌傷,一尾兩目皆動,如求生狀,左右皆驚,異以為魚眨目亦罕事也。今上竟不忍烹而放焉。 登極數日後,王體乾,逆賢等侍側,問及立枷之事,體乾奏曰:大奸大惡,法所不能,治者方用之。聖顏蹙然不悅曰:雖如此說,其實也太慘了。逆賢默然,眾叩頭呼萬歲以退。聖心仁慈,根於天性者如此。 先是課內小臣讀書有慚者,今上厲聲呵責曰:讀書是好事,倒害羞,若唱曲兒,倒不害羞耶?今上寫仿進字時,凡紙有餘,而影本或小者,必挪移而填滿之,不忍將空紙裁去。覽漢末書史,見十常侍、董卓、曹操等擅權,未嘗不撫卷切齒。凡經書有疑難字義典故,即《洪武正韻》、《海篇直音》及《韻小補》等書,自搜查之。聖性天縱,英斷節省,發于自然者如此。承奉徐應元每倚逆焰屢恣肆不謹,今上久優容之,或改顏假借之,纖毫圭角不露也聖度之用晦委蛇如此。 ***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登極,自文華殿移居乾清官,將暖閣內舊設玩好器具盡行屏撤,中外臣庶無不仰頌堯舜,鹹試目以觀太平也。十月二十六日退逆賢,十二月初二日發應元湖廣顯陵安置。崇禎元年二月降應元淨軍調發鳳陽,應元實逆賢所靠為親信,接手後勁人也,近聞殂于鳳陽,人鹹快之。 逆賢篤好花木,夏則茉莉、梔子花簪戴滿頭,冬春則牡丹等花羅列滿堂。今上在藩邸,逆賢每以非時花木果蓏之類為獻,其所差官人皆逆賢心腹名下,或見任先帝御前貴近者也。雖以厚賞酬其來,然聖心儉素不尚此,勉以霽色俯納耳!凡賢下用事不用事之姓名面孔,總難逃洞鑒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